核心提示:
從“名落孫山”的無奈焦灼到可以通過“VPAS留學香港”的逆襲敘事,當香港教育以顛覆之勢重構內地年輕人命運格局時,一個成功的政府實驗“教育樣本”誕生。
香港政府正用一組亮眼的數(shù)據(jù)打破內地“高考改變命運”的獨木橋魔咒,幫助內地年輕人完成了人生的“彎道超車”。
更多內地家庭有了“改變命運的可能”——不止高考生。未參加高考的孩子也有了申請通道。
而這些通過計劃改寫人生的年輕人,正在成為最生動的“橋梁”,他們用自己的成長證明:當教育資源打破地域壁壘,當技能價值被充分認可,每一個努力奔跑的人,都能在更廣闊的天地里重構屬于自己的精彩。
截至2025年6月,一年間,香港非本地畢業(yè)生留港/回港就業(yè)安排,申請人數(shù)29087人,獲批27560人,通過率高達95%。
這背后,有香港政府的“高效”,更有兩地教育界人士的不斷推進。香港的大灣區(qū)教育資源中心聯(lián)席主席、香港杰出專上學生服務協(xié)會創(chuàng)會會長黎子杰先生正是這樣的“踐行者”。
近日,黎子杰先生接受了紅船融媒高層朱順忠先生的專訪。對VTC與香港教育、兩地合作辦學等方面進行了詳解。
▲黎子杰
在黎子杰看來,內地孩子非常有潛力,“他們跟香港學生一起讀書,香港學生相比就比較躺平一點,內地學生習慣了‘卷’,基本上都是名列前茅。”
這些在內地應試教育下“分數(shù)不太行”孩子們,在香港這個國際化競爭環(huán)境中,竟然很快做到了“脫穎而出”。
申請季,黎子杰先生幾乎腳不沾地:“忙、非常忙?!?/p>
大灣區(qū)教育資源中心致力于促進香港和內地的教育合作與發(fā)展,包括院校之間的合作、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等。
這種雙向的交流正在催生出更緊密的聯(lián)結——內地教育借鑒香港在技能認證、產業(yè)對接上的成熟模式,香港則從兩地職業(yè)教育的本土化實踐中獲得啟發(fā),讓VPAS計劃的輻射力不斷延伸。
黎子杰介紹稱,為了方便內地家長、學生,他們正在全國各地逐步拓展開辦“香港·大學預備班”。內地學生在我們在深圳的授課點或全國各城市的合作學校(中學)讀完我們英國的課程,并且雅思達到5.0的水平后,就可以不用參加高考,直接到香港讀大學。于入讀預備班的初期,就申請報讀特區(qū)政府于2023年推出的VPAS計劃的香港職業(yè)訓練局(英文簡稱VTC)高級文憑課程,通過VTC課程的面試,會獲得預錄取條件通知書,學生努力上課,在最短一年時間,達到預錄取的條件:“學生獲得等同于高中畢業(yè)學歷的英國證書及雅思達到5.0水平”,便不需要再考高考,就能直接到香港就讀VTC的VPAS計劃的2年制高級文憑課程,同學在VTC高級文憑畢業(yè)后,可以繼續(xù)留在香港或到海外如英美加澳,不需考試,只需要申請就能升讀本科課程大三及大四,獲得學士學位;學生就讀VTC的VPAS計劃的高級文憑畢業(yè)后,也可以選擇留在香港就業(yè),比如學生學習網絡工程、機電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生物醫(yī)藥、多媒體等34個不同專業(yè)的高級文憑課程,VPAS計劃就需要從事相關工作。目前VTC的高級文憑畢業(yè)生在畢業(yè)前平均已經有3份工作等著聘請,月薪平均達到2萬港元。修讀專業(yè)資格的課程專業(yè)如工程類的,未來可以成為香港的注冊工程師。
VPAS計劃為香港補充職專技術人才資源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VTC的高級文憑和副學士學位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認可。此外,VTC的下屬院校如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簡稱高科院)還設有學士和研究生課程,其中高科院的學士學位被中國內地教育部認可,高科院是香港的22家獲得教育部認可的可頒發(fā)學位的高校之一。
彎道超車:內地落榜不妨去香港,賺高薪帶全家拿香港身份
隨著國際局勢、生活成本和留學政策的變動,香港成為 “香餑餑”。這非常符合當下一些內地家長的需求:孩子成績不行,卷又卷不動。
“不卷了!干脆去香港”。
黎子杰先生介紹,VTC提供的高級文憑課程有兩個途徑可以申請:第一類,高考分數(shù)不太好的,只要滿380分最低門檻,中英數(shù)各科均有80分以上,就可以直接申請,詳細可以查看VPAS計劃的官方網站。
第二類,也是很多家長關注的,初中畢業(yè)的孩子能否申請。對此,黎子杰先生表示,經過與VTC及有關部門溝通,初中畢業(yè)便可以報讀大學預備班。
“除了用高考成績外,一樣可以報讀VPAS計劃的VTC高級文憑課程。我們經過與VTC協(xié)商,學生也可以先修讀我們在內地舉辦的大學預備班,拿到我們英國的證書文憑等同于高中畢業(yè)及雅思成績達到5.0,就達到VTC的預錄取條件;申請報讀我們的預備班的同時,就向VTC申請報讀高級文憑課程,然后通過VTC的面試,并于預備班畢業(yè)時候滿足上述兩項預錄取的條件,就可以不用高考成績,直接到香港升讀VTC的高級文憑課程。我們今年已經有很多只有初中畢業(yè)、高一及高二的學生申請入讀大學預備班,我們在天津與浙江的合作中學,從7月中開始,已經陸續(xù)有70多個學生取得有條件錄取后轉為正式的確定錄取通知書,今年9月就可以到香港,VTC下屬的14所提供不同專業(yè)課程的院校就讀高級文憑課程了?!崩枳咏芟壬f。
7月23日,港府公布了一年成績:從2024年6月到2025年6月這1年間,香港各項人才計劃共收到超19萬宗申請,14萬人成功獲批拿到香港身份。其中,非本地畢業(yè)生留港/回港就業(yè)安排,申請人數(shù)29087人,獲批27560人,通過率高達95%。
香港政府正用一組亮眼的數(shù)據(jù)打破內地“高考改變命運”的獨木橋魔咒,幫助內地年輕人完成了人生的“彎道超車”。
而這些通過VPAS計劃改寫人生的年輕人,正在成為最生動的“橋梁”。他們用自己的成長證明:當教育資源打破地域壁壘,當技能價值被充分認可,每一個努力奔跑的人,都能在更廣闊的天地里重構屬于自己的人生。
開放包容:不止高精尖,年輕基礎人才也是港府搶人重點
黎子杰先生介紹說,學生修讀VTC高級文憑課程第一天起,就擁有香港臨時身份。根據(jù)《職專畢業(yè)生留港計劃》 (VPAS),持有該計劃簽證的人士,其配偶、未滿18歲的未婚子女,都可以申請“受養(yǎng)人簽證”來港,合法在香港工作生活學習成為“新港人”。
這似乎大約等于我們懷念的、曾經終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畢業(yè)即包分配”。端上“鐵飯碗”一直是民眾追求的樸實夢想。喏——你可以在香港實現(xiàn)了。
往深處看,這背后也顯示出香港的人才缺失問題。根據(jù)特區(qū)政府勞工及福利局2024年11月發(fā)布的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香港航空業(yè)于2028年的人力短缺將上升至約18000至23000人。香港國際機場目前仍缺乏約25000名員工,特別是地勤、飛機維修和飛機機務等部門,根據(jù)機場管理局的估計。雖然機場管理局和航空公司都在積極招聘,但人手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影響航班的恢復進程。香港的空乘人員就是比較短缺的,很多空乘人員是從新加坡過來的,甚至不會說中文。
不過,黎子杰對于香港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還是滿懷期待:“幸運的是,香港政府為了吸引更多人才來港,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現(xiàn)在基本上已把流失的人口補齊了?!?/p>
黎子杰先生表示,我們知道優(yōu)才、專才、高才計劃,但吸引來的都是三四十歲以上的人群。VPS計劃就是希望吸引18到30歲左右的年輕人來香港工作及生活。
▲黎子杰(左)
原來,并不是外界所認為的:只有“高精尖”的人才能被“挖”到香港。
“人才本就不分高低,”黎子杰先生表示:“不管是廚師、護士、空乘、地勤甚至是機場幫拿行李的工作人員都是香港需要的人才?!?/p>
朱順忠先生也分享了自己的親身感受。前些年到香港,不管從機場拿行李,還是吃飯,甚至坐地鐵的地勤人員都感覺到服務非常貼心。而現(xiàn)在,機場等行李可能等一兩個小時,“地勤人員很難找到”。坐地鐵如果有殘疾人,尋求工作人員幫助,找人就不好找。
“對!”黎子杰先生對此表示非常認同。為什么現(xiàn)在香港經常有人投訴機場拿行李很慢,餐廳的出餐都很慢,就是因為人手不夠。香港社會的高效運轉急需要補充這些年輕人。
同時,香港也有足夠的胸懷和教育體系來幫助這些人才適應并融入香港社會,以恢復和提升其高效廉潔的形象。
兩地共融:與內地開展合作培養(yǎng)技術人才
香港的職業(yè)教育既提倡學生直接就業(yè),也鼓勵學生繼續(xù)讀書?!皻v史原因,香港一直跟隨英美的教育制度,會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升學路徑,即使香港學生在本地高考的成績不理想,不能直接升讀學士課程,學生也能先修讀2年制的副學士學位(副學士及高級文憑),學生可以用兩年時間提升成績,再升讀大三及大四,最終實現(xiàn)大學學士畢業(yè)的學歷,這種制度設計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選擇。不用怕一次考試定生死。像我們香港特區(qū)的前特首梁振英主席,以前也是修讀香港理工學院的建筑測量系副學士學位課程,副學士畢業(yè)后,再往英國布里斯托理工學院深造,并獲得測量及物業(yè)管理學學士學位的。”
在黎子杰看來,教育的目的應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像香港以前有很多才子,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接受過高等教育,他們都擁有一技之長,憑借自身過硬的本領成就了一番事業(yè)。所以香港這種靈活的教育模式是可供參考的,內地的教育改革可以借鑒香港的經驗,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教育路徑。同時,我們要注重教育公平,最大限度地維護教育的公平性,讓更多的學生成長成才。
黎子杰先生表示,香港教育體系注重英文能力培養(yǎng)和國際視野的拓展,同時強調在敏感話題上的恰當表達。
兩地的合作已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如今,已經有一批學生成功實現(xiàn)了就業(yè),涵蓋飛機工程、飛機維修、空乘、網絡安全等各個領域,這些實際上都是香港缺乏的人才,很好地滿足了香港對年輕勞動力的需求。
“我們的視野應該更加開闊,香港的學校除了在廣東附近辦學以外,應該深入內地,到北京、上海、西安、重慶等地開設分校,讓更多的學生接受這種教學模式?!崩枳咏苷f。
目前,黎子杰先生所主導的香港教育機構已與浙江、江西、天津、深圳、廣州展開合作,為內地生提供了更廣泛的學習和發(fā)展機會。這些計劃和合作不僅有利于增強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也促進了香港與內地教育領域的深度融合。據(jù)悉北京、上海、西安、重慶、洛陽合作學校及中心也在籌備中。
采訪:朱順忠
編輯:王子薇
視覺:李辰昊
統(tǒng)籌:李秀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