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林則徐誕辰240周年系列活動報道
大型史詩閩劇《林則徐與王鼎》在福州閩劇院精彩上演。劇中的王鼎與林則徐分別由閩劇名角吳則文和楊帥飾演。他們都師從“閩劇第一梅”、以《林則徐充軍》揚名天下的陳乃春。近日,記者在陳乃春家中采訪了他。
陳乃春一直保留著他在《林則徐充軍》中的劇照。
閩劇《林則徐充軍》反響熱烈
在陳乃春家中,墻上掛著多張他的閩劇經(jīng)典扮相照片,擺在最顯眼位置的是閩劇《林則徐充軍》的劇照。40多年前,20多歲的福州閩劇院演員陳乃春因扮演林則徐一炮而紅。
時間回到1982年,為了迎接全國性的林則徐研討會在福州召開,福州閩劇院接到通知要創(chuàng)排一出林則徐的閩劇。于是,經(jīng)過籌備和排練,同年9月閩劇《林則徐充軍》在福州首演,10月正式亮相研討會,迎接全國專家的檢驗。大家對這部戲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并提出意見。
↑陳乃春在《林則徐充軍》中飾林則徐,獲省第十五屆戲劇會演優(yōu)秀演員獎。
“1984年,我們帶著《林則徐充軍》去新加坡演出。”陳乃春回憶,《林則徐充軍》演出后在當?shù)匾疝Z動,收獲了非常多的贊揚,當?shù)馗鞔竺襟w熱烈報道,“這是我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林則徐在世界的影響力”。
1985年,為迎接林則徐誕辰200周年,福州閩劇院接到了全國政協(xié)的邀請,晉京演出閩劇《林則徐充軍》。同年8月底至9月初,《林則徐充軍》在全國政協(xié)禮堂、吉祥戲院先后共演了5場,雖然受到語言不通的限制,但首都觀眾們表現(xiàn)十分踴躍。
陳乃春在講述他扮演林則徐時的故事。
陳乃春說,這出戲在北京共演了9場
至今仍保持著一部閩劇
在北京演出場次最多的紀錄
在京演出期間,《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戲劇電影報》等報紙先后發(fā)消息、評論、劇情介紹等20多篇,不僅對閩劇《林則徐充軍》給予了贊譽,對林則徐的扮演者陳乃春也給出了很高評價。
《人民日報》刊登的評論文章說:“整臺戲演出陣容整齊,嚴肅認真,特別是扮演林則徐的青年演員陳乃春,演得莊重而不板滯,活潑而不輕浮?!?/p>
《北京晚報》的一篇文章認為:“扮演林則徐、鄭夫人等人物的演員對這些歷史人物有較深的體驗,不僅演出了歷史的真實感和人物的氣質(zhì),而且使觀眾與這些歷史人物產(chǎn)生了共鳴?!?/p>
“林則徐一生跌宕起伏,幾度進退,他的故事有很多,我問過編劇和導(dǎo)演為什么選擇《林則徐充軍》這一段,他們告訴我,這段忍辱負重、治理黃河的故事是最能體現(xiàn)林公‘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人生信條,我想這也是《林則徐充軍》收獲成功的原因之一吧?!标惸舜赫f。
“一戰(zhàn)成名”摘得閩劇“首梅”
“我經(jīng)常講,我的藝術(shù)道路上是林則徐精神一直鼓勵著我、鞭策著我。因為扮演林則徐成名了,后面我也得到了更多的機會。”陳乃春說,1993年,他因在閩劇《丹青魂》中成功扮演“畫圣”吳道子一角,獲得了第三屆“文華表演獎”,并摘取了第1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從而使閩劇實現(xiàn)了梅花獎這一中國戲劇最高獎零的突破。
在新編歷史閩劇《丹青魂》中,陳乃春飾演“吳道子”。
1993年陳乃春參加第十屆中國戲曲梅花獎的頒獎晚會。
陳乃春出身于梨園世家,是著名閩劇小生陳妙軒的兒子。陳乃春從小接受家庭的熏陶,早在11歲時便考入了福州閩劇院當學(xué)員。因為身體太瘦弱,他又回到學(xué)校讀書。16歲的陳乃春被招到福州軍區(qū)福建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一師二團(永定礦務(wù)局),在礦區(qū)一待就是整整9年。
“特殊年代,許多文藝劇團演員都下放到建設(shè)兵團,組建了一支文藝宣傳隊,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在前輩的影響和督促下,每天跑步、練功、排練,9年的時間練就了我的嗓子,閩劇、高甲戲、莆仙戲、歌仔戲……每一個劇種我都學(xué)習(xí),京劇樣板戲是我練嗓音的好教材,大部分唱段我都唱過?!标惸舜赫f,“這9年的時間鍛煉了我,讓我改掉了嬌生慣養(yǎng)的毛病,吃得了苦,也為有朝一日重回閩劇院打下基礎(chǔ)。”
1978年,陳乃春第二次進入福州閩劇院,一切從頭開始。陳乃春依舊每天早上5時多就前往劇院練功、排戲。為了可以每天看排戲,向老戲骨學(xué)藝,他還主動要求當“劇務(wù)”,無論有無戲份都在場。后來,他對每部戲都了如指掌,不論哪個演員請假,他都能隨時頂上演出。
陳乃春的這股韌勁被《林則徐充軍》的導(dǎo)演江東生看在眼里,后來,他說當初力排眾議選擇陳乃春來出演林則徐,不僅是因為形象和聲腔最為貼合,最重要的是“勤奮”二字。
初試林則徐,陳乃春不僅認真閱讀了大量如《林則徐傳》這樣的史料書籍,還拜訪了當時擔任福建社科院副院長的林子?xùn)|,她是林則徐第五代孫女。陳乃春聽她介紹林則徐及其家族的故事,對林公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舞臺形象塑造方面,陳乃春看了不下幾十遍、由著名電影演員趙丹主演的《林則徐》,認真揣摩。
陳乃春還主動找編劇和導(dǎo)演談創(chuàng)作內(nèi)涵,以及主要角色之間的關(guān)系和情感聯(lián)系,并和編曲、主胡、司鼓老師們交朋友,消化好人物和劇本。
為人厚道、待人真誠,這是許多人對陳乃春的印象?!疤熨x好,還需要勤奮,二者都有了,一個好角色的誕生還需要舞臺上每一位演員的團結(jié)和共同托舉?!标惸舜赫f。
↑陳乃春在優(yōu)秀傳統(tǒng)閩劇《紅裙記》中飾演“王成龍”。
2003年,正值事業(yè)發(fā)展鼎盛時期的陳乃春決定出任福建藝術(shù)學(xué)校福州市閩劇班主任,第二年擔任福州市藝術(shù)學(xué)校校長。當時,他用“閩劇要發(fā)展,有人,才有希望”一句話寬慰了身邊許多同仁和廣大戲迷。
教學(xué)期間,陳乃春將《林則徐充軍》這出戲第一個傳承給了當時13歲的楊帥。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楊帥憑借扮演林則徐在2004年摘得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后來正式成為了陳乃春的學(xué)生。2015年楊帥在閩劇《林則徐與王鼎》中挑大梁,飾演林則徐。去年,楊帥憑借《過崖記》中的杜元平一角斬獲第32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shù)獎新人主角獎(榜首)。
林則徐的另一部閩劇大戲《林則徐復(fù)出》則由陳乃春的另一弟子吳則文飾演林則徐。繼陳乃春之后,吳則文為福州閩劇摘得第二朵“梅花”。
為紀念林則徐誕辰240周年,今年陳乃春又應(yīng)福州市老年大學(xué)的邀請,創(chuàng)排兩則《林則徐充軍》片段,迎接11月的藝術(shù)節(jié)。
從《林則徐充軍》《林則徐復(fù)出》到《林則徐與王鼎》《林則徐與道光帝》,閩劇舞臺上,林則徐題材精品不斷。陳乃春、吳則文、楊帥等一代代閩劇人接力傳承,讓林則徐精神通過舞臺形象影響著每一代中國人,這不僅是閩劇藝術(shù)的魅力所在,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傳承的生動寫照。
記者 管澍/文 林雙偉 張旭陽/攝
新媒體編輯 劉亦洪
監(jiān)制 管慧 邱泉盛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關(guān)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zhuǎn)發(fā)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