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兒時的玩伴突然聯(lián)系我,問我有沒工作介紹,原來他從廣東一家工廠辭職了,待了2個月始終沒找到合適的工作。
辭職的原因也很簡單:月薪5000,卻要兩班倒,不僅沒攢下錢,還把身體拖垮了,他直言“再堅持也不值當”。
其實,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不甘心做著低薪的工作,辭了職又找不到合適的崗位,于是繼續(xù)待在原來崗位上。
大多數(shù)人嘴上喊著想走,現(xiàn)實中卻被迫留下。為什么?
工資被拖欠,走也走不了
打工人最基本的安全感,本該是工資準時到賬??涩F(xiàn)實往往不盡如人意。
有人被拖上兩三個月,有人甚至一兩年都拿不到。
有些公司確實資金鏈出問題,只能走法律程序。
但也有一些企業(yè)明明不缺錢,卻故意拖延,把員工當成免費的“融資渠道”。
對普通人來說,每個月那點工資是維系生活的唯一來源:
- 房租、水電要交;
- 孩子學費不能少;
- 車貸、房貸更是一分不能拖。
一旦工資斷了,生活立刻陷入癱瘓。
可更無奈的是,一旦你選擇離開,那些被拖欠的工資很可能就打水漂。
于是,許多人明明憋屈到極點,卻只能忍著繼續(xù)干。
這種狀態(tài)久了,人會被磨得毫無斗志。
有人調(diào)侃:在公司打卡上班,感覺像在“服刑”,每天都是身心俱疲。
工作性價比太低,身體被一點點榨干
再來說性價比。
表面上看,拿著一份工資,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可細算下來,許多人發(fā)現(xiàn),工作帶來的負擔遠遠大于收益。
比如開頭提到的朋友:每月5000元,看起來還不錯。
可扣掉生活開銷,只剩兩三千;再考慮異地打工的成本,實際上幾乎沒有積蓄。
而在大城市或工廠里,加班已經(jīng)成了常態(tài):
- 白領常常加到深夜,周末隨叫隨到;
- 工廠工人輪班制,夜班更是家常便飯。
更扎心的是,加班費要么很少,要么干脆沒有。
工資多年沒漲,物價卻一年比一年高。
結(jié)果就是:辛苦工作,換不來生活改善
長期透支的后果更嚴重:
- 腰椎病、頸椎病、胃病成了“職業(yè)病”;
- 白天像機器一樣干活,晚上卻失眠到天亮;
- 精神緊繃,整個人像被掏空。
為什么明知如此,大家還不敢停?
很多人都清楚:在公司眼里,員工就是螺絲釘。
年輕時能熬夜,就拼命壓任務;一旦身體垮了,效率下滑,就隨時可能被替代。
明知自己不是不可或缺,可沒人敢輕易停下。
因為一旦停下,收入斷了,生活就失去依托。
這就是當下打工人的真實處境:
嘴上說“太累了,快撐不住了”,
身體已經(jīng)在透支,
但還是咬牙堅持。
**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停,而是根本沒得選。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