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在路上走路,難免會和別人碰一下。要是不小心撞得比較嚴重,甚至有人受傷了,這責任該咋算?咱們就拿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青島“行人碰撞賠償案”來說道說道,看完你就知道遇到這種事該怎么辦了!
撞人賠錢,得看誰有錯!
小編先給大家說個關鍵法律知識:在咱們國家,像行人碰撞這種事,判斷誰該賠錢,主要看“誰有錯” 。這可不是和稀泥,法律上叫“過錯責任原則” ,簡單來說,就是誰在事故里犯了錯,誰就得承擔責任;要是雙方都有錯,那就按各自的錯處大小,分攤責任。就拿青島這個案子來說,最開始網(wǎng)上傳得可邪乎了,說什么“女子走路撞到男子,男子反而賠了7萬”,好多人都覺得不公平。但后來法院公開了真相才知道,實際情況是兩位女士撞上了。
59歲的A女士和29歲的B,女士在人行道上一前一后走著,A女士慢慢轉(zhuǎn)身站住,B女士從后面左右張望、快步往前走,沒注意到前面的A女士,結(jié)果倆人撞上了,A女士還摔成了十級傷殘。
到底咋算誰有錯?
那怎么判斷誰在碰撞里有錯呢?其實主要看大家有沒有盡到 “該有的小心義務” 。舉幾個生活里常見的例子,你一下就能明白:
1.突然搞“危險動作”:比如一邊走路一邊玩手機,走著走著突然急剎車、急轉(zhuǎn)彎,也不看看后面有沒有人,這種突然的危險行為,要是撞到人,那肯定得擔主要責任。就像青島這個案子里的B女士,走路不看路,快步往前沖,這就是明顯的過錯。
2.沒好好觀察周圍:人多的地方本來就容易出事,這時候還慢悠悠地溜達、低頭刷視頻,或者在下雨天、晚上光線不好的時候,不提高警惕,撞到別人也得負責任。
3.故意搗亂使壞:要是有人故意站在路中間不讓別人走,或者故意推搡別人,那這種行為肯定是錯的,出了事必須擔責。
撞傷人,到底要賠多少錢?
確定了誰有錯之后,接下來就是賠錢的事兒了。按照法律規(guī)定,要賠的錢主要包括看病的醫(yī)療費、護理費、營養(yǎng)費,還有因為受傷耽誤工作少賺的錢等等。如果傷得嚴重落下殘疾了,還得賠買輪椅、拐杖這些輔助器具的錢。
還拿青島這個案子說,A女士要求B女士賠18萬多,但法院根據(jù)兩人的過錯大小,最后在法官的調(diào)解下,B女士賠了7萬塊。這是因為A女士雖然受傷了,但B女士從后面沒注意看路、快步?jīng)_撞,也有明顯的過錯,所以雙方按過錯比例分擔責任。
走路不“踩雷”,記住這幾招!
為了避免走路撞上別人,或者被別人撞到,咱們在日常生活里可以這么做:
1.走路別分心:別一邊走路一邊刷手機、戴耳機聽歌,更別和朋友勾肩搭背、追追打打,時刻留意周圍情況。
2.守規(guī)矩慢慢走:在商場、地鐵站這些人多的地方,別橫沖直撞,按順序走路,給別人留出空間。
3.出事別慌張:萬一不小心撞到人,或者被撞了,別著急吵架。先看看有沒有人受傷,趕緊拍照、拍視頻留證據(jù),也可以找周圍的路人幫忙作證。
4.談不攏找法院:如果和對方商量賠償?shù)氖聝赫劜粩n,別自己生悶氣或者動手,直接去法院起訴,讓法官來評評理,依法解決問題。
看完這個案例,以后再遇到行人碰撞的事兒,你心里就有數(shù)了。記住,法律既保護受害者的權益,也不會冤枉沒過錯的人,關鍵就看誰在事故里真的做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