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xiàn)在的一級行政區(qū)包括23個省,5個民族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共34個省級行政轄區(qū)。
1928年,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tǒng)一中國以后,一些官員和學者提出了省區(qū)重新劃分的方案。
這些方案都突出了一個特點,就是把省區(qū)劃分的更細,把現(xiàn)在的一個省分拆成兩三個省級單位,這樣做主要有兩個目。
第一個目的,“削藩”。過去的軍閥往往兼著省主席,把省的管轄范圍縮小,軍閥的實力就會大大削弱。把一個省劃為幾個省,還能起到離間軍閥內部關系的作用,讓軍閥內部也產生派系,最后分而治之。
第二個目的,實行省直管縣,減少中間層級,節(jié)約行政成本。
我們來看看第一個方案。
1931年,當時國民政府代理內政部長張我華提出,把全國劃分為69個省,如下圖:
張我華是老同盟會員,早年留學國外,應該說是比較“洋派”的人,但他的劃分方案卻頗具復古色彩。
最具有復古色彩的就是今天的華北平原一帶, 張我華的方案 和秦漢時期郡一級的設置頗為相似,名字也很復古,比如,范陽、常山、濟北、河東、歸德、大梁等等。河北和河南都被劃分成了四塊。華北地區(qū)的這種劃分其實并不合適,因為當時的華北已經不是人口稠密區(qū),沒必要把省級行政區(qū)設置的面積比南方還小。
張我華把 湖南也劃成三塊,但他的劃分很不科學,把江河流域范圍人為割裂了。西部為沅江省,卻不包括沅江下游,沒有把常德劃進去,似乎缺乏有影響力的城市做省會;東部為洞庭省,卻一直延伸到了今天邵陽的南界,管理起來很不方便;南部為衡山省。
湖北被分為了三塊,襄陽、江夏和夷陵,這是復古色彩很重的一種劃法,對應了古代湖北的三個中心區(qū)襄陽、武昌和荊州。
按照張我華的方案,廣西直接分為了桂林、南寧和南部沿海的海州省。這一方案明顯是沖著桂系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老家都是桂林,如此以來,桂系對南寧的掌控將大為削弱。
我們再來看看第二種方案。著名地理學家胡煥庸于1940年提出的方案。
胡煥庸( 1901年—1998年), 是著名的人文地理學家,他提出的“ 胡煥墉線”現(xiàn)在還被人們所稱許。
筆者認為, 胡煥庸的方案要比張我華的方案務實,有可行性。 胡煥庸主張把南北疆并為一體,是非常有遠見的,能有效防止分裂。
與張我華相比, 胡煥庸方案里的華北平原地區(qū)行政劃分簡潔了很多,更有操作性。
對于兩廣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劃,胡煥庸充分考慮了歷史和地理因素,把廣西分為蒼梧、桂林和 邕海,確實對地形和人口特點考慮得很充分。
胡煥庸對細節(jié)處理的很好,比如,設想中的沅澧省在東部有了常德這個重要城市,對蘇南和浙江的處理也沒有那么零碎。
胡煥庸方案對省的命名也有講究,沿海省的名稱都帶有海字,粵海,潮海,漳海,閩海,甌海等等,顯示出了很強的海洋意識。
我們來看第三個方案。
1941年,地理學家黃國璋提出了把全國劃為58個省的方案。
黃國璋的方案比上述兩個方案都要簡潔,行政區(qū)域也有所減少,還保留了大部分原來省份的名稱,如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蘇、浙江、河南等等。
在地名上,黃國璋方案還是比較講究,能看出相當?shù)臍v史淵源,如三陽,應該值得是襄陽、南陽和信陽。峽江,指的就是長江三峽地區(qū)。潮廈,意思就是潮州和廈門。
黃國璋方案讓人有點費解的就是,如果僅設58個省,省直管縣就有很大難度。我在之前的文章說過,行政分級管理,一個省直管三十個縣就差不多了,再多的話就管不過來,必須設中間層級了。按照黃國璋的設想,一個省還是要管50個左右的縣,這難度確實有點大。
我們來看第四個方案。
1946年,地理學家張其昀提出了劃分為60個省的方案
張其昀的方案,對普通人來說比較好理解,實際上就是現(xiàn)存省的基礎上進行拆分,一分為二或者一分為三。前面的三個方案都是把原來省界全抹除,重新再劃分省,顯得很凌亂。
比如,湖南,直接以雪峰山為界分為湘東和湘西;廣東則把珠江水系劃為嶺南省,韓江流域劃為嶺東省;山西就分為晉南和晉北;安徽就是皖南和皖北。
這種劃分方式有點簡單粗暴,感覺不是很細致,命名也很粗放。
我們來看第五個方案。
1948年,地理學家傅角今提出的56個省方案。
傅角今方案和黃國璋的方案比較相似,在南方的政區(qū)處理上更為簡潔,也是南方省份一分為二居多。
縱觀這些分省方案,大家可能有一個疑惑的地方,為什么東北的省份如此之多?
這是歷史造成的,1931年日本侵占了東北,扶植了偽滿洲國。為了維護統(tǒng)治,也為了給漢奸封官,偽滿洲國把東北的行政區(qū)劃得非常細碎,多的時候甚至有十幾省。上述的五個方案,已經是減少了省的數(shù)目了。
上面的五個方案就是民國時期,官員和學者們提出的主要分省方案。就實踐角度來說,我認為很難實現(xiàn)。如果要實現(xiàn)兩級管理,上級最多只能直接管理30個下級單位,否則發(fā)生混亂,又不得不增設中間層級。
如果真正要實現(xiàn)省直管縣,全國恐怕要劃分出一百省,那么,省上面恐怕又要增設大區(qū),這又變回了三級管理。
關于行政區(qū)劃的探討,參見我這篇文章吧,點擊鏈接直接可以閱讀。
原創(chuàng)不易,敬請關注,感謝每一個遇見的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