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看到了一組數據,就是8月份各種ETF凈流入大約達到了500億元,這個時候大家肯定在想,大量的資金一定是流入了芯片半導體、科創(chuàng)50等寬基指數,而實際情況卻與此相悖,其中科創(chuàng)50ETF凈流出了370多億元,其次就是創(chuàng)業(yè)板流出了大約130億元,這可是最近比較熱門的寬基指數啊,說明指數大漲的時候,已經有部分資金開始撤退了。
可以說,這是周末的一個資金大變局。
當然,如果從行業(yè)看券商、化工、通信以及消費成為了新的凈流入前列,這個當中券商和化工的漲幅比較小,8月分別上漲11%和13%,相反的是各類芯片ETF總共流出了220億元,還有像軍工、醫(yī)藥、機器人等都出現了小幅流出。
這些現象雖然說明不了什么,但是感覺8月份火熱的賺錢效應要想繼續(xù)延續(xù)下去的概率應該不大了,A股市場跟美股最大的不同,在于行業(yè)的輪動比較明顯,不像美股的科技股一樣,有持續(xù)性的趨勢,這點上大家還是要做到心中有數。
之所以在這幾天持續(xù)的提示風險,我覺得指數本身問題倒不是很大,關鍵是比較擔心板塊波動帶來的震蕩,現在板塊高危區(qū)有兩個,一個是科創(chuàng)板、創(chuàng)業(yè)板為主導的寬基指數;還有一個是芯片、CPO、通信這些累計漲幅比較大,這些行情要想持續(xù),大概率是需要經歷一個時間周期了,持續(xù)向上的概率應該不大了;最后的風險因素就是微盤股指數和中證2000指數了,這也是獲利盤比較明顯的指數,這種大漲幅的堰塞湖需要化解,在這些調整的過程,勢必會對指數帶來負面影響。
接下來A股應該怎么投資?
大家一定會說風格會高低切換,這個誰都知道,問題是會朝著哪個方向切換呢,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昨天看到一個消息,說是最近人民幣升值比較明顯,的確離岸人民幣已經到了7.12附近,早上看到已經有人開始說人民幣接下來會不會破7的問題,的確從離岸人民幣的趨勢看,最近有點在強化升值,按照媒體的說法,這是主動引導的結果,人民幣升值有利于吸引外資,那么外資的投向主要是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這樣就會平衡目前的科技股行情,使得市場的風險偏好或者說風格有所變化,說得再通俗一點,滬深300為代表的風格之后替代大科技。
從階段性的策略上而言,這種可能性存在,我覺得科技股目前因為漲幅過大,是需要一個消化的過程,之后應該還有一個向上的過程,畢竟這是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果,也不可能持續(xù)的時間這么短,只不過跟慢牛的節(jié)奏不相符,眼下是需要經歷這樣的一個震蕩來平衡市場心態(tài),畢竟到了這個階段即便不調整,新增資金的興趣也不大了。
說實話,媒體認為滬深300以及低位的品種應該被切換成主流,其實我還是覺得接下來應該是結構性的機會占據主導,比如說創(chuàng)新藥就非常不錯,市場調整之后,處于震蕩的時候,不排除創(chuàng)新藥繼續(xù)引領行情,目前可能除了人工智能之外,基本面改變最大的就是創(chuàng)新藥了,這個跟之前提到過的機器人有類似的邏輯。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想法,周末發(fā)出來各位參考吧,僅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對任何的操作建議或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請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