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高宗趙構(gòu),其實挺厲害的。
他在位的時候,直接宣布,在全國成立惠民局。從這個局的名字來看,肯定對老百姓的生活,有著很大的作用。
沒錯,他就是專門賣平價藥的。要知道,教育和醫(yī)療,如果搞失敗,這個王朝也就很麻煩了。
惠民局成立后,老百姓都非常的認可,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變成了一個最能來錢的部門。
不得不承認,中國人對從官方手里弄到必要的錢財,是有著悠久的歷史。說白了,你有政策,我有對策,必須得保證我的收入。
怎么辦呢?很簡單。你選擇惠民可以,咱就可勁的給老百姓讓利,吃差價。
進藥期間,把價格直接抬的虛高。負責人敢這么做,是有道理的。上面要惠民,我們選擇的都是最好的藥,價格自然很貴。沒辦法。
這么說,沒有絲毫的毛病。誰還敢把劣質(zhì)的藥材賣給惠民局。這樣下來,藥的好壞,沒人說得清。但是,錢你不能少付。
到了賣藥期間,價格變得很低。有的藥,比進價還要便宜。人家不會有擔心,這個錢,有中央財政來貼補。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進和賣,都能有很大的收入。干上一任局長,整個人就肥了起來。
當然,還有比較精明的經(jīng)辦人,不光撈錢,還會把好藥材留下來。
碰到好的藥材,就以超低價收購。想不同意,門都沒有。這可是朝廷出臺的惠民政策,要是不遵守,先把你送進去再說。
這些等同于搶來的藥材,要么備用,要么送人,以便再討個好的職務(wù)。實在是一件劃得來的事。
眼看著惠民局得到的好處,太醫(yī)局的醫(yī)生也坐不住了。他們就打著為民指導(dǎo)看病的旗號,時不時地出來秀一把。目的自然也是為了弄錢。
到了這個地步,有人發(fā)現(xiàn),惠民局咱去不了,那就到太醫(yī)局,油水很大呢。
去太醫(yī)局不是很費勁,不需要嚴格的科舉考試,只要太醫(yī)局有人瞧得上,很快就通過了。
家里頭有錢的,啥也不說,拿出幾百兩白銀,和太醫(yī)局的內(nèi)應(yīng)約好。到了考試時,壓根不看你的考卷,只是查看你拿的錢夠不夠。
或許有人說,不識大字的人,到里面有什么用呢?非得這么想,絕對的大錯特錯。太醫(yī)局養(yǎng)閑人多得是,有的辦法掙錢,還在乎這點???工錢,反正也不是我出。
慢慢地,惠民局變得烏煙瘴氣,老百姓更是吃了更多的苦?;ㄥX買到的藥,根本不好用。
面對這種局面,老百姓都笑著表示,惠民局不惠民,都是為個人。賺個腰纏滿貫,說話大言不慚。
不管怎么說,一個看上去很普通的惠民局,打著朝廷的名義,不干正事,卻把回扣吃得淋漓盡致。
現(xiàn)在有人把錯誤算在宋高宗的頭上,說他是個昏君。其實,他還是想為老百姓辦點實事。奈何,被忽悠得不知道東西南北。
你說,這樣的部門,這樣的王朝,不倒的話,才怪呢。(文/孫新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