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的態(tài)度突然變了,8月29日,他在一場新聞發(fā)布會上居然承認烏克蘭無力通過軍事手段完全收復所有領土,并表示當前選擇外交途徑解決沖突,意味著更少的殺戮、更少的損失,且比戰(zhàn)爭更能快速解決問題。
這番話可真是180度轉(zhuǎn)變,要知道,在這之前澤連斯基的態(tài)度可都是非常強硬的,一直堅持烏克蘭要收復所有失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澤連斯基變了呢?我估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這是美國施壓有效果了。
沒錯,雖然特朗普在和普京會談后對俄烏和談的態(tài)度越來越冷淡,甚至還說他對俄烏都很失望這類的話,但是我們都知道,他有多么地希望俄烏和談取得進展,哪怕沒有成果,也得有點讓他能向選民交差的行動??!所以盡管表面上表現(xiàn)很平靜,但幾乎沒有人信他會輕易罷手,所以大概率是私底下向澤連斯基施壓了,美國能整治烏克蘭的手段想必是不少的。
澤連斯基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后,許多人認為這是迫于壓力的妥協(xié)。然而,這種“服軟”背后可能另有算計。當前澤連斯基實際上并無真正的妥協(xié)空間——一旦俄烏沖突停止,他的政治前途將面臨難以預料的困境。
因此我認為盡管嘴上說著服軟的話,可澤連斯基在行動上未必會真的服軟,或者說未必會痛痛快快的徹底服軟。
比如澤連斯基雖然說了“選擇外交途徑解決沖突”,可并沒有對被俄羅斯占領的烏克蘭領土表態(tài),而俄烏和談目前僵持的主要原因就在被占領土問題上,而不是停不停戰(zhàn)的問題上。因此我認為澤連斯基其實是在避重就輕。
俄烏沖突涉及到的利益各方太多,談判必然需要曠日持久的拉鋸,所以澤連斯基最多只能算是有限退讓,真正的較量在未來正式談判的過程中不但很多,還會很焦灼。
但不管怎么說,特朗普總算是推動俄烏和談緩步向前進了,這一點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多次說過,俄烏和談必將艱難異常,現(xiàn)在的情況恰好證明了我的判斷。(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