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100萬要判幾年?”“對網(wǎng)逃的偵查手段有哪些?”
驚呆了!
近日,遼寧沈陽的一個詐騙犯,在被抓獲前一秒竟然還用手機上ai工具搜索這些問題。
真是的,早干啥去了?
當公安民警出進門的時候,犯罪嫌疑人劉某的手機屏幕還亮著。屏幕上顯示的是他ai搜索的“救命稻草”!
原來,劉某由于手頭拮據(jù),而找自己的老鄉(xiāng)合謀一起實施詐騙。
他們先借簽訂虛假工程鐵板租賃合同為名,將鋼板騙到手,然后將鋼板直接賣到鋼材市場。
經(jīng)偵查,劉某二人通過這種“租賃 + 轉賣”的手段,騙取了被害人156塊鋼板,價值110余萬元。
劉某二人通過這種手段共計非法獲利100萬元。
1.劉某的行為涉嫌刑法規(guī)定的詐騙罪
根據(jù)刑法第266條的規(guī)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被害人財物的行為。
要構成詐騙罪,需要滿足以下4個條件:
- 一是行為人必須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也即本身有占有他人財物的主觀故意。
如果行為人并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不構成詐騙罪的。
比如,將騙子騙走自己的錢騙回來。(當然如果超出自己損失部分的話,那還是有可能涉嫌詐騙罪的)
- 二是行為人采取了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手段,也既必須實施了“騙”的行為。
如果真心實意,一點沒有撒謊的話,那是不會構成詐騙的。
- 三是被害人基于行為人的欺騙手段,陷入錯誤認識,并基于錯誤認識表面上“自愿”交付行為人財物。
如果被害人并沒有真正的受騙,而是明知,當然是不夠詐騙的。
如果被害人沒有“自愿”交付,而是。不愿意交付而被對方強娶的話,那么對方涉嫌的可能是盜竊罪、搶奪罪、搶劫罪等等。
- 四是滿足數(shù)額較大的標準。具體見下文。
2.詐騙罪能判多久?
由于詐騙罪是典型的數(shù)額犯罪,那么它的刑期就是跟詐騙的數(shù)額有關系了。
詐騙的數(shù)額越高,當然判處的刑罰也就會越重了。
刑法第266條規(guī)定了詐騙罪有三檔的刑期,結合兩高《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
- 詐騙數(shù)額在3000元至1萬元以上的,屬于數(shù)額較大,需要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詐騙數(shù)額在3~1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shù)額巨大,需要判處3~10年有期徒刑。
- 詐騙數(shù)額在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的,屬于數(shù)額特別巨大,需要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對于前兩檔,國家授權各個省、市、自治區(qū)結合本地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確定具體的數(shù)額。
但是第3檔是全國統(tǒng)一的——50萬。
只要數(shù)額達到了50萬,哪怕是50萬整,在沒有減輕情節(jié)的情況下,也是需要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像本案這種情況,詐騙數(shù)額100萬元,刑期大概在11~12年有期徒刑之間。
不過如果被告人被抓獲到案之后,如實供述,自愿認罪認罰的話,可以判處10~11年有期徒刑之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