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哈巴河縣,豐饒的田野處處涌動著蓬勃生機。在闊克塔斯村的打瓜田里,一輛取籽機正緩緩前行,將打瓜籽精準掏出、裝入車斗內。
“原來,人工操作費時費力,給1畝地的打瓜取籽需要用時三四天?,F(xiàn)在,有了給打瓜‘量身定做’的取籽機,一天能給20多畝地的打瓜取籽,效率明顯提高?!贝蚬戏N植戶庫麗旦·阿斯力哈孜地指著取籽機高興地說。
向科技借力的場景,是哈巴河縣農業(yè)高質量的生動縮影。
在這里,不論是打瓜、還是馬鈴薯、食葵等種植作物,都將產值與新質生產力緊密相連。
在巴勒塔村馬鈴薯種植基地,馬鈴薯收獲機來回穿梭,一顆顆碩大飽滿、色澤鮮亮的馬鈴薯翻騰而出,鋪滿田間地頭。先進的農機設備,讓豐收變的更輕松。
在薩爾塔克太村,12萬畝食葵宛如金色花海。據悉,為保障食葵的產量和品質,春夏時節(jié),哈巴河縣技工學校面向廣大種植戶,圍繞“食葵高產栽培”等主題,進行系統(tǒng)化的培訓。“科技范兒”的種植方式,讓豐收景象近在咫尺。
“科技含量”不僅體現(xiàn)在收獲季,更滲透到耕耘的每個環(huán)節(jié)。
在農作物引育試驗等方面,哈巴河吉林援疆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示范園(吉林省農科院阿勒泰地區(qū)哈巴河試驗站)引進試種農作物品種621個,蔬菜瓜果品種223個,中藥材品種37個,篩選出青貯玉米品種吉單50、吉單582在本地推廣種植4萬余畝,使當?shù)剞r牧民增產增收800余萬元。
同時,該試驗站利用智能溫室,繁育優(yōu)質蔬菜種苗36.5萬株,免費為周邊農牧民群眾發(fā)放29.5萬余株,為發(fā)展庭院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農產品加工方面,哈巴河縣有糧油加工、中草藥加工、沙棘加工、漁業(yè)養(yǎng)殖、禽畜養(yǎng)殖、飼草料加工等行業(yè)。
不久前,新疆康元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根因平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xié)議,攜手推進沙棘創(chuàng)新藥及保健品研發(fā)與產業(yè)化項目。這一協(xié)議推動了哈巴河縣沙棘產業(yè)從傳統(tǒng)種植加工向高附加值的健康產業(yè)快速升級。
在銷售領域中,現(xiàn)代化的“云端”方式被廣泛運用。
牧民哈布爾拜·木爾薩爾家中的200只阿勒泰羊還未出欄便收到全款,且每只售價比市場價高出200元左右。這是因為,他的羊群全部通過“云端”進行銷售。
全國各地消費者可通過“那仁夏牧場”微信小程序認購哈巴河縣的阿勒泰羊肉。同時,可參與視頻連線,見證羊羔佩戴“一品一碼”電子溯源項圈。此后,羊群轉場路線、羊只體重變化、羊羔體檢報告均在手機端實時可查。
據悉,當?shù)匾延薪?000只阿勒泰羊通過“云端銷售”,實現(xiàn)了出欄率與市場價值的順利轉換。
從傳統(tǒng)方式到科技賦能,從單打獨斗到全產業(yè)鏈發(fā)展……哈巴河縣在希望的田野上,豐美的草原上,執(zhí)“科技”之棋子,落“發(fā)展”之棋局,讓群眾吃上“產業(yè)飯”,讓縣域經濟走出了一條轉型之路。
(文/何綽 圖/哈巴河縣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