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一通電話拯救了一位將軍,也拯救了30多名老干部的命運。
當江青帶人氣勢洶洶沖到衛(wèi)戍區(qū)營房外時,北京衛(wèi)戍區(qū)司令員傅崇碧正面臨著人生最大的危機。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毛主席的一句話改變了一切:"你們不要為難傅崇碧了,是我讓他這樣干的。"
臨危受命——從鐵原英雄到首都守護者
鐵原戰(zhàn)場上的鋼鐵意志
1951年春天,朝鮮戰(zhàn)場硝煙彌漫。
志愿軍63軍軍長傅崇碧站在鐵原陣地上,眼前是密集的炮火。敵軍5萬多人,1300多門火炮,還有不定時的空中支援,彭德懷下了死命令堅守鐵原15天。
傅崇碧二話不說接下了任務。
13天的血戰(zhàn)過后,"聯(lián)合國軍"選擇了撤退,傅崇碧在醫(yī)院搶救了四天才蘇醒過來,他瘦了整整25斤。
這位四川通江縣的農(nóng)家子弟,1916年出生,1932年參加紅軍時才16歲。從川陜根據(jù)地的反圍剿,到萬里長征,再到抗日烽火,他一路走來都是沖在最前面的那個人。
戰(zhàn)爭年代的九死一生練就了他的果敢。
有一次,傅崇碧帶著十幾個干部下鄉(xiāng)考察,遭遇地主武裝圍攻,被逼到懸崖邊,他帶著大家一起跳下懸崖。
運氣好,被一棵樹掛住才保住命,敵人還往下扔手榴彈,手榴彈也卡在樹枝上沒爆炸。
這樣的經(jīng)歷讓他明白,關鍵時刻要敢于承擔。
受命守衛(wèi)紅色心臟
1955年授銜,傅崇碧獲得少將軍銜,他手下的兩個師長也是少將,外人看來軍銜偏低。傅崇碧毫無怨言,他說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才是真正的英雄。
1966年5月,一紙調(diào)令改變了傅崇碧的命運。
毛主席批準,傅崇碧出任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兼衛(wèi)戍區(qū)司令員,從此,他開始頻繁出入中南海。
為什么選中他?因為鐵原戰(zhàn)場證明了他的忠誠和能力。
周恩來親自部署,短時間內(nèi)將北京衛(wèi)戍部隊擴編到4個師又1個獨立團,共10萬余人。這些都是訓練有素、具有光榮傳統(tǒng)的"拳頭"部隊。
特殊時期,周恩來決定由他直接指揮傅崇碧,沒有他的命令,部隊不能隨意調(diào)動。
責任重大,北京作為祖國的心臟,安定繁榮是必要條件,傅崇碧深知這一點。
保護使命——危險中的生死托付
周總理的秘密囑托
1966年底,形勢急轉直下。
周恩來找到傅崇碧,話說得很直接:"現(xiàn)在很多老同志面臨危險,需要你們保護。"
傅崇碧點頭答應,他對那些老前輩的遭遇很同情,有了周總理的話,他后來便想盡辦法保護這些干部同志。
第一次考驗很快來臨。
1965年,羅瑞卿受到?jīng)_擊,跳樓后腿部落下殘疾,一些人還是不愿放過他,甚至直接找傅崇碧要人。
傅崇碧接到周總理指示,當即趕往現(xiàn)場,面對對方層層逼問,他面不改色,牢牢護住重病的羅瑞卿。
京西賓館的緊急營救
1967年夏天,更大的危機來了。
陳再道
鐘漢華
武漢軍區(qū)司令員陳再道、政委鐘漢華被叫到北京,安排住在京西賓館。消息不知怎么泄露了,數(shù)百人聚集在京西賓館門前,沖破了警戒線。
情況緊急,傅崇碧迅速帶人趕到。
他先將陳再道和鐘漢華安排在電梯間等待,然后與沖擊的人群進行交涉,全力避免事態(tài)進一步失控。
關鍵時刻,他帶來幾百位解放軍,將陳再道、鐘漢華等30多人安全轉移。
轉移到哪里?衛(wèi)戍區(qū)的營房。
30多位老干部的秘密轉移
周總理及時將譚啟龍、江華、楊尚奎、宋任窮等老干部接到北京,最初安排在中直招待所、京西賓館。
消息走漏,北京的一些人也開始沖擊這些地方。
周總理找到傅崇碧:"衛(wèi)戍區(qū)能不能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
傅崇碧立即行動。
1967年的一天,與周總理密談后,傅崇碧悄悄將30多位老干部轉移到警衛(wèi)一師東高地營房。
這個決定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
賀老總生病需要住院,有人刁難說他沒資格住解放軍301醫(yī)院,傅崇碧找到周總理:"衛(wèi)戍區(qū)的師醫(yī)院安全,沒人造反。"
周總理很高興,立即讓他去安排,賀老總住進了大病房,衛(wèi)戍區(qū)還專門派了大廚給他做飯。
有些人對此不滿,傅崇碧都以沉默應對。
風暴來臨——生死攸關的對峙
江青的突然襲擊
消息還是傳了出去。
得到消息的江青迅速帶人趕到營房外,她面色陰沉,帶著一群人氣勢洶洶。
"傅崇碧,把人交出來!"
對峙開始了。
江青步步緊逼,一再質(zhì)問,她要求傅崇碧立即交出那些老干部。
傅崇碧站在營房門口,寸步不讓。
他冷冷地說:"我怎么知道他們的行蹤?我的任務是維持北京的穩(wěn)定,你們自己把人弄丟了,反過頭來問我,似乎有些說不通。"
局面一時僵持不下,形勢十分危急。
江青顯然沒想到這個衛(wèi)戍區(qū)司令如此強硬,她帶來的人越來越多,傅崇碧卻牢牢把他們擋在營房外面。
這是一場意志的較量。
傅崇碧心里清楚,這些老同志如果落到對方手里,后果不堪設想,他必須頂住壓力。
關鍵時刻的救命電話
就在對峙最激烈的時候,一名工作人員匆匆跑來。
"報告司令員,毛主席打電話了!"
全場瞬間安靜下來。
工作人員大聲傳達:"主席指示,你們不要為難傅崇碧了,是我讓他這樣干的!"
一句話,扭轉了整個局面。
江青臉色變了,帶來的人也面面相覷,毛主席的話,誰敢不聽?
傅崇碧長出一口氣,這通電話解了他的困境,也救了那30多位老干部的命。
他立即動身,前往毛主席住處。
主席表態(tài)——歷史的重要時刻
游泳池邊的重要談話
到達時,毛主席正在游泳。
秘書進去通報,主席從游泳池上來,穿了件睡衣就出來了。
"還沒吃飯吧,先吃包子,事情等會再說。"
毛主席的話很平和,傅崇碧緊張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
十幾分鐘后,正式談話開始。
"北京現(xiàn)在的情況怎樣?"主席直接問。
"很亂。"傅崇碧如實回答。
他們商談了很多,主要談的是北京的治安問題,毛主席聽得很仔細,不時點頭。
獲得明確支持
傅崇碧鼓起勇氣,把老干部的事情全盤托出。
他坦誠表示,在周總理的指示下,那些老同志都被衛(wèi)戍區(qū)保護在東高地。
毛主席聽完,眉頭舒展開了:"總理做得好,你也做得好!"
這句話讓傅崇碧徹底放下了包袱。
臨走時,毛主席拍板了:"不要緊,他們要是再追查你,你就說是我讓你辦的。"
有了這句話,傅崇碧再也不用擔心了。
風云突變的1968年
好景不長。
1968年3月22日,一場更大的風暴襲來,"楊余傅事件"爆發(fā)。
傅崇碧被告知要到人民大會堂開會,林彪沉著臉對他說:"軍委決定,調(diào)你到沈陽軍區(qū)任第一副司令。"
這個突然的調(diào)令隱藏著險惡用心。
傅崇碧到沈陽后被軟禁在小樓里,大喇叭開始喊"打倒傅崇碧"的口號,他失去了辯解的自由。
毛主席的關切
1973年,轉機出現(xiàn)。
毛主席在八大軍區(qū)司令員對調(diào)會議上說:"楊、余、傅都要翻案,這些人的問題是林彪搞的。我聽了一面之詞,所以犯了錯誤。"
1974年,四屆人大召開前,周總理向毛主席匯報情況時,主席問道:"傅崇碧怎么還回不了北京?他到哪里去了?"
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毛主席當著眾人的面發(fā)了火:
"都說我一句頂一萬句,傅崇碧的問題我說過好幾句了,怎么一句也不頂用?你們把他弄到哪里去了?我要見他!"
重新起用
1974年,傅崇碧終于被"解放"。
有人想把他安排到廣州軍區(qū),周總理和鄧小平堅持要把他留在北京。
1977年,傅崇碧恢復了北京衛(wèi)戍區(qū)司令員的身份,后來晉升為北京軍區(qū)政治委員。
回首往事,那個1967年的決定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2003年1月17日,傅崇碧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他用一生詮釋了什么叫忠誠,什么叫擔當。
1967年那個緊張的下午,如果沒有毛主席那通電話,歷史可能完全不同。
有時候,一個人的勇敢可以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參考資料:
《傅崇碧》百度百科官方資料
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1967年周恩來費心保護"三老四帥"過關》
《紀念傅崇碧將軍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山西省晉綏基金會官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