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前陣子和朋友閑聊,聊到重慶與四川時,對方突然冒出一句:“重慶不就是四川的嗎?”這話一出,我驚訝得差點合不攏嘴。
要知道,重慶現(xiàn)在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和北京、天津、上海一樣,都是省級行政區(qū),與四川省算是平級的,彼此之間并無從屬關系。可后來我發(fā)現(xiàn),有這種“誤會”的人遠不止我朋友——身邊不少人提起這兩個地方,還是會下意識覺得“重慶屬于四川”,甚至有人在規(guī)劃四川旅行時,會下意識地說“到四川玩,當然要去重慶啦”。
按理說,重慶成為直轄市已經(jīng)將近三十年了,為何這種誤會依然普遍?難道真的是大家地理知識不過關?細想之下,這背后的原因其實挺復雜。
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重慶與四川那剪不斷的歷史淵源。在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之前,重慶確實曾經(jīng)隸屬于四川省,是四川省下轄的一個計劃單列市。對于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四川重慶”的說法早已深入人心,這種記憶慣性很難輕易改變。而對于年輕一代,若沒特意了解過這段歷史,也容易被“老說法”帶偏。
更重要的是,重慶和四川兩地的“相似度”實在太高,讓很多外地人難以區(qū)分。語言上,重慶話與四川話同屬西南官話,發(fā)音、語調幾乎一致,外地人聽來沒什么差別;飲食上,重慶和四川都是無辣不歡,火鍋、小面、串串香是兩地共有的味覺符號,連麻辣的程度都如出一轍;文化風俗上,兩地擺龍門陣、愛熱鬧的性情,甚至過年過節(jié)的習俗,都透著濃濃的“川渝味兒”。這種高度的同質化,也就讓外省人很難從細節(jié)上把兩者完全區(qū)隔開來。
加上日常生活中,“川渝”二字總被連在一起說。無論是新聞報道里的“川渝經(jīng)濟圈”,還是人們口中的“川渝一家親”,這種高頻次的提及,難免讓人將其中的地理概念混淆。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地理認知的“滯后性”。對于沒去過川渝地區(qū)的人來說,重慶與四川的關系可能還停留在書本或舊聞里,對行政區(qū)劃的變動缺乏強烈的直觀感受,甚至就像還有很多人至今以為“海南還屬于廣東”一樣。地域認知的更新,往往需要親身體驗或者直觀持續(xù)的信息輸入。
不過,最近這些年,情況已經(jīng)在悄悄改變。重慶憑借“8D魔幻城市”的標簽火遍全國,洪崖洞的夜景、李子壩的穿樓輕軌、解放碑的熱鬧,讓它成為無數(shù)人心中的“網(wǎng)紅目的地”,知名度直線飆升;而四川的成都、九寨溝、稻城亞丁等,也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海量游客。越來越多的人親自踏上川渝這片土地,感受著重慶的直轄市風采與四川的大省底蘊,自然也就慢慢厘清了兩者之間的關系。
實際上,“川渝不分家”的說法,更多體現(xiàn)的是兩地血濃于水的情感聯(lián)結。盡管現(xiàn)在行政上已經(jīng)各自獨立,但那份共通的文化基因、相似的生活氣息,讓川渝始終像一對“親兄弟”,彼此呼應,相互成就。
那么,你曾經(jīng)有沒有過“重慶屬于四川”的誤解?去過重慶和四川后,你覺得這兩地最明顯的區(qū)別是什么?你眼中的“川渝一家親”,體現(xiàn)在哪些細節(jié)里?如果以后有機會,你更想去重慶感受山城的魔幻,還是去四川體驗盆地的悠閑?歡迎在評論區(qū)聊聊你的看法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tài)度的旅行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