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近幾年杭州商場里的餐飲江湖,菜系都是一波一波火起來的,去年是以費大廚辣椒炒肉為代表的湘菜,今年上半年是野杜鵑、山野板扎等云貴菜走紅,今年下半年,藍邊碗、歐記大排檔、胡恰等江西菜遍地開花,年輕人們扎堆去打卡。
湘菜在商場遍地開花
費大廚已開出8家門店
就拿湘菜來說,從去年下半年湖濱的費大廚辣椒炒肉首店天天爆火開始,商場里的湘菜館子也越開越多。
近日,費大廚辣椒炒肉更是宣布全國直營門店突破190家。杭州市場方面,除湖濱的首店和下沙、濱江天街的門店外,前段時間奧體印象城、濱江寶龍城2家新店開業(yè)后,短短一年時間費大廚在杭州已開出8家門店,而且家家門店都爆火,等位三百桌,排隊兩小時都已經(jīng)成了常態(tài)。
除費大廚外,湘當有飯和巡湘記等品牌也陸續(xù)進入杭州,而湘菜的走紅絕非偶然,其“香辣平衡術(shù)”精準踩中了杭州人的味覺閾值:樟樹港辣椒的鮮辣與土豬肉的油脂香在鐵鍋中碰撞,出鍋前淋上的一勺熱豬油激發(fā)香氣,辣度雖高卻帶著回甘,配上五常大米飯剛好中和刺激。除了辣椒炒肉,小炒黃牛肉、剁椒魚頭也是熱門之選。
這些菜品講究“鍋氣”,廚師往往隔著透明玻璃,當著顧客的面現(xiàn)炒,熱氣蒸騰間完成味覺誘惑。
武林商圈的云貴菜
此前排隊要好幾個小時
湘菜的熱度還沒過去,今年上半年杭州商場里已經(jīng)飄起了酸湯魚的清香。
云貴菜今年上半年在社交平臺上可以說是火出圈了,記得武林商圈里的山野板扎剛開業(yè)那會,排隊能從店門口排到扶梯口,一等就是好幾個小時,只為了吃到那口特色菜。
除了山野板扎,Ameigo梅果、野果yeego、野杜鵑等云貴菜也是在各大商場扎堆。紅餐大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5年3月,全國中式正餐總門店數(shù)近136萬家,預(yù)計2025年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1.1萬億元。除了云貴菜發(fā)源地云南和貴州,北京和上海在2024年也迎來了云貴菜店的迅速增長,從三四百家店迅速增加到千店左右的規(guī)模。
云貴菜的突圍秘訣在于“酸辣不刺激”。酸湯魚用番茄和凱里紅酸湯發(fā)酵出自然酸味,搭配現(xiàn)殺的江團魚,魚肉吸飽湯汁后酸辣開胃;臘排骨火鍋則帶著高原的咸香,燉得酥爛的排骨與洋芋片、水性楊花同煮,還原云南火塘邊的溫暖滋味。這類菜系擅長運用植物香料,木姜子、香茅、折耳根等特殊氣味,既滿足了食客的獵奇心理,又因辣度溫和而更易被接受。
胡恰、老三樣、藍邊碗...
網(wǎng)紅品牌紛紛入駐杭州
進入下半年,杭州餐飲的流量中心轉(zhuǎn)向了更“硬核”的江西菜。來自南昌的“老三樣”悄悄在杭州布局,景德鎮(zhèn)的“歐記大排檔”更是創(chuàng)造了傍晚五點起等位近2小時的紀錄。
杭州中心的胡恰江西菜天天排隊,在濱江寶龍城的藍邊碗門店,青花瓷裝飾與《滕王閣序》字畫相映成趣,菜單上的蓮花血鴨、蟹腳撈粉、余干辣椒炒肉,每道菜都飄著濃烈的鮮辣氣息。
江西菜的火爆是辣度升級+現(xiàn)做現(xiàn)炒的必然結(jié)果。相較于湘菜的香辣、云貴菜的酸辣,江西菜更強調(diào)“鮮辣直給”——余干辣椒的嗆辣、酒糟魚的糟香辣、蓮花血鴨的醇厚辣,構(gòu)成了層次豐富的辣味矩陣。最具代表性的蓮花血鴨,將嫩鴨斬塊與蓮花一起爆炒,鴨血凝固后包裹每塊鴨肉,辣中帶鮮,配上拌粉吸食堪稱 “碳水炸彈”。
杭州餐飲的“潮流更迭”絕非偶然,而是味覺偏好、商業(yè)運作與社交傳播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在這座包容的城市里,外來菜系的走紅都遵循著相似的路徑:先是少數(shù)品牌憑借特色菜品打開缺口,接著在資本加持下快速擴張,最后通過社交平臺形成大范圍傳播。
社交傳播無疑是最大推手。無論是費大廚辣椒炒肉的“現(xiàn)炒儀式感”,還是藍邊碗的“地域文化打卡點”,都精準適配了年輕人在口味之外,“飯前拍照發(fā)圈”的需求。
消費者對“味覺刺激”的持續(xù)追求也是這些菜系火爆的原因之一。從湘菜的“適度辣”到江西菜的“重辣”,杭州食客的口味耐受度正在不斷提升。心理學(xué)研究表明,辣味帶來的灼熱感會促使大腦分泌內(nèi)啡肽,產(chǎn)生愉悅感,這種“痛并快樂著”的體驗,成為年輕人釋放壓力的新方式。同時,性價比也是重要考量——這些流行菜系人均消費多在80-120元之間,符合商場餐飲的主流價格帶。
那么,你最喜歡商場里的哪個菜系?有沒有去上面這些店打過卡呢?歡迎來評論區(qū)留言分享。
來源: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