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據(jù)《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報道,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簽署了第200號行政命令,決定將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更名為“戰(zhàn)爭部”(Department of War)
由于國防部仍是法律上的名稱,所以“戰(zhàn)爭部”暫時只能作“次級稱謂”使用。
等國會批準后,估計到明年美國建國250周年之際,“戰(zhàn)爭部”就將變成正式名稱。
9月3日,中國剛剛舉行了隆重的九三大閱兵。很多網(wǎng)友調侃美國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
其實特朗普在大選前就想更改美國一些部門名稱,而拜登也喜歡改名。
兩位老人就較上了勁。比如,北卡羅來納州的大型軍事基地“布拉格堡”(Fort Bragg),就被拜登改為了“自由堡”(Fort Liberty)
特朗普上來就將“自由堡”改回了“布拉格堡”。
國防部改戰(zhàn)爭部可是件大事,它涉及到美軍在40個國家和地區(qū)、全美50個州的70多萬處設施的標識。
從六大軍種和數(shù)十個機構的信箋抬頭到壓花餐巾紙,從官兵服裝刺繡到商店里的鑰匙鏈和小飾品,美國媒體估計這項“工程”得花10億美元以上。
特朗普大動干戈的理由是:
“這關乎勝利……你們知道我們曾經(jīng)用過這個名字。我們贏得了一戰(zhàn),贏得了二戰(zhàn),也贏得了之前的所有戰(zhàn)爭。正如我所說,中間那些戰(zhàn)爭我們也全贏了?!?/p>
他的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說得更加直接:“我們要進攻,而不只是防守。我們要最大化殺傷力,而不是不溫不火的合法性。我們要暴力效果,而不是政治正確。我們要培養(yǎng)戰(zhàn)士,而不只是防御者?!?/p>
特朗普是想用改名來改運,因為美國國防部早已墮落為一家“公司”,主要工作是做生意,再不改變,恐怕是來不及了。
從戰(zhàn)爭部到國防部
美國戰(zhàn)爭部的歷史比聯(lián)邦政府的歷史還長。
1776年,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組成大陸會議,組建了大陸軍(Continental Army)
1789年8月,戰(zhàn)爭部成立,管理陸軍,也叫陸軍部。
1791年,聯(lián)邦政府成立(美利堅合眾國)
1798年,海軍部成立。
二戰(zhàn)結束時,又從陸軍分離出空軍,建立空軍部。
戰(zhàn)后,反法西斯陣營獲得勝利,許多國家都將武裝力量改名為“國防部”,以示反對侵略,防御自身。
1947年6月26日,杜魯門簽署《國家安全法案》(National Security Act of 1947),將戰(zhàn)爭部,海軍部和空軍部并入新組建的國防部,實行武裝力量單一領導,1949年正式成立國防部。
除了海陸空三個軍事部之外,它還有十七個局。
1,放射性和生物研究局
2,先進工程研究局
3,物資局
4,合同審計局
5,財政和會計局
6、信息系統(tǒng)局
7,國防情報局
8,司法服務局
9,國防后勤局
10,安全協(xié)作局
11,安全服務局
12、消除威脅局
13,國防技術局
14,導彈防衛(wèi)局
15,測繪巡邏局
16,國家安全局
17,地球和空間情報局
九大聯(lián)合作戰(zhàn)司令部
1,歐洲司令部
2,太平洋司令部
3,非洲司令部
4,北方司令部
5,南方司令部
6,中央司令部
7,交通運輸司令部
8,戰(zhàn)略司令部
9,特別行動司令部
這些機構后來雖然有些微調或增設,但基本架構是按照1947年設置的。
它的指揮原則是:文官掌握最高權力(美國總統(tǒng)兼三軍總司令)
國防部長為美國軍事機構最高行政首長,必須由非軍職官員擔任。
像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就不能穿軍裝,因為他是文職人員,而軍職人員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凱恩將軍就必須穿軍裝。
美國這一套,大多數(shù)西方國家紛紛效仿。
五角大樓原先是為戰(zhàn)爭部修建的,1941年7月28日在維吉尼亞的阿靈頓動工,1943年竣工。
每一翼分別屬于:本部、總參謀部(后來的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陸軍部、海軍部、空軍部。
二戰(zhàn)期間,這里成了美軍指揮中心。
五角大樓是世界上最大的辦公樓,占地面積60萬平方米,使用面積33萬平方米。有131個樓梯,32套電梯及扶梯,284個廁所,4200個不差一秒的掛鐘,7754扇窗戶,16250個固定照明燈具。
每天有20萬個電話進出,每月處理120萬份軍用文件。
美國國防部及下屬單位約有65萬公務員。
五角大樓可容納3萬人辦公,通常為2.3萬人。
大局和司令部,下面還有許多辦公室和分支機構。
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最主要的敵人蘇聯(lián)消失了。五角大樓按理說,就沒有必要繼續(xù)維持如此龐大的隊伍。
但美國并沒有縮編國防部體量,反而有所擴大。
2001年,拉姆斯菲爾德成為了國防部長,他主張將“國防部企業(yè)化”,壓縮人員規(guī)模。
拉姆斯菲爾德上任時就對《財富》雜志說,“我們在21世紀里,不能再思考生產(chǎn)、物資和兵力,而應優(yōu)先思考速度、敏捷和精確?!?/p>
短短七個月,他就將一直由美軍承擔的許多生產(chǎn)任務和職能外包給企業(yè),包括工程兵完成可以勝任的基地建設及水電設施等工作。
五角大樓一些高級將領指責他將“軍隊空殼化”,對他深惡痛絕。因為“生產(chǎn)、物資和兵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美軍失去制造能力,它就無法承受大型戰(zhàn)爭,更不要說打贏戰(zhàn)爭。
八位退休美軍高級將領要求小布什將這位“經(jīng)理”解雇。
但得到了外包利益的企業(yè),如“黑水公司”(BlackWater)和“哈利伯頓”(Halliburton),為共和黨以及小布什的2004年選舉回饋了大量資金。所以,生財有道的拉姆斯菲爾德地位更加牢固。
一些美軍高級將領也變成了生意人,因為拉姆斯菲爾德提拔將領的標準是:商業(yè)能力。
美國一直擁有自己的倉儲系統(tǒng)和物流系統(tǒng)。
但在拉姆斯菲爾德他們就把倉庫給賣了,有需要再租回來。
美軍士兵以前都是自己收垃圾、擦地板,但這些也被外包給了清潔公司。
外包如此有利可圖,局長副局長就干脆辭職,自己去開公司接單,再層層外包給別人。
2006年,拉姆斯菲爾德辭職后,他的個人財產(chǎn)達到了6億多美元,他老婆和兒女持有的股票價值更是深不可測(他不能持股)
雖然拉姆斯菲爾德在2021年病亡,但他在國防部的徒子徒孫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軍人醫(yī)療機構,只要跟戰(zhàn)斗沒有直接關系的醫(yī)院,一律賣掉。
軍官與家屬的住宅,也被改為了“公私合作”的方式提供。
部隊營房,能賣給房地產(chǎn)商的都賣了,搞得一些美軍士兵在國內執(zhí)行任務時要睡在街頭或者車上,因為當?shù)貨]有多余的營房了。
由于營房緊張,中士以上被要求自己租房,國防部給予“基本住房補貼”,但這些補貼是不夠生活開銷的。
美軍的制造、供水、電力、公路管理、垃圾處理、消防、邊境管理、秘密情報、疾病控制、軍事學?!旧隙急豢车簦ㄍ獍?,只剩下“核心”,就像企業(yè)一樣,只在本土保留“品牌和設計”,將利潤最大化。
軍工的研發(fā)和生產(chǎn),美軍與軍工復合體五大企業(yè)一直有著長期合作關系:
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斯洛普-格魯曼、通用動力、雷神。
但自從“自由市場機制”引入到國防部后,軍工合同價格一漲再漲,而裝備先進性和質量卻沒有提高,這里面的利益空間就成了一塊大肥肉。
后勤供應更是如此,在阿富汗,曾有過一袋螺絲9萬美元的合同,還有4000萬美元的9只山羊、1000美元的咖啡杯、10000美元的馬桶蓋……
盡管國防部遭到了議員們痛罵,但這叫“民間支持后勤計劃”(LOGCAP),是華爾街極為推崇的“改革”。
特朗普折騰國防部名稱,他是想改變“軍隊空殼化”的局面,如同他想改變美國“制造業(yè)空心化”的局面一樣。
特朗普之前說過:“我們以前可以每天造一艘船,現(xiàn)在幾乎一年都造不了一艘。 ”
那么,國防部改名為戰(zhàn)爭部,能改變美國“軍隊空殼化”嗎?能恢復美軍生產(chǎn)力嗎?
無論他再怎么改名字,都是治標不治本。這些利益攸關方,會允許特朗普對國防部動手術?
再者說,三年以后呢?民主黨上來,不還得改名。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yǎng)生”。
我們村口的張鐵嘴經(jīng)常說句話。
“名字”排在“讀書”后面,似乎改名是有作用的,尤其是對那些諸事不順的人來說。
畢竟這是低成本的改運捷徑,很多人都想試試。
這些都屬于封建迷信,一些缺乏科學知識的老年人就愛信這些。
但我們村的張二狗改名張有才,就能考上北大清華了?
同樣,無論是叫國防部、戰(zhàn)爭部,哪怕是叫侵略部,都改變不了美國的國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