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是宋朝第四個皇帝,當(dāng)了41年皇帝,廟號叫仁宗。他活著的時候遼國皇帝都挺尊重他,死后遼國還給他建了衣冠冢。但其實他當(dāng)皇帝這些年,北宋的麻煩事兒一件接一件,老百姓日子過得并不好。
宋仁宗當(dāng)皇帝時,北宋經(jīng)常打仗。和西夏打了好幾場,全輸了,最后只能每年給西夏送銀子布匹。西夏那邊剛停戰(zhàn),遼國又來要錢,說白了就是趁火打劫。宋仁宗沒辦法,又答應(yīng)多給遼國歲幣。年年送錢,國庫早就不夠用,只能往老百姓身上攤派。
朝廷里官多得不得了。官員的親戚想當(dāng)官就給官當(dāng),有時候光是過節(jié)賞賜就能封好幾百人。光是發(fā)錢發(fā)物,宋仁宗臨死前一年就花了一千多萬貫。這些錢哪來的?只能加稅,種地的、做生意的都得多交錢。老百姓負擔(dān)重,日子過得苦,沒少鬧事。
宋仁宗自己倒挺受大臣們歡迎。他待人客氣,大臣犯錯一般不殺頭,罵兩句就完事。朝堂上那些大人物像范仲淹、包拯都在他手下當(dāng)過官??蛇@些能人就是沒把國家?guī)Ш?,邊境守不住,?nèi)政也亂,最后只能靠加稅過日子。
黃河改道那會兒,宋仁宗做了個糊涂決定。本來有機會收復(fù)北方地盤,他偏要改河道,結(jié)果河北那邊大片良田被淹,鎮(zhèn)定州都差點廢了。士兵少了,老百姓沒了地,只能背井離鄉(xiāng)。
宋仁宗這個人挺矛盾。他節(jié)儉,自己生活簡單,但好色,后宮養(yǎng)了一堆女人。大臣們勸他別光想著找兒子,他嘴上答應(yīng),轉(zhuǎn)身又往宮里選新人。這些事兒滿朝文武都知道,但沒人敢真管。
廟號叫仁宗,說白了是朝里大臣給的。那些讀書做官的覺得他待人寬厚,說話好聽,該封賞的從不吝嗇。可老百姓哪有這待遇?賦稅越加越多,日子越過越苦。宋仁宗活著的時候沒人敢罵,死了倒有不少人偷偷抱怨。
后來神宗皇帝繼位,看著國庫空空,官員臃腫,干脆搞變法??蛇@些麻煩都是宋仁宗留下的。他當(dāng)皇帝這些年,邊境越守越弱,朝廷越混越亂,最后連個像樣的戰(zhàn)功都沒留下。
說起來漢武帝當(dāng)皇帝時開疆拓土,宋仁宗這邊倒好,祖宗留下的家底在他手里折騰了四十多年,愣是沒干出點名堂。要不是后來宋徽宗宋欽宗實在混得離譜,宋仁宗怕是連中等皇帝都算不上。
宋朝文人多,武將少,這個風(fēng)氣在宋仁宗這兒很明顯。朝堂上全是寫文章的,打戰(zhàn)的將軍像狄青那樣能打的,他也信不過。最后邊境打不過西夏遼國,只能年年送錢,把北宋搞成了個外強中干的朝廷。
宋仁宗臨死前,朝廷花大價錢給他辦喪事。那些跟著他多年的臣子們寫文章夸他仁德,可老百姓只記得這些年加的稅和荒廢的田。廟號再好聽,也掩蓋不了北宋一步步爛下去的事實。
宋朝能維持到后來,靠的其實是宋仁宗之前打下的底子。等他這四十多年混完,國庫里沒錢,邊境上沒兵,留給后人的全是難題。要不是后面幾個皇帝更不成器,宋仁宗這太平皇帝怕是要挨罵的。
宋仁宗活著時遼國皇帝都挺給他面子,可北宋的江山在他手里卻越來越不穩(wěn)當(dāng)。廟號叫仁宗,說到底是因為朝中大臣需要個聽話的皇帝,老百姓的日子好壞,還真沒人在意。
仁宗朝出了不少名人,范仲淹、歐陽修這些大人物都在他手下干過??蛇@些人就是沒把北宋帶出泥潭,最后只能眼睜睜看著問題越積越多。宋仁宗自己呢,平衡各方勢力是把好手,可要說到治國理政,實在平庸得緊。
宋仁宗當(dāng)了四十多年皇帝,按說時間夠長,可要說成就,除了給大臣們封官賞錢,實在沒啥拿得出手的。后來金國打過來時,北宋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怕是跟宋仁宗這些年不作為脫不了干系。
說到底,廟號再好也是死的。宋仁宗活著時靠寬仁得了個好名聲,可他留下的爛攤子,那些夸他仁德的大臣們,一個都沒辦法收拾。老百姓的日子苦不苦,史書上寫的仁德,到底有幾分是真的,怕是只有當(dāng)時人心里清楚。
仁宗留下的賬本和隱患,后來的皇帝該怎么收拾,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