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卡片關注微紀先生
來源丨微紀先生(ID: weijixs )
在陜西的一處建筑工地上,熾熱的陽光肆意潑灑下來,沒有一絲遮擋。腳下的土地被烤得滾燙,空氣仿佛都要凝固。鋼筋堆疊在地上,泛著刺眼的白光。
24歲的四川巴中女孩小劉,正蹲在一堆鋼筋之中,雙手快速而嫻熟地綁扎著鐵絲。她的額頭上布滿了汗水,大顆大顆的汗珠順著臉頰滴落,滑過眼鏡鏡框,最終掉在腳下干裂的土地上。
烈日之下,她的膚色早已被曬得黝黑粗糙,和同齡女孩身上常見的白皙嬌嫩完全無關。手背上布滿了一道道細小的傷口,指關節(jié)磨出了厚厚的繭。汗水、灰塵和鐵銹味混雜在一起,組成了她每天呼吸的空氣。
但小劉的眼神卻依舊清澈而堅定,她知道,這就是自己選擇的路。每天十小時的辛苦,她能換來320元的收入。這筆錢,也許在城市人眼中算不了什么,但對她來說,卻是讓父母少受點累、讓家人生活好一點的希望。
小劉的故事,并不帶有太多傳奇色彩。她的家庭條件普通,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打零工和種地維持生活。家里還有弟弟需要上學,經濟壓力沉重。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她選擇了在高一結束后輟學。
那一年,她才16歲。別人家的孩子還在校園里背書、憧憬未來,而她卻踏上了去廣東的火車,進入一家電子廠打工。
流水線上,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焊接味。每天八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的機械操作,精神高度集中,眼睛都不敢眨太久。可即便如此,她每個月的工資也只有2000多元。
拿到工資的那一刻,小劉既欣慰又失落。欣慰的是終于可以給家里寄點錢,失落的是,這點錢對于父母辛苦的生活來說,不過杯水車薪。她清楚地知道,靠這份工作,永遠無法改變家庭的困境。
轉機出現在19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劉聽老鄉(xiāng)說起:“工地上工資高,日結,干得多就賺得多?!边@句話讓她心頭一震。她沒有猶豫,毅然跟隨老鄉(xiāng)來到了陜西咸陽,走進了建筑工地,成為一名鋼筋工。
鋼筋工的工作,遠比她想象中要艱辛。綁鋼筋需要長時間彎腰、下蹲,鋼筋沉重堅硬,鐵絲割得手指生疼。剛開始的幾天,她每天收工后,腳酸到幾乎麻木,整個人都像散了架一樣。
夜里,她常常痛到無法入睡,只能抱著雙腿,眼淚悄悄滑落。但第二天,天剛亮,她還是硬撐著起身,繼續(xù)去工地。
最難熬的是盛夏。正午時分,氣溫接近四十度,鋼筋被曬得燙手,手一碰就像火燒一樣。小劉只能用布條包裹住手掌,可布條很快被汗水浸濕,反而更容易打滑。皮膚在強烈的紫外線下曬傷、蛻皮,但她沒時間去管這些,只能咬牙堅持。
有一次,她綁鋼筋時手指被鐵絲深深割破,血不停往外冒。工友們勸她去包扎休息,但她只是簡單地用膠布裹了一下,又繼續(xù)低頭干活。她說:“如果我停下了,今天就少掙幾十塊錢?!?/p>
五年的時間,小劉輾轉過陜西十多個工地。她從最初每天200元的學徒,逐漸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熟練工。如今,她的日薪已漲到320元,一個月能掙6000到8000元。雖然工作強度依舊很大,但和當年在電子廠那點微薄收入相比,她心里已經覺得滿足。
工地上,女性工人很少,小劉算是個特殊的存在。起初,很多人覺得她撐不下去,但她一次次堅持了下來。漸漸地,工友們從質疑變成了佩服。大家在分工時會盡量把重體力的活兒分掉一些,但小劉從不想當“特殊照顧”的人,她總是主動去和男工友們干一樣的活兒。
鋼筋叢林里,一個24歲的女孩和幾十個男工人并肩作業(yè),這本身就是一幅震撼的畫面。
今年夏天,小劉開始用手機記錄下工地的日常。午休時,她坐在鋼筋堆上,拿出手機拍一段綁鋼筋的視頻;下班后,她在昏黃的燈光下錄下一天的總結。這些視頻發(fā)布到網上后,迅速引發(fā)關注。
視頻中的她,臉龐被曬得黝黑,額頭滲出汗珠,動作卻干脆利落。很多網友留言:“心疼你,又佩服你。”還有人說:“你的努力就是最美的青春。”
這些鼓勵讓小劉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暖。工地上的生活單調而孤獨,但通過直播和短視頻,她仿佛有了一個傾訴的出口,也結識了很多朋友。有人在屏幕那端陪她聊天,問她一天干了多少活,她就笑著說:“挺累的,但還能堅持?!?/p>
如今,小劉已經成了家里的經濟支柱。父母身體不好,以前要靠種地和打零工維持生計。自從小劉外出打工,他們才逐漸輕松了一點。每次父母和鄰居提起她,總是驕傲地說:“我們閨女能干,在外面掙錢養(yǎng)家了?!?/p>
對于未來,小劉沒有什么奢望。她說:“多干幾年,多攢點錢,給爸媽蓋棟房子,讓他們能歇一歇?!彼膲粝牒唵?,卻承載著最厚重的責任。
很多人看到小劉的故事,都會感到心酸甚至羞愧。一個24歲的年輕女孩,本該在大學校園里讀書,或者在城市里過著輕松自在的生活。但她卻選擇了工地,在烈日和鋼筋叢林中,用雙手為家人撐起了一片天。
與她相比,我們所謂的“生活不公”,似乎變得微不足道。多少人習慣抱怨沒有機會、沒有運氣,卻很少愿意像小劉這樣,用汗水去贏得改變。
生活從來都不公平。有人出生在富裕家庭,有人起點卑微。但不公平不等于沒希望。小劉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沒有人能替你改變命運,唯有靠自己咬牙堅持。她的堅韌,她的勇敢,正是對生活最好的回答。
24歲,本是青春最美好的年紀。但小劉的青春沒有華麗的裙子,沒有五光十色的都市夜生活。她的青春寫在鋼筋上,刻在汗水里,印在粗糙的雙手和被曬黑的臉龐上。
她不是英雄,也不是傳奇,她只是千千萬萬個普通打工人中的一個縮影。正是這些無名勞動者,才筑起了城市的高樓大廈,撐起了無數家庭的希望。
所以,當我們忍不住埋怨生活不公時,不妨想想小劉。她用自己的辛勤和擔當證明:即使生活再苛刻,也能靠雙手撐出一片天。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的過程與圖片均源自網絡。為提高可讀性,部分細節(jié)已潤色,文中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本文旨在傳遞社會正能量,無任何低俗等不良引導。若涉及版權或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迅速刪除相關內容。對于事件存疑部分,一經聯系,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對話作者請?zhí)砑游⑿牛?/strong>Vjiluju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