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所精心創(chuàng)造出的獨特聲音美學——絲綢般的黃金弦樂、明亮飽滿的木管、擁有英雄爆發(fā)力的銅管,早已跨越年代、時間的限制,即便是在其辭世已30多年的今日,仍舊影響著現(xiàn)今古典樂迷的聽覺習慣,也一直是樂迷搜羅錄音版本時的參考標準之一。
交響樂、歌劇、協(xié)奏曲、進行曲乃至宗教合唱等音樂體裁,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均有涉獵,并成功交出多份滿分答卷。數(shù)十年來,他們締造出的經(jīng)典難以估量,多得是你未曾聽過的寶藏錄音,只在于你能否有機會與它們相遇、相識、相知而已!
01
格里格《培爾·金特》組曲
&西貝柳斯《佩利亞斯和梅麗桑德》組曲
在格里格《培爾·金特》組曲中,藏著多首你經(jīng)常聽過,但卻不知出處的名曲。
《培爾·金特》,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為易卜生的同名詩劇所作的配樂,譜于1875年。原有26樂章;1888年至1891年間格里格將其中的8個樂章抽出來而成為今天兩組各4個樂章的組曲,作曲家本人認為,改編為組曲的《培爾·金特》比戲劇配樂更能顯現(xiàn)出音樂的價值。
描寫了摩洛哥清晨美景的《晨曲》,前奏相當適合當起床鬧鈴(有了它,再也不用擔心上班要遲到了。,同時,也有人將其視作工作學習的最佳BGM之一,被廣泛應用。
作品在單簧管與雙簧管的和聲上,長笛奏出一段清爽優(yōu)美的清晨主題,描寫在金色晨光中,朝陽冉冉升起。不久大提琴奏出性格晦暗的副題,漸入高潮后,又返回清晨的主題,形成和平清新的情調(diào)。
描寫了魔宮的恐怖氣氛的《在山魔宮中》曾不少游戲用作配樂,先由圓號奏出陰森的樂句,再由低音提琴的撥奏奏出妖魔們狂舞般的旋律。這旋律由別的樂器移接后速度漸快,造成緊張的氣氛。突然傳來教堂鐘聲,山魔們驚慌失色,樂曲在最強奏中結(jié)束。
《索爾維格之歌》原為詩劇第四幕第十場配樂,而編入組曲的這首樂曲,經(jīng)作者改編為純器樂曲,去掉了原來的歌唱聲部。樂曲的旋律十分優(yōu)美,蕩漾著哀愁的第一主題和洋溢著希望的第二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是整部組曲中的名篇,也是格里格最成功的創(chuàng)作之一。
這是卡拉揚與柏林愛樂第二次錄制《培爾·金特》組曲,在這里他們或許少了些戲劇性張力,但卻別有一番浪漫氣息。一首《晨曲》,讓人感受到朝陽之溫暖與博大,萬物之生機與希望;《在山魔宮中》漸行漸快的節(jié)奏著實令人著迷,他們的詮釋能夠快速帶領樂迷進入狀態(tài)......
另一首西貝柳斯《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組曲,當?shù)谝宦曄覙泛献囗懫鸬臅r候,很容易讓人想到他的《芬蘭頌》及第二、第三交響曲,因為它們都具備了開闊的音場和深邃的回響。
此曲較少被演奏,但在卡拉揚引領下,柏林愛樂將兩首內(nèi)斂的樂曲作了一番平易近人的詮釋,尤為適合夜闌人靜時獨自聆賞。
本輯獲得《企鵝唱片指南》三星評鑒及《唱片藝術300名盤》上榜推薦,是這對黃金組合的又一名版錄音。
他們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出一種理性的詮釋,柏林愛樂的演奏響亮而清晰,繪聲繪色,許多熟悉的主題都出現(xiàn)在本輯中,質(zhì)感一流,表現(xiàn)力也達到最佳狀態(tài),如此偉大的古典音樂和精彩的表演相匹配,帶領人們在格里格與西貝柳斯的音樂境界中徜徉流連。
【原裝進口】
格里格《培爾金特組曲》
&西貝柳斯《佩利亞斯和梅麗桑德》組曲
(歐版CD)
掃碼珍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