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上,沒幾件事,真值得你去對抗,去不斷地斤斤計較,尤其是一些小事、瑣事。
不要在小事上跟任何人對抗。
任何情緒化的,邪性的事,都要自己立刻叫停。
0 1
越對抗,越失控
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成事者,你起碼要了解一個道理:順人性做事,逆人性做人。我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從我媽那里繼承的“好勝”。
但如果我只是好勝,我可能現(xiàn)在就不能坐在這兒。我還繼承了我爸一個特點,就是遇事退半步。
我掙錢,我讓周圍人也掙錢。我倒霉,大家愿意陪著我就陪,不愿意的話我就自己受著。我爸生前就常說:“別過分,萬事退半步?!?/strong>
所以我在可見的限制條件下,做能做的事,做喜歡的事,哪怕是極小的事,哪怕是幫很遙遠的年輕人,只要是美好的,都好。一直創(chuàng)造,不對抗,不退讓。
但是,如果遇到一個人做不了的事,又外包不了,就不做了。
否則,絕大多數(shù)人和事,會越纏越深,越纏越無趣。
0 2
越對抗,越失真
如果拋開智力上的差距,生活中什么樣的人大概率過得不錯?我覺得是能認清自己的實力的人。
不要以為認清自己實力這一點很簡單,俗話說得好,有功的、有名的地方,自古就很難待。
當(dāng)你有了機緣,有了成就之后,更要明白到底什么樣的才是真實的自己。
在《資治通鑒》里,有個很典型的例子,事情發(fā)生在漢文帝時期:
右丞相周勃被漢文帝問一些政務(wù)上的數(shù)據(jù),他一個都沒有回答上來,左丞相陳平雖然也不清楚,但他的回復(fù)卻讓漢文帝很滿意。
周勃事后反思,自知自己做丞相的水平不如陳平,于是急流勇退,辭去了丞相的職務(wù)。
這件事最值得研究的地方在于,周勃清楚自己的能力有限,他認,這個“認”尤為難得。
畢竟承認自己不如別人這件事不容易,特別是對于那些已經(jīng)功成名就、已經(jīng)成了很多事的人來說就更難了,但是周勃做到了。
周勃更了不起的地方在于,當(dāng)有人提醒他說,您當(dāng)初殺了幾個呂姓的人,扶漢文帝上臺,名震天下。又收到了很多的錢財賞賜,官已經(jīng)做到最大,現(xiàn)在狀態(tài)一定要當(dāng)心。
周勃立刻意識到自己權(quán)、錢拿得太多了,名聲太響了,危險要來了,能夠非常了不起地把兩個信息排列到一起,迅速做出決斷,馬上從高位急流勇退。
認清自己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事。
如果認清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那就過好普通人該過的日子,做普通人該做的事情。錢、權(quán)、名什么都要,反而會害了自己。
0 3
越對抗,越擰巴
過得好的普通人,要么是在事業(yè)上有特別突出的成就,要么是在自我世界里精神自洽。
最難受的就是那些太在意他人看法、太在乎自己面子的人,把能量都消耗在讓自己內(nèi)耗的事情上。
人生許多痛苦的原因在于盲目地對抗、較勁。你做了太多無用功,你讓自己太累了。
所以,我們應(yīng)該善待自己,做個簡單的人。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事情,專注于自己能夠控制的部分。學(xué)會具備不對抗的智慧:
第一,不和自己對抗,對自己要隨性。
你要認清自己的稟賦和性情,在人世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不和別人攀比。
第二,不和他人對抗,對他人要隨緣。
你要明白人與人之間有沒有緣和緣的深淺是基本確定了的,在每個具體情境中做到大致心中有數(shù),不對任何人強求。
第三,不和老天對抗,對老天要隨命。
你要記住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tài)度,平靜地承受落在自己頭上的不可避免的遭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