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前言
在大眾視野里,明星們似乎總是光彩照人,他們站在舞臺上、鏡頭前,享受著掌聲與鮮花。
即使說他們能夠在各種影視劇中扮演有著超出人類能力范圍的非正常人,但他們最終還是普通人,當疾病的陰霾悄然籠罩,再耀眼的光芒也可能黯淡。
朱媛媛和孟再平,兩位在不同藝術領域發(fā)光發(fā)熱的人物,都遭遇了命運最殘酷的考驗,那就是癌癥。
最終,她們的生命定格在了51歲和49歲。
朱媛媛的原生家庭其實挺簡單的,只是山東青島的一個普通家庭而已。
但是,她自幼便對表演興致盎然,且天賦盡顯。終于她憑借不懈努力,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得償所愿,成功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開啟逐夢之旅,并且在后續(xù)的人生之中給我們帶來了非常精彩的表演。
從那以后,她一頭扎進了演藝事業(yè)中,演藝事業(yè)也成為了她一生的追求。
在近三十年的藝術生涯里,朱媛媛塑造了無數(shù)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
不管是家庭劇中溫柔堅韌的妻子,還是年代戲里命運坎坷的女性,她都演繹得入木三分。
她的演技備受認可,捧回了中國電視金鷹獎、上海影評人獎等眾多國家級榮譽。
而在另一邊,1977年出生于紹興諸暨的孟再平,自幼受家庭熏陶,對越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她的父親是鄉(xiāng)間小有名氣的戲藝人,在父親的影響下,孟再平很小就與越劇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她15歲時,孟再平參加了諸暨市青少年宮舉辦的越劇培訓班,正式開啟了她的越劇之路。
此后,她陸續(xù)加入上海松江越劇團、上海靜安越劇團,在團期間,她得到了畢派繼承人楊文蔚老師的精心栽培,她亦師從一級演員史濟華老師,主攻畢派、范派。
在藝術探索中,在取了老師們的精華之后,她更是融會貫通,逐步淬煉出獨樹一幟的唱腔與表演風格,在整個行業(yè)里面也是聲名漸起,一直有著“小王少樓”之美譽。
可以說她的業(yè)務能力素養(yǎng)已經(jīng)是業(yè)內(nèi)頂尖了。
她的代表劇目豐富多樣,像《貍貓換太子》《梁?!贰讹L雪漁樵》等,每一場演出都飽含著她對越劇的熱愛與執(zhí)著。她的戲迷們也都非常喜歡他所帶來的演出。
可是誰能想到,命運對她們?nèi)绱藲埧?,無論是誰,無論在哪個領域有多么耀眼的成就,等疾病到來的時候全都是束手無策。
朱媛媛在事業(yè)如日中天時,被查出患癌,可她沒有把病情公之于眾,只是默默與病魔抗爭,堅持在劇組拍戲,用笑容和溫暖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
在生命的最后五年,她完成了《多大點事兒》《造城者》等多部影視作品,去世前17天還在為新劇站臺宣傳,面對鏡頭時依舊精神奕奕。
可以說,直到她的訃告被她的丈夫辛柏青發(fā)出來的時候,大家才知道作為陪伴著我們這么久的演員,竟然是在背后還抵抗著癌癥。
因為每次見到她的時候,她總是給我們一種精神頭很好,并且非常健康的感覺,可實際上全都是她的硬撐罷了。
當然了,如今我們看到孟再平的遭遇也同樣令人痛心。2023年,她被確診為胰腺癌,這個被稱為“癌中之王”的疾病,治療難度極大。可即便如此,孟再平還是放不下她心愛的越劇舞臺。
化療讓她體重掉了20斤,人瘦得仿佛風一吹就倒,手抖到連筷子都握不住,但只要站上舞臺,她就像換了一個人,拿出全部的力氣唱好每一場戲。
哪怕嗓子里有血絲,她也會為了滿足觀眾的熱情繼續(xù)表演,下場后卻累得直接被送去醫(yī)院。也或許就是有一句話叫戲一開場,無論怎么樣都不能停吧。
為了延續(xù)生命,繼續(xù)站在舞臺上,她和家人不惜花費重金,注射了價格高達120萬的抗癌針,滿心期待著能出現(xiàn)奇跡。
但最終,朱媛媛在2025年5月17日,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她的丈夫辛柏青在悼念文中,滿是對她的不舍與敬佩,說她始終堅定、自信地面對困難,從未讓負面情緒影響身邊人。
而孟再平,也沒能戰(zhàn)勝病魔,于8月31日清晨,在家人的陪伴下,告別了她熱愛的越劇舞臺。
孟再平的追悼會在9月8日舉行,現(xiàn)場滿是哀傷。多輛黑色邁巴赫列成送葬車隊,車頭裝點著白黃相間的鮮花。
首輛車車頭正中,孟再平紅底遺像靜立,周邊簇擁著白色花圈,一派莊重肅穆之象。后面幾輛車上,是用鮮花組成的悼念之語。
她的二婚丈夫林先生悲痛欲絕,特請人撰就挽聯(lián):“可憐兒女大哭小啼要娘回,恩愛賢妻苦雨凄風催汝去”。
這個挽聯(lián)寫的這真是如泣如訴,將他那無盡思念與難舍之情,展露無遺,也讓人看了之后感到他的痛苦和無助。
孟再平的繼女身著麻喪服,雙眼紅腫,哭到聲音沙啞,母女感情之深,令人動容。
孟再平的兒子則按照家鄉(xiāng)紹興諸暨的傳統(tǒng)習俗,背著草鞋、頭戴草編帽子為母親送行,小小的身影滿是哀傷。
令人感慨的是,孟再平的前夫也來到了追悼會現(xiàn)場,所有過往的矛盾在這一刻都化為烏有,只剩下對逝者的惋惜。
朱媛媛和孟再平,一位在影視和話劇領域成績斐然,一位在越劇舞臺上綻放光芒。她們身處不同領域,人生軌跡卻有著相似之處,也是同樣的令人心痛。
她們都在事業(yè)巔峰期被癌癥盯上,都選擇積極面對,一邊與病魔作斗爭,一邊堅守在自己熱愛的藝術崗位上。
她們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對藝術的熱愛與執(zhí)著,也用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表明了這一趟沒有白來。雖然最終沒能戰(zhàn)勝病魔,但她們在藝術道路上留下的足跡,永遠不會被人們遺忘。
當然了,她們的故事,也給我們所有人敲響了警鐘,生命如此脆弱,健康是多么珍貴。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身體發(fā)出的信號,總覺得疾病離自己很遙遠。
可當疾病真正降臨,一切都可能來不及了。朱媛媛和孟再平,用她們的生命讓我們明白,要珍惜當下的每一刻,珍惜健康,珍惜身邊的人,也要勇敢追求自己熱愛的東西,不要留下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