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zhuǎn)自:中國國家地理
醬料
飲食界的“偉大發(fā)明”
它以獨特的調(diào)味
讓每一餐飯更加有滋有味
它不僅是萬能百搭的調(diào)味之神
也是一個地方的口味體現(xiàn)
那么不同地方的人
在吃哪些美味“醬料”呢?
芝麻醬、甜面醬、郫縣豆瓣醬
醬料界的老“演員”
聊醬料,絕少不了醬料界的“老演員”——芝麻醬。形容芝麻醬,一個“香”字 足以,甚至不必入口,開蓋便香氣四溢。
芝麻出油率高,在漢代時由張騫從西域帶回,成為重要的油料作物。芝麻的衍生品麻醬也逐漸誕生,并且因其熱量高,在寒冷的北方,與熱氣騰騰的涮羊肉形成了御寒的絕妙搭子;而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麻醬的香更能一解饞蟲。
不過,芝麻醬的“出場”可不止北方,它還是個南北“通吃”的角色,比如濃厚扎實的武漢熱干面、清爽的川味涼菜麻醬鳳尾、金黃酥脆的曲靖烤餌塊等,都有麻醬的身影。
銅鍋涮肉與麻醬蘸料
以面為原料制成的甜面醬在北方也相對常見。北方種植小麥居多,在北魏《齊民要術(shù)》中便有“麥醬”的記載,后來面醬逐漸取代麥醬,并成為重要的調(diào)味品,甜咸口的甜面醬也為食物帶來更多風味。
黃瓜蘸醬、京醬肉絲、烤鴨、炸醬面、醬爆菜、天津煎餅果子等都是它的老搭檔。
甜面醬
北方有麻醬、甜面醬,南方也有自己的“爆品”。川菜火遍全國,而川菜的常用調(diào)味料,香辣、油潤的郫縣豆瓣醬也風靡全國。
明末清初,政府鼓勵百姓遷移四川,湖廣移民在路上攜帶的蠶豆受潮發(fā)霉,為了不浪費,便與腌辣椒拌在一起,從而產(chǎn)生了郫縣豆瓣醬。
魚香肉絲、水煮肉、麻婆豆腐、豆瓣魚……加勺郫縣豆瓣醬,讓辣椒與蠶豆的香氣充盈在菜中,一盤香辣美味的菜,穩(wěn)了。
豆瓣魚
東北大醬、普寧豆醬、廣西黃皮醬
當?shù)厝说膶毑蒯u
美味的醬料千千萬,有如麻醬、豆瓣醬這樣聞名已久的,也有一些醬料,只在部分地區(qū)被熟知,卻是當?shù)氐膶毑蒯u料,回味悠長。
東北大醬
東北地區(qū)是全國最大黃豆產(chǎn)區(qū),食用以黃豆為主料的東北大醬是這里的習慣,制作東北大醬更是很多人的經(jīng)典記憶。
圖為黑龍江省嫩江市風光
嫩江市是全國著名的麥豆主產(chǎn)區(qū)
制作東北大醬也要看“天時”。每年農(nóng)歷的臘月或二月,先把豆子煮到軟爛,搗成泥,盤成大塊后密封,進行初步發(fā)酵。
待到農(nóng)歷四月,陽光正好,氣候干燥,在初八、十八、二十八中選一天,把醬塊下到缸中正式發(fā)酵;經(jīng)過為期一個月的精心看護,才有可能收獲一份美味大醬。
發(fā)酵成的東北大醬食用時則會“再加工”,如做成雞蛋醬、肉醬等搭配東北蘸醬菜、飯包,又或者做成醬大骨、醬茄子等,都令人食指大動。
東北蘸醬菜以干豆腐皮、小蔥、黃瓜、
心里美蘿卜、尖椒、生菜等菜為主,
看上去平平無奇,
但配上那一碗靈魂雞蛋醬,
直接把人香迷糊了。
廣東普寧豆醬
潮汕人十分喜愛普寧豆醬,甚至有俗語“熟過老豆醬”,用來形容相熟的老友,由此可見普寧豆醬的地位。
普寧豆醬起源于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洪陽鎮(zhèn),以黃豆為主料,與面粉、鹽經(jīng)發(fā)酵、晾曬3個月,再高溫煮熟而成,其色澤金黃,味道鮮咸,片片分明。
其實早期的潮汕地區(qū)并不產(chǎn)黃豆,后因歷史上的北方遷移,人們帶來了黃豆種植技術(shù),豆制品們也得以廣泛食用。
普寧豆醬距今已有150多年的生產(chǎn)歷史。
圖為豆醬焗雞
潮汕人為何如此喜愛普寧豆醬?除了對口味,或許也與所處環(huán)境有關(guān)。潮汕地區(qū)多靠海,靠海吃海,海鮮頗為常見,烹煮時輔以普寧豆醬,既能保持食材本味,又可鮮上加鮮。
廣東、福建沙茶醬
普寧豆醬在潮汕人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沙茶醬亦是他們的“老友醬”之一。特別是潮汕牛肉鍋中燙得鮮嫩的牛肉,微微卷曲,蘸一點精心調(diào)制的沙茶醬CP,堪稱絕配。
不止廣東潮汕地區(qū)愛吃沙茶醬,福建人也愛吃沙茶醬,以廈門尤甚。廈門沙茶面,濃香甜辣、湯頭濃郁,配料豐富,面條爽滑筋道,就只一碗面,便足以“誘惑”眾多食客。
沙茶醬
沙茶醬也算是臨海地區(qū)就地取材的“成員”之一,其食材含有魚干、蝦米,以及花生、芝麻、洋蔥等,它不需要發(fā)酵,而是輔以調(diào)味料熬制而成。
相傳,沙茶醬起源于東南亞,后傳入我國,流行于廣東、福建等地,各地依據(jù)當?shù)氐娘嬍沉晳T,對沙茶醬的口味稍作調(diào)整,便有了如今的不同地區(qū)的沙茶醬,至于它們究竟有何不同,那就要由老饕們親自品嘗后才能知道。
海鮮沙茶面
廣西黃皮醬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百色、崇左等地,有吃黃皮醬的飲食習慣,特別是南寧的朋友尤其喜愛,如卷筒粉蘸黃皮醬、餃子蘸黃皮醬、黃皮排骨、黃皮鴨、黃皮醬燜魚等。
黃皮醬是以山黃皮為主要食材,加大蒜、辣椒、豆瓣醬、甜酒、米醋、冰糖等熬制成醬。酸酸甜甜的黃皮醬,清爽解膩,讓人胃口大開。
山黃皮在廣東、云南等地也有所分布。
圖為扣肉糯米飯中加入了秘制的山黃皮醬料。
圖源:央視網(wǎng)《味道》視頻截圖
山黃皮也稱雞皮果,多在石山、丘陵地帶分布,喜好溫暖濕潤的地方。廣西多喀斯特地貌,石林、峰林眾多,中、南部多丘陵平地,且氣候溫暖,降水較多。因而,山黃皮在廣西多有栽種,人們就地取材,運用山黃皮,創(chuàng)造出多種美味。
廣西百色浩坤湖和峰林
江蘇徐州牛蒡醬
如果去江蘇省徐州市游玩,一定要嘗嘗這里的蝴蝶馓子、烙饃和牛蒡(bàng)醬。牛蒡醬,從字面看,仿佛是牛的某個部位做成的醬,盡管有個“牛”字,但牛蒡和牛的關(guān)系屬實是沒有關(guān)系。
甚至牛蒡都不是肉食,而是一種形似鐵棍山藥的植物,涼拌、清炒、煲湯、泡茶都適用。但要說在徐州的經(jīng)典做法,還得是顆粒分明,香脆可口的牛蒡醬,搭配烙饃、米飯、面條等,一口大滿足。
牛蒡醬是將牛蒡進行
釀、炒、燉、煨等多道工藝而制成。
徐州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適宜牛蒡生長,牛蒡也是徐州的重要產(chǎn)業(yè)之一。從上世紀80年代末引進食用牛蒡栽培至今,豐縣的牛蒡已形成種植、加工的完整產(chǎn)業(yè)鏈;而生長在黃河故道大沙河沙質(zhì)土壤中的沛縣黃皮牛蒡,更被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
徐州豐縣鳳鳴園
福州蟛蜞醬、臺山蝦醬、雷山魚醬
海鮮/河鮮醬,超出你的想象
對于臨海、臨河地區(qū)的人們來說,海鮮、河鮮是常見的美味,但水產(chǎn)吃鮮,不易保存,特別是在設(shè)備、資源不豐富的年代。于是,人們將水產(chǎn)做成了醬,不僅延長了保質(zhì)期,還成了下飯、提鮮的美味。
福建福州蟛蜞醬
蟛蜞(péng qí)產(chǎn)于福建省福州內(nèi)河,是在河邊泥土小洞中棲存的一種素食小螃蟹,學(xué)名為相手蟹,其分布于遼東半島、江蘇、福建、廣東、浙江沿海等地。
每到冬日,蟛蜞冬眠,便是漁民們的“捕獵時刻”。小小的蟛蜞,五臟俱全,用來做湯、煮粥,都“鮮掉眉毛”;榨成醬更是其味無窮。在福建福州、廣東東莞、湛江、陽江等地,都有蟛蜞醬的吃法。
東莞蟛蜞肉丸粥
福州人愛吃紅糟,福州蟛蜞醬也離不開紅曲酒糟。
處理干凈的蟛蜞用鹽、白酒進行腌制,加入炒過的紅糟,便是香脆可口的“蟛蜞酥”,搭配白粥,其味無窮;把蟛蜞酥榨成醬,便是咸中有鮮,味道醇厚的蟛蜞醬。
蟛蜞醬不僅配粥、炒菜味道鮮美,與脆生生的蟄頭放在一起,更是絕佳拍檔。
蟛蜞醬
圖源:央視網(wǎng)《探索發(fā)現(xiàn)》視頻截圖
蘇州禿黃油
福州愛吃小螃蟹做的“蟛蜞醬”,江蘇蘇州、上海則偏愛螃蟹做的“禿黃油”,禿黃油不禿,用蘇州話講是“禿(tēi?)黃油”,表示只有、獨有。也就是說,禿黃油,只有黃油,不含蟹肉。
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境內(nèi)湖泊眾多,水網(wǎng)密集,且水質(zhì)優(yōu)良,為大閘蟹生長提供了優(yōu)渥的環(huán)境。重陽節(jié)前后,正是膏滿黃肥之時,蒸熟的大閘蟹取出蟹黃和蟹膏,用豬油、姜末及些許調(diào)味料炒制,便是一份純度超高的禿黃油。
蘇州山塘街虎丘塔
金黃的禿黃油口感綿密,香氣撲鼻,無論拌飯、拌面都是人間至味。只取蟹中“精華”的禿黃油不僅美味,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保存時間,讓美味延續(xù)的更為持久。
禿黃油拌飯
廣東臺山蝦醬
蝦醬,海鮮醬的另一大“派別”,但凡靠海的地區(qū),總有一些自己的秘制“蝦醬”。
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海(島)岸線長698公里,海洋資源豐富,毛蝦海產(chǎn)品眾多,豐富的水產(chǎn)品也讓漁民們摸索出了美味的“臺山蝦醬”。
江門市臺山市上川島
秋冬時節(jié),又到了制作蝦醬的時候,把干毛蝦加鹽搗碎放置在室外進行發(fā)酵,經(jīng)過一個月的精心呵護,才能得到一缸紫紅色的蝦醬。
發(fā)酵完成的蝦醬是生蝦醬,聞起來有些咸臭的滋味,算不得好聞,但做熟后的它,卻是滋味鮮香,至于如何做,就要看食客的口味了。蝦醬蒸五花肉、蝦醬蒸魚、蝦醬燜豬手、蝦醬茄子煲、蝦醬炒通菜、蝦醬蛋炒飯……每一道都讓人垂涎欲滴。
發(fā)酵蝦醬極考驗?zāi)土εc細心,
既要借助陽光的溫度,又不能直照、高溫;
既要時時攪拌,又要保持干凈;
既要封口防塵,又要透氣;
經(jīng)過呵護的臺山蝦醬也以美味進行回報。
圖源:騰訊視頻 廣東學(xué)習平臺視頻截圖
天津北塘蝦醬
沿海地區(qū)的蝦醬各有特色,但結(jié)合者當?shù)氐娘嬍常闶仟毺氐娘L味。
在天津,愛吃蝦醬的人們或許更熟悉北塘蝦醬。北塘地處天津濱海新區(qū),塘沽的東北部,這里是永定新河、薊運河、潮白河交匯進入渤海的入???/strong>。土堤泥岸和淺灘滋養(yǎng)了浮游生物,從而促進了魚蝦等水產(chǎn)的鮮美與肥碩。
北塘蝦醬是用小蝦磨成黏稠狀后,加鹽發(fā)酵而成。同樣是聞起來帶有海味的腥氣,但做熟了吃起來卻是咸鮮滋味。蝦醬咕嘟豆腐、蝦醬炒雞蛋、薄餅子蝦醬……味道獨特,令人贊嘆。
薄餅子蝦醬
圖源:融媒津南微信公眾號視頻截圖
貴州黔東南雷山魚醬
有蟹醬、蝦醬,怎么能少了魚醬出場。源自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的雷山魚醬,是當?shù)仫嬍筹L俗中的重要調(diào)味品,香甜酸辣,特別是其中的“酸”,極具貴州特色。
雷山魚醬的魚,用的是生活在溪流中的“爬巖魚”,爬巖魚也稱爬巖鰍,常吸附在巖石上,而貴州多喀斯特地貌,溶洞、溪流、地下河較多,也為爬巖魚的生存提供了便利。
將紅辣椒、生姜、鹽、西南地區(qū)特有的木姜子與爬巖魚腌制在一起,密封半個月,等待它們慢慢發(fā)酵,醞釀出獨特的“酸香”。酸湯魚、酸湯牛肉、魚醬酸火鍋,又或是用于炒菜中,能感受到貴州風味的酸與香。
雷山魚醬
圖源:黔東南新聞網(wǎng)官方微博視頻截圖
湖南剁椒、海南黃燈籠辣醬
疊加了雙層buff的炫飯醬中醬
如果說,醬料是為了增加風味的“下飯菜”,辣椒是滿足精神與舌尖刺激的“下飯菜”,那么辣椒醬就是疊加了雙層炫飯buff的下飯醬中醬。
湖南剁辣椒
湖南氣候潮濕,有說法認為吃辣可以出汗排濕、保暖,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為湖南人愛吃辣找到了原因。
而湖南三面環(huán)山一面環(huán)湖,多山、多丘陵的地形以及雨熱同期的氣候,也十分適合辣椒的種植與生長,這也為湖南食辣的習慣打下了基礎(chǔ)。
湖南郴州小東江
湖南人怕不辣,湖南人的下飯醬也怕不辣,所以總能看見辣椒的“身影”,甚至還有一種很“直給”的下飯醬——剁辣椒。將新鮮的紅辣椒剁碎,搭配姜、蒜、白酒和鹽,拌勻放進壇中,就是這里的名小吃,壇子辣椒。
沒有加入更多的食材與調(diào)料,這是湖南人對自己吃辣的自信,也是對辣椒品質(zhì)的自信。拌飯、拌粉、拌涼菜、炒菜、蒸魚頭……一壇剁辣椒,真的不夠吃。
剁椒魚頭
貴州糟辣椒
貴州人愛吃“酸”,貴州人對辣也情有獨鐘,這在貴州的“糟辣椒”中也得以體現(xiàn)。
貴州地處云貴高原,古時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導(dǎo)致鹽難以運入。于是,在飲食的摸索中,貴州人逐漸愛上了這口“酸辣”滋味。
遵義烏江寨
糟辣椒也走的是“生腌辣椒”的路子,不過糟辣椒在蒜、姜、鹽、酒的基礎(chǔ)上多了白糖,并且發(fā)酵時間更長,這便留出了釀造“酸”的時間。所以,湖南剁辣椒偏咸辣口,而貴州剁辣椒則為酸辣。
糟辣椒蛋炒飯、糟辣椒炒肉、糟辣豆腐、糟辣椒火鍋……吃貴州菜,真的不能沒有糟辣椒這個靈魂醬料。
糟辣蛋炒飯
海南黃燈籠辣醬
海南,一個充滿藍天白云、椰風海韻、沙灘日落的地方,說海南似乎很難與“辣”聯(lián)系在一起,但如果帶著這種心情去吃海南的黃燈籠辣醬,那就真的要辣到懷疑人生。
黃燈籠椒辣醬的辣源于陵水黃燈籠椒,粗略一看,黃燈籠椒和黃甜椒有點相似,但前者卻極其“兇猛”、嗆人。
黃燈籠椒
黃燈籠椒原產(chǎn)于南美洲,喜高溫、強光,擁有熱帶氣候的海南溫度高、降水豐沛、陽光充足,完全符合黃燈籠椒的生長條件。
海南人愛吃粉,一勺黃燈籠辣醬,搭配陵水酸粉,又或是其他腌粉、炒粉,直讓人大呼過癮。
陵水酸粉與黃燈籠醬
醬料不只是美食調(diào)味品
也是游客的“嘗鮮”、游子的“鄉(xiāng)愁”
各地醬料數(shù)不勝數(shù)
不同地方的醬料以獨特的風味
展現(xiàn)著當?shù)氐娘嬍筹L俗
文字有限
醬料無限
歡迎大家分享你家的特色醬料
【參考文獻】
[1]非遺技藝釀就百億產(chǎn)業(yè)!“川菜之魂”郫縣豆瓣香飄全球.天府郫都澎湃號.2025-08-20
[2]李平.美味、百搭的東北大醬[J].中國食品,2025,(13):110-111.
[3]普寧豆醬.普寧發(fā)布.2022年07月03日
[4]劉傳先.潮汕沙茶醬[J].中國調(diào)味品,1985,(12):2.
[5]中華料理潮州菜:沙茶醬.中新網(wǎng)廣東.2022年04月03日
[6]舌尖福建 | 廈門,“沙”出一代名醬
[7]一碗湯底,半城煙火!同安沙茶面,吃它!.同安發(fā)布.2025年08月09日
[8]南寧桂花牌手表火到“限購”!廣西還有這么多“平靚正”的老牌好物……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9]文化和旅游廳搜狐號 .2023-11-21
[10]吳一飛.特級黃皮醬[J].中國調(diào)味品,1988,(07):2.
[11]黃峰,何銑揚,雷艷梅.極具發(fā)展前景的山黃皮果[J].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2005,(04):30-31.
[12]沛縣黃皮牛蒡闖出大市場.徐州商業(yè)發(fā)布.2022年11月28日
[13]徐州8種農(nóng)產(chǎn)品“被國家看上”!你都吃過嗎?.徐州發(fā)布澎湃號.2021-03-27
[14]豐縣讓牛蒡產(chǎn)業(yè)“牛起來”.國家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2019-10-14
[15]徐州特產(chǎn)牛蒡醬,到底牛在哪?.中國特產(chǎn)徐州館.2024-11-18
[16]永泰人的“老干媽”——蟛蜞醬|“泰”好吃啦VOL.105.大美永泰.2024年11月02日
[17]福州人愛的蟛蜞上央視啦!一起打卡千年古鎮(zhèn)的美食.福州新聞網(wǎng).2019-10-29
[18]蟛蜞酥和蟛蜞醬.閩侯鄉(xiāng)音報.2012-07-03
[19][科普中國]-蟛蜞.2017-12-27
[20]江門這款特色醬料聞起來“咸臭”,但很多人都愛吃!你吃過沒?.江門發(fā)布.2018年09月09日
[21]風味臺山 | 這些臺山“海中玉”是怎樣煉成的.廣東省情網(wǎng).2022-05-05
[22]西江“魚醬酸”,大山里的苗鄉(xiāng)美味.今曰安順.2021-07-27
[23]物種故事 | 貴州爬巖鰍:“禪定”激流中.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推廣網(wǎng).2023-02-26
[24]人民日報聚焦貴州酸湯,雷山魚醬酸在列!.雷山發(fā)布.2025年05月22日
[25]一勺禿黃油,神仙都下凡!黃滿膏肥、干掉3碗米飯不是事.人民資訊.2021-09-24
[26]七夕會美食|禿黃油變奏曲.新民晚報.2023-03-04
[27]湖湘自然歷|如此多“椒”④湖南最會做生意的人,愛吃什么辣椒?.湖南省林業(yè)局.2023-12-15
[28]真“湘”,這里是湖南!.中國氣象局.2025年01月18日
[29]貴州人的看家辣椒——糟辣椒.天眼新聞.2025-01-05
[30]為什么貴州人這么喜歡吃辣?.青春黔言.2019年06月22日
[31]海南黃燈籠椒種植方法.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瓜果蔬菜協(xié)會.2024年08月16日
[32]海南這口“辣”,直擊靈魂!.海南發(fā)布澎湃號.2024-08-19
[33]沒有TA,我吃不下飯!.三亞發(fā)布澎湃號.2024-02-11
[34]魏艷麗,魯緋.中國傳統(tǒng)發(fā)酵醬的演變[J].中國釀造,2019,38(02):7-10.
[35]長知識!郫縣豆瓣醬是這樣誕生的→.央視新聞客戶端.2022-08-06
[36]濱海往事丨薊水東去話北塘.文化隨行.2020年05月13日
[37]津菜文化|北塘蝦醬,歷史悠久的海味.天津市烹飪協(xié)會.2021年07月01日
[38]各地政府網(wǎng)站
中國國家地理視頻號
大美中國,山河錦繡
更多精彩視頻在這里
中國國家地理
,贊1425
本文創(chuàng)作團隊
編輯:十九
圖片:視覺中國、圖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