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初入公司時,一場系統(tǒng)的入職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安全員盧慶峰的一席話。他語重心長地向我們講解了安全生產的“四不傷害”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保護他人不受傷害。這看似簡單的十六個字,字字千鈞,背后承載的是無數(shù)經(jīng)驗與教訓的沉淀。
當時我對這些話雖有感觸,但真正讓我刻骨銘心的,是回想起兩年前的一次驚險經(jīng)歷。
那時,我已是一名技術熟練的操作工,正帶著一名新徒弟。那天機器運行正常,我去倉庫領取生產所需材料,臨走前再三叮囑徒弟盯好設備。可當我返回時,發(fā)現(xiàn)機器已停機。我立即著手排查問題,埋頭調整設備。就在我專注檢修時,一位剛入職不久的新員工走了過來,看到設備穿膜完成,便大聲喊道:“好了吧?可以開機了吧!”話音未落,他竟順手按下了啟動按鈕!
我察覺到異常,立刻喝止他遠離設備。待我完成調試重新開機時,發(fā)現(xiàn)齒輪轉動正常,但鏈條卻未運轉。我果斷停機,準備將鏈條重新掛上齒輪。這時,徒弟見狀也急忙伸手幫忙。就在那一瞬間,我忽然察覺機器仍有輕微轉動——這極不正常!千鈞一發(fā)之際,我本能地一把拉住徒弟,迅速切斷電源。抬頭一看,那位新員工的手正從啟動按鈕上移開。
那一刻,冷汗瞬間浸透了我的后背。如果我沒有養(yǎng)成每次接觸設備前都先觀察周圍環(huán)境的習慣,如果我晚一秒發(fā)現(xiàn)異常,后果將不堪設想——徒弟的手極有可能被卷入運轉的機械中,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我立刻將那位新員工帶到設備前,嚴肅指出其擅自操作設備的嚴重性,并配合安全員所講的安全操作事項進行了再教育。這次事件讓我深刻意識到:安全不是口號,而是融入每一個細節(jié)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時的警覺,而是一生的堅守。
自那以后,安全員盧慶峰所講的“四不傷害”在我心中有了更具體的模樣。不傷害自己,意味著不因僥幸心理而放松警惕;不傷害他人,意味著不因無知或魯莽危及同事;不被他人傷害,需要我們保持清醒與防范意識;保護他人不受傷害,則體現(xiàn)著責任與擔當。
如今,我在工作中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每天班前會上,班長都會提醒我們“安全第一”;每周、每月,公司組織的安全培訓從未間斷。這些看似重復的叮嚀,實則是生命的守護線。
安全第一,不是一句空話,它勝過千言萬語。它是一次回頭的觀察,是一句及時的提醒,是一個習慣的堅持。唯有將安全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守護自己,也守護他人。
為了我們每個人平安回家的笑容,為了每一個家庭幸福的燈火,請記?。喊踩谝唬婇L鳴!(遂平克明 八車間毛潔)
作者近照:毛潔
編輯:王建萍
轉載是一種動力|分享是一種美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