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觀整部人類歷史,有太多的冤假錯案發(fā)生,有些冤案隨著時間的推遲得以平反,而更多的冤案則像水面濺起的波瀾一樣,永遠(yuǎn)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其實也存在諸多的冤假錯案,只是有一些冤案得以平反,而更多的冤案卻沒能沉冤昭雪。隨著時間的流逝,要么再不被人提起,要么被提起時已經(jīng)成了被扭曲的真相。
那么,為什么整部劇中只有張五哥和劉王氏的冤情得以昭雪,其他人卻沒有呢?
世間那么多冤假錯案,為啥只有張五哥和劉王氏得以昭雪?
一、
《雍正王朝》中的冤假錯案確實多,開篇老四胤禛去江南賑災(zāi),一路走,一路看,也順帶解決了撞到的“冤案”。
比如翠兒就被王三發(fā)子聽從揚州知府車銘的命令,強(qiáng)買強(qiáng)賣,并打算送到任伯安家當(dāng)家妓案。當(dāng)然,這次獲救的女子中,并不僅僅翠兒一個,還有很多類似遭遇的女子。
不過,他們也不是明搶,而是利用鬧災(zāi)的背景,讓這些女子“自愿上鉤”。比如,有父母賣女兒的,有女兒賣身葬父的,也有孤苦一人賣給別人當(dāng)丫鬟的。但一開始,王三發(fā)子絕對不是說買了這些女子,是去給人家當(dāng)家妓的,不然李衛(wèi)不會罵他:
“你天打雷劈的王三發(fā)子,你幾塊破木板,就想換一個大姑娘啊?”
后來在揚州知府衙門,面對老四胤禛的過問,車銘就給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會將這些女子送回家。而任江南巡鹽道的任伯安,則直言自己一直忙著賑災(zāi),根本就不知道有送女子這回事。
畢竟這件強(qiáng)買強(qiáng)賣民女案并未發(fā)生,最后這些女子也得到了妥善處理,所以也沒有人因此獲罪。
當(dāng)然,在揚州地界上的“冤案”并非這一件,揚州知縣田文鏡被撤職也是其中一件!
當(dāng)時老四胤禛問揚州知府車銘,田文鏡為啥沒來,車銘說田文鏡治縣無方,已經(jīng)被停職待參了,結(jié)果老四胤禛就火了:
“據(jù)我所知,田文鏡在位三年,賦稅錢糧年年道府第一,處置訴訟刑獄也還算公正干練!”
二、
不過,揚州知府車銘也給了老四胤禛一個答案,那就是田文鏡判官司是有問題的:
“田文鏡在位三年,雖也不無功績,可處事偏頗,怨聲沸揚!”
原來,他判官司不問有理無理,只問有錢沒錢,有錢的輸給沒錢的,錢多的輸給錢少的。若是田文鏡一直按照這個標(biāo)準(zhǔn)判案,確實很難杜絕冤假錯案的發(fā)生,畢竟錢多錢少并不是判案的唯一理由。
所以,不僅田文鏡被撤職,有一定的冤情在里面,包括田文鏡判的案子里,大概也是有冤情的。
而整部劇中,真正稱得上冤案,且被官方證實的只有兩件,一件是張五哥的“宰白鴨案”,另一件則是“劉王氏案”。
張五哥的案件本身并不復(fù)雜,就是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強(qiáng)奸并殺害了一女子,按大清律例這是死罪。于是任伯安找到劉八女,劉八女又找到張五哥的老爹張老漢。因為劉八女對張老漢有恩,所以騙他說,替自己坐牢以報恩。
張五哥擔(dān)心自己的老爹身子骨不行,承受不住,故,自己去坐牢頂替。也難怪后來康熙帝劫法場的時候,質(zhì)問刑部官員,任季安多少歲數(shù),面前的人又多大歲數(shù)?
結(jié)果,等到張五哥得知,這個罪名不是坐牢,而是要砍頭時,大喊冤枉。卻被劉八女威脅,說,如果翻供,那就等于張老漢做偽證,輕者流放,重者砍頭。張五哥畢竟是個孝順的孩子,事已至此,也只能自認(rèn)倒霉了。
三、
張五哥的冤案之所以會掀起軒然大波,離不開這幾個人,以及這幾個因素的推波助瀾。
第一個人就是阿蘭,她是怎么找到老十三胤祥府上,又是如何說服對方去管這件事呢?
阿蘭這個女子本身就存在諸多疑點,一個女孩家家的,本該待嫁閨中不能出門見生人的。但是在江夏鎮(zhèn)那一晚,她就主動出來伺候?qū)Ψ剑€跟老十三胤祥眉來眼去的。
這也導(dǎo)致,老十三胤祥對她印象極佳,再次見到她還非常驚喜:
“咦,怎么是你???”
按照原著中的說法,阿蘭是劉八女養(yǎng)的間諜,接近老十三胤祥就是為了收集情報的。只不過,這樣一來就有個矛盾難以解開,劉八女不會傻到派阿蘭去找老十三胤祥伸冤,嫌自己死的晚吧?
阿蘭的選擇很重要,要知道當(dāng)晚住她家的不止老十三胤祥,還有老四胤禛呢。按照官職和爵位來講,也是老四胤禛更高,阿蘭為啥選擇老十三胤祥?
除了他倆本就在江夏鎮(zhèn)互有好感以外,更重要的是,老十三胤祥俠肝義膽,是個熱心腸,阿蘭判斷他會管這事。
而且,從她能找上門來看,要么是進(jìn)京后去衙門告狀,人家告訴了她老十三胤祥的家在哪。要么就是早在江夏鎮(zhèn)的時候,老十三胤祥嘴巴就不把門,把自己的身世透露給了對方。
不管怎么說,老十三胤祥迅速找到老四胤禛,商定好了對策,要鬧就鬧他個驚天動地!
四、
其實張五哥的刑部冤案,這中間會牽扯到很多人,之所以老四胤禛敢管,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張五哥對自己有恩,曾經(jīng)也算救過自己的命。另一方面,迫使他頂罪的劉八女跟自己有仇,畢竟當(dāng)年的江夏鎮(zhèn)下馬之辱,還時刻縈繞心頭。
更重要的是,張五哥是一個忠孝之人,為了父親不受牽連,寧可赴死。這對于以寬仁治國的康熙帝來講,這是一個多好的榜樣,不僅得救他,還得把他留在身邊給自己盡忠。
但是,張五哥的冤情是明面上,這件案子真正被冤的恰恰是毫不知情的太子胤礽:
“這一下你們把我弄慘了,什么錢不好弄,偏要弄這幾個人命錢?”
因為這件事一出,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太子胤礽有罪!
尚書房三位大臣,佟國維、馬齊、張廷玉在康熙帝面前匯報此事時,也是覺得太子胤礽有罪,佟國維就直接說了:
“臣擔(dān)心一層一層徹查下去,會牽扯到朝廷的根本,投鼠忌器又將無功而返。”
說白了,朝廷的根本就是太子啊,能讓皇上投鼠忌器的,也只能是太子。面對康熙帝的裝傻賣楞,馬齊都直言了,說自己雖為百官之首,但管不了皇子啊。
康熙帝也覺得太子胤礽有罪,所以才會更希望太子黨的老四胤禛去接刑部冤案的差事,而不是老八胤禩。
鄔思道啊,老四胤禛啊,甚至連太子胤礽都認(rèn)為自己有罪,不然的話也不會找老四,讓他隨便查幾個人就完了。
五、
那么,對于張五哥案件本身來講,太子胤礽真的有罪嗎?
其實是無罪的!
就算有罪,頂多也是對屬下管教無力,定一個失察之罪。之所以后來事情會惡化到那種程度,主要還是太子胤礽心善,還想著保一下手下這批人。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心思,才會找到主審官老八胤禩,求他手下留情,隨便查查就行了。
也正是因為此舉,讓老八胤禩覺得太子心虛,才會更堅定了一定要給他定個罪名的信心,并最終付諸了行動。
畢竟,當(dāng)初佟國維就對老八胤禩說過:
“皇上不怕做錯事,只怕不做事?!?br/>
所以,問題的關(guān)鍵不在于太子胤礽有沒有罪,而在于老八胤禩想不想讓太子胤礽有罪!于是,一番操作之下,肖國興被老八胤禩連哄帶騙的做偽證,冤案反倒成了受太子胤礽指使下釀成的了。
最終這個案子,跟任伯安關(guān)系更密切的老九胤禟全身而退,本就沒多少關(guān)系的太子胤礽卻深陷其中。
事后太子胤礽在熱河時,也對老十三胤祥說過,自己啊被老八坑慘了!
當(dāng)然,太子胤礽被冤案的案子不止這一件,后面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比如熱河八大山莊被圍事件。就是有人假傳太子手諭調(diào)兵,氣得康熙帝當(dāng)場封了四個親王,并廢掉了太子胤礽。
雖然這里面的很多冤案,事后也得以真相大白,但康熙帝終究是沒為太子翻案。
六、
除了張五哥的冤案得以昭雪以外,在《雍正王朝》中還有一個人的冤案得以平反,它就是劉王氏案。
劉王氏的冤案發(fā)生在雍正帝時期,地點在江蘇,是由李衛(wèi)發(fā)現(xiàn),并給與平反的案件。但是,這個案子得以平反,也是有原因的。
當(dāng)時李衛(wèi)正在江蘇大力推行新政,按照雍正帝的安排,他這里是試運行攤丁入畝政策。雖然李衛(wèi)很狡猾,也很強(qiáng)硬,權(quán)力也大,但還是遇到官員們的抗拒,舉步維艱。
思前想后,李衛(wèi)決定出奇招,但在出招之前還得獲得雍正帝的支持:
“主子,奴才遇到麻煩了……這幾天奴才正在想法子,不出奇兵,是打不過這些狗N養(yǎng)的,就是怕事情做的怪,他們又告奴才的狀。”
而他所謂的奇招,就是沖臬司衙門的按察使司黃倫下手,臬司衙門嘛,顧名思義,打官司的部門。
只要是涉及案件,就沒有百分百公正的,所以在這里找,必然能找出冤假錯案來。果然,很快就被他查到,有一個叫劉王氏的不太正常,一直喊冤枉。
而雍正帝呢,也全力支持李衛(wèi)這樣干,還讓劉墨林給他回信:
“告訴李衛(wèi),叫他放開手去干,狀告上來,朕會替他做主!”
當(dāng)然,臬司衙門的冤案不要太多,為什么李衛(wèi)只選擇了劉王氏這一件呢?
很簡單,因為這一個案子,跟其他的冤案不同,不僅牽扯到黃倫不公平審理的問題,連他自己也涉案了。
七、
更重要的是,這件案子往上只到黃倫為止,不會再往上牽扯,這就避免了超出李衛(wèi)管轄范圍,難以解決的問題。
也就是說,李衛(wèi)選擇給劉王氏翻案,并不是因為他真的嫉惡如仇,勢必要把所有的冤案查清。事實上,他就只查了這一件,其他的根本就不在乎。
當(dāng)然,也不排除李衛(wèi)這人好色,見劉王氏漂亮,就這樣被砍了,著實可惜。事實上,后來劉王氏得以平反之后,也沒臉見人了,只能出家為尼,李衛(wèi)還感慨:
“可惜了,可惜了!”
身邊的小跟班心領(lǐng)神會,馬上就對李衛(wèi)說,要是大人舍不得她出家,小的這就把她叫回來。李衛(wèi)這才醒過味來,敢情是自己看的太入神了:
“把她叫回來干嘛,扯他M的淡?!?br/>
最終,李衛(wèi)通過平反劉王氏的案子,成功拿下了帶頭反對推行新政的黃倫。不僅獲得青天大老爺?shù)姆Q呼,還順利掃除了障礙,全力推行新政,可謂一舉三得。
但是,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雍正王朝》這部劇中,類似的冤案太多了,為什么只有張五哥和劉王氏的得以平反,其他的冤案并沒有呢?
是啊,年羹堯的死算不算一個呢,他真犯了該死的罪嗎?
一群清流和八爺黨的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個勁彈劾年羹堯,真的有正當(dāng)理由嗎?
并沒有!
年羹堯真正的死因是雍正帝的面子問題:
“此人一日不去,皇上圣名就一日受到玷污!”
八、
當(dāng)然,年羹堯的屁股也不干凈,先不說他殺孫嘉誠的事正當(dāng)不正當(dāng),江夏鎮(zhèn)的幾百個冤魂總逃不過吧?
還有老十三胤祥,康熙帝明知道他沒有伙同太子胤礽謀反,兩次對其圈禁,第二次更是長達(dá)十年之久。以至于出來后的老十三胤祥,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連跟雍正帝下棋都不敢贏他。
面對雍正帝的訓(xùn)斥,老十三胤祥跪倒在地,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我這十幾年如履薄冰、步步小心,還是著了人家的道兒啊。在宗人府被皇阿瑪圈禁了整整十年啊,……您看看,我這頭發(fā)一多半都白了……我今年才三十七歲?!?br/>
這里面既有對康熙帝的怨恨,也有對自己遭遇的不公而哭訴,更有對未來的擔(dān)憂。
還有李紱,確實是清流,當(dāng)初之所以要彈劾田文鏡,也是田文鏡這人不會說話,把人家給氣著了。
當(dāng)時李紱勸田文鏡,說生員們不懂事,教育一下就行了,就別革了人家的功名。第二天,見田文鏡還是玩硬的,竟然撤了幾個替讀書人說話的官員官職,仍然勸田文鏡:
“羅鎮(zhèn)邦他們,不過是為了讀書人說了幾句話,這點罪不至于罷官免職?!?br/>
確實,政見不合,可以談嘛,直接利用自己的官職大,給人家免職算啥?
沒想到,就因為李紱替人家說了幾句話,田文鏡直接說他結(jié)黨,還要彈劾李紱,把李紱氣著了:
“我倒一味相讓,你竟如此小人之心度我之腹,你說我結(jié)黨我就結(jié)黨,我倒要為天下讀書人爭個臉面!”
九、
事實上,田文鏡的做派,別說李紱看不下去了,連弘歷和劉墨林都頗有微詞:
“田文鏡在這里推行新政,又做得過于操切,怎么能不受到人家的非議?”
但畢竟田文鏡的屁股是坐在推行新政上,就算某些事做得不對,雍正帝也不會說啥。反而那些彈劾田文鏡的人,全都被打成了朋黨,若不是三王爺拼了老命,連御前免跪的特權(quán)都不要了,李紱的性命也難保。
類似的冤案還有很多,像張廷璐任主考官的科場舞弊案,每個人都知道他不是主犯,卻不得不承受主犯的罪行。雍正帝更過分,最后他賜死弘時時,就說了,當(dāng)初科場舞弊案他就懷疑弘時了,但因為他是皇子,就沒追究。
反倒是明知弟弟張廷璐是替罪羊,卻又不得不聽從雍正帝的命令去觀刑的張廷玉,心中滋味,難以言表。
還有鄭春華啊,坎兒啊,王掞啊,鄂倫岱啊等等,雖然他們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何嘗不是被人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蒙受冤情?
是啊,為什么他們的冤案就沒能得以昭雪呢?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好好想一下,他們的冤案為什么會發(fā)生呢?
是為了掩蓋自己的能力有限,辦案不力,隨便找人頂罪呢,還是為了自己一己私欲,故意冤枉他人,亦或者自己是被其他人蒙蔽,在無意中冤枉了對方……等等等等。
十、
其實很簡單,這些冤案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真正掌握權(quán)力的人,想通過這個案子達(dá)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太子胤礽被冤枉的案子,他可是太子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能讓他當(dāng)冤案主角的,只能是康熙帝。
當(dāng)然,太子胤礽被廢這事啊,涉及到因素很多,這里只講劇中體現(xiàn)出來的一個,那就是康熙帝的臉面問題。
比如第一次廢太子的時候,太子老師王掞就噴康熙帝是不教而誅,這也并非口出狂言。因為遍觀歷史,廢太子,殺功臣,都是有違圣君之名的惡行。
所以,康熙帝才會利用八爺黨成員,故意制造跟太子胤礽的摩擦,就是為了轉(zhuǎn)移自己想廢掉太子的矛盾。
所以,康熙帝明知調(diào)兵手諭是假的,還是廢了太子,被人噴不教而誅后,又復(fù)立了太子,還對王掞說:
“朕只要將來,人家不罵朕是不教而誅的無道昏君,就心滿意足了。”
后來為了逼太子造反,又玩了一場南巡,等到眾皇子鬧得不可開交之時,還問張廷玉:
“如果朕再次廢了太子,那么千秋萬代之后,史書會怎么評述?”
等到得到張廷玉的答復(fù)后,龍顏大悅:
“那么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冊在后,就都怨不得朕了?!?br/>
就這樣,太子胤礽被康熙帝釣魚執(zhí)法了,被逼起兵造反,隨后被廢!
同樣的道理,雍正帝也利用清流和八爺黨的人,干掉了功臣年羹堯,隨后又干掉了清流和八爺黨。
所以說啊,官職越大,階層越高,也就越?jīng)]有什么公平正義可談。作為普通人,確實有讓自己變優(yōu)秀,變得更受人矚目的需求。但若是沒有強(qiáng)有力的保障,結(jié)局反而比你平庸一輩子更凄慘。這一點,人家張五哥就看的很透,老十三胤祥前腳去世,后腳人家就辭掉官職,去守靈去了。
若沒有這些,就算你被人陷害毒死了,縱使家人喊破了嗓子,縱使很多人都聽到了,又能如何呢?
所以,張五哥和劉王氏的冤案得以昭雪,并不是必然,而是偶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