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七十歲,身體像一架用了幾十年的老機器,有的零件松了、有的干脆缺了。
牙齒就是其中最先掉隊的那一批。咬不動飯、說話漏風、笑都不敢笑,很多老人一缺牙就急著想補回來。鑲牙,看似是個合情合理的選擇。
可你有沒有想過,有些時候,鑲牙反而可能是“雪上加霜”?你以為是在“修補”,實則可能是在“添亂”。尤其是過了70歲,身體各項系統(tǒng)都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強壯,很多風險和并發(fā)問題就悄悄埋下了。
有人剛裝好假牙,吃幾口飯,牙齦就腫成了饅頭;有人裝了活動義齒,沒幾天就開始胃脹氣、口干舌燥、連睡覺都被憋醒。甚至,還有人因為一副不合適的假牙,誘發(fā)了慢性炎癥,連帶著免疫系統(tǒng)都出了問題。
為什么一副牙能牽出那么多麻煩?是不是所有老人都適合鑲牙?如果不鑲牙,難道就要一直空著,連飯都吃不香了嗎?那倒也未必。
問題的關鍵,不在于“鑲不鑲”,而在于“什么時候鑲”。特別是這四種狀態(tài)下——哪怕牙齒掉光了,也別急著動手。
你以為補牙是修復,其實在某些時候反而會成了“傷害”。
先說第一種情況:全身慢性病控制不穩(wěn)定。比如糖尿病,尤其是血糖波動大的時候。你可能覺得鑲個牙不就是口腔的事,和血糖有什么關系?
可你別忘了,口腔里那可不是一塊死肉,是活生生的“創(chuàng)口”。一旦動了手,哪怕只是做一個小小的牙托,輕則造成牙齦感染,重則誘發(fā)傷口難愈合,甚至引起全身炎癥反應。這種時候,鑲牙就是在拿身體開玩笑。
慢性疾病控制不好,不建議貿(mào)然鑲牙。不是醫(yī)生嚇你,而是身體真的吃不消。牙科操作雖然小,但它是外力介入。對老年人來說,哪怕是“輕微刺激”,也可能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再說第二種:口腔環(huán)境本身就很差。很多人牙掉了,還伴隨著牙周病、口腔潰瘍、甚至口腔黏膜萎縮。一邊是牙齒空了,另一邊是“地基”松了。
這種時候去鑲牙,無異于在沙灘上建樓房。牙齒是裝上了,可牙齦天天紅腫、出血、疼痛,咀嚼根本沒法進行。更糟的是,長期刺激會加重口腔黏膜病變,甚至誘發(fā)更嚴重的問題。
口腔菌群失衡,是很多老年人忽視的一個問題。你看著牙齒掉了,實際背后是整個口腔生態(tài)出了問題。這個時候,鑲牙只會讓問題更復雜。就像一鍋壞了的湯,你非要往里面加點鹽巴,能好喝嗎?
牙周炎、齲齒根殘、牙槽骨吸收嚴重的老人,不應該倉促鑲牙。身體不是機械零件,缺了就裝,不是這么簡單。
第三種情況更常見——營養(yǎng)狀態(tài)差,身體虛弱。很多七八十歲的老人,長期吃得不好,蛋白質(zhì)攝入不足,肌肉流失嚴重,導致咀嚼力下降、口腔肌肉萎縮。
這種時候,即便你裝了個合適的假牙,也用不起來。咬合無力、牙托不穩(wěn),戴一天摘三次,最后干脆扔進抽屜里再也不碰。
咀嚼肌退化,讓假牙成了擺設。你以為自己在“恢復功能”,其實根本沒這個基礎。更何況,營養(yǎng)差的人,免疫力低、傷口愈合慢,做任何口腔操作,風險都大。鑲牙不是“補個洞”那么簡單,它需要你有一定的身體基礎,才能撐得住。
還有一種情況,很多人意想不到——心理狀態(tài)不佳、認知能力下降。包括老年癡呆早期、抑郁癥、焦慮癥等。
你可能覺得這和牙齒沒啥關系,可是你想,一個人連記得吃藥都困難,還能記得早晚摘牙、清洗、消毒嗎?假牙一旦不清潔,細菌滋生,輕則口臭,重則引發(fā)呼吸道感染。
尤其是患有吞咽障礙的老人,戴假牙反而增加了誤吸的風險。你以為是在幫他恢復生活質(zhì)量,結果卻讓他更痛苦。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的人,根本無法配合復雜的口腔護理。假牙不是裝上就完事,它需要日常維護,這對很多老人來說,是巨大的負擔。
認知障礙、行為能力減退的老人,鑲牙很可能“好心辦壞事”。老人不是孩童,不會有人一天24小時照顧得那么細致,日復一日的清洗和摘戴,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任務。
所以說,過了七十歲,鑲牙這事,絕不是“牙掉了就補”的事兒。它要考慮的是“整個身體系統(tǒng)”是否能承受、是否能適應、是否有這個條件去維護。牙齒是局部,健康是整體。你不能只顧“窗戶”亮,屋子塌了也沒用。
有些老人非要鑲牙,是怕“咬不動”。流質(zhì)飲食、軟質(zhì)食物、均衡營養(yǎng),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咀嚼”。很多假牙裝上去反而咬不動,吃個蘋果掉下來,吃饅頭硌得牙齦出血。這圖的到底是什么?
當然了,并不是說七十歲以后就永遠不能鑲牙。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口腔環(huán)境良好,醫(yī)生評估后也認為合適,是可以做的。但前提必須是:身體穩(wěn)定、口腔健康、營養(yǎng)跟得上、認知能力正常。
而不是“牙掉了就趕緊補”,也不是“別人都裝了我也得裝”。這不是趕時髦,是動身體的真家伙。老年人的身體,早已不是年輕人那種“說干就干、干完就好”的狀態(tài)。每一個決定,都要慎之又慎。
你可以沒有牙,但不能沒有安全感;你可以吃得慢一點,但不能吃出病來;你可以笑得露個空洞,但別讓那口“假牙”成了你健康的負擔。
七十歲以后,鑲牙這事,不能只看“外在”,而要看“里子”。牙齒缺失也許不美觀,但盲目鑲牙,可能讓你連飯都吃不下、覺也睡不好。
身體狀況才是決定鑲牙的第一前提。別拿命去換整齊的牙齒,真的不值。
牙齦健康、口腔清潔、飲食習慣的調(diào)整,往往比一副假牙更重要。與其一味追求“外形對稱”,不如靜下心來,好好養(yǎng)好“身體的地基”。
生命的質(zhì)量,不是靠“裝”出來的,而是靠“養(yǎng)”出來的。
聲明:本文為科普內(nèi)容整理,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內(nèi)容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醫(yī)療建議或診斷方案,如有癥狀請盡快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監(jiān)測報告.2022. [2]中華口腔醫(yī)學會.老年人義齒修復指南(2021年版). [3]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yī)學學會.中國老年人健康管理指南(2020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