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1963年,在浙江紹興諸暨市楓橋鎮(zhèn),當?shù)馗刹咳罕妱?chuàng)造了依靠群眾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此后,這一源于基層的治理智慧從楓橋鎮(zhèn)走向全國,深深扎根于中華大地的廣袤土壤,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汲取養(yǎng)分、日益完善,終成中國基層治理的標志性經驗。
歷經60余載沉淀,“楓橋經驗” 始終持續(xù)釋放治理效能,不僅成為彰顯中國本土智慧與東方治理特色的生動典范,更隨著中國對外合作的深化,在國際舞臺上探索新的實踐空間。如今,在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楓橋經驗”正煥發(fā)新的光彩。
當?shù)貢r間9月11日,路透社援引當?shù)毓賳T和民眾的話報道稱,所羅門群島已經引進了這套模式。中國警方近來正試點開展指紋采集與數(shù)據(jù)收集工作,以確保地方社區(qū)穩(wěn)定。
所羅門群島警方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的圖片顯示,今年中國警方已走訪該國多個村莊,推廣“楓橋經驗”,還通過玩游戲讓當?shù)貎和煜ぱ策墴o人機,以更貼近民生的方式融入社區(qū)治理。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華全球研究中心”的主任本·希爾曼(Ben Hillman)表示,中國農村普遍運行著一套網格化管理體系,“這種模式在中國境外的推廣并不常見,因為它的運行依賴于特定的社會與政治體制?!?/p>
綜合中國駐所羅門群島大使館微信公眾號的消息,今年2月至6月,中國公安部赴所警務顧問組,聯(lián)合所國家犯罪預防局,已經舉行了三期“楓橋經驗”專題研討會。
中國警務顧問組系統(tǒng)介紹了“楓橋經驗”的核心內涵,重點闡述了平安社區(qū)建設中社區(qū)民警巡邏防控、糾紛調解、發(fā)動群眾等核心能力及工作方法。
所方代表表示,所羅門群島與中國在城鄉(xiāng)社區(qū)結構、文化傳統(tǒng)等具有很多相似性。楓橋經驗中“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的治理智慧,為破解所警力不足、基層治理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2月14日,首期"楓橋經驗"專題研討會在所舉辦。中國駐所羅門群島大使館微信公眾號
所羅門群島社區(qū)領袖安德魯·尼霍帕拉(Andrew Nihopara)向路透社證實,位于首都霍尼亞拉郊區(qū)的“Fighter 1”村已開始與中國警方合作開展“楓橋經驗”試點。
所羅門群島皇家警察部隊(RSIPF)本月在一份聲明中表示,“Fighter 1”村推行的“楓橋治理”模式將通過收集人口數(shù)據(jù)改善安全狀況。
聲明指出,中國警方已向當?shù)鼐用窠榻B了人口管理、戶籍登記、社區(qū)地圖繪制,以及指紋與掌紋采集等工作內容。
聲明援引中方警官Lin Jiamu的話稱,“‘Fighter 1’村的試點是首次嘗試,未來將推廣至全國更大范圍?!彼忉屨f,該舉措旨在加強安全水平。
“Fighter 1”村附近一名熟悉“楓橋經驗”試點項目的居民向路透社表示,這個社區(qū)多民族聚居,近來這里的社會秩序出現(xiàn)迅速惡化的趨勢,各類違法亂紀行為也明顯增多。
他指出,在城郊區(qū)域,由來自不同省份居民組成的社區(qū)對傳統(tǒng)治理體系存在抵觸情緒?!埃鳂蚰J剑┗蛟S能成為建立秩序、完善數(shù)據(jù)收集的一塊跳板。數(shù)據(jù)缺失正是當前存在的問題之一”,他說。
所羅門群島警方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的另一份聲明還顯示,中國警方在走訪馬萊塔省的16個村莊時也宣傳了“楓橋經驗”。當?shù)匾幻用裣蚵吠干缱C實了此事。
據(jù)報道,馬萊塔省是所羅門群島面積最大的省份,曾發(fā)生過“反華”抗議活動。2021年,所羅門群島爆發(fā)大規(guī)模反政府騷亂,這些別有用心的抗議活動背后就有馬萊塔省“親臺”政客的煽動。
所羅門群島曾是臺灣在太平洋最大的所謂“邦交國”,時任總理索加瓦雷于2019年4月執(zhí)政后,所很快與臺灣“斷交”,并于同年9月與中國大陸建交。這引來了所“親臺”省份的激進分子挑起事端,洗劫唐人街,燒毀華人店鋪,沖擊議會大廈,逼迫總理辭職。
索加瓦雷隨后強硬表態(tài)不會辭職,并指出有外部勢力試圖干涉所政府“與臺當局‘斷交’并與中國大陸建交”的決定,慫恿該國暴徒制造騷亂。他還提到,自己知道外部勢力是誰,但“不想點名”。
在索加瓦雷任上,2022年,中所兩國簽署安全合作協(xié)議,并在此后派出了多批赴所警務顧問組。所政府也證實,尋求擴大與中國的安全關系。
2025年3月14日至21日,應所警方請求,中國公安部赴所警務顧問組赴馬萊塔省深入開展刑偵和警務技能培訓、社區(qū)警務等合作項目。 中國駐所羅門群島大使館
此前,所警務力量依賴于澳大利亞。所前總理丹尼·菲利普當時透露,所騷亂期間,澳大利亞支援部隊被指示不要保護中國在所羅門群島的基礎設施,因此所方才有了“其他考慮”,和中方簽安全條例“既是為了我們國家的內部安全,也是為了中國投資和基礎設施的利益”。
這一說法遭到澳方的迅速否認。但包括其在內的西方多國,此后仍不時對中所警務合作指手畫腳,干擾中所關系發(fā)展,炒作所謂“中國威脅”。
中方已多次闡明表示,中所安全合作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是主權國家之間的合作,旨在協(xié)助所方提升警務執(zhí)法能力,支持所方更好地維護社會治安,同時保護在所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合情合理合法。中所安全合作與所方同其他伙伴的合作以及地區(qū)現(xiàn)有機制并不沖突,符合所方和南太地區(qū)共同利益。太平洋島國都是主權獨立國家,不是誰家的“后院”;都有權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做別人的附庸。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