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907~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由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共傳九帝,一共經(jīng)歷了兩百一十八年的時間。遼建國于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7年(一說94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夏復(fù)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在太祖阿保機統(tǒng)治時期,創(chuàng)建奴隸制國家,確定皇權(quán)世襲,建立軍隊,制定法律,修建都城,制造文字,此后繼續(xù)向外擴張。西吞并甘州回鶻,東滅亡渤海國,南占領(lǐng)燕云十六州。太宗死后,經(jīng)過世宗,穆宗,景宗,一再發(fā)生爭奪皇權(quán)戰(zhàn)爭。982年圣宗繼位,實行一系列改革,多方面削弱奴隸制,確立封建制的統(tǒng)治。其間他帶兵南侵,與宋訂立澶淵之盟,兩國各守舊界,此后不再有大的戰(zhàn)事。圣宗在位半個世紀(jì),是遼朝的全盛時期。到興宗,道宗時期皇室內(nèi)部政變頻繁,各族人民反抗遼朝的起義連綿不斷,遼王朝日漸衰敗。金政權(quán)建立后,接連打敗遼王朝,很快取代了遼在東北的統(tǒng)治地位。1125年天祚帝逃往西夏途中,為金兵追獲,遼國亡。
1、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位11年
耶律阿保機(872年-926年),遼朝開國君主,遼德祖耶律撒剌的長子,生母為宣簡皇后蕭氏。耶律阿保機勇善射騎,明達(dá)世務(wù)。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漢人韓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習(xí)俗,創(chuàng)造契丹文化,發(fā)展農(nóng)業(yè)、商業(yè)。916年(后梁貞明二年),群臣及諸屬國上尊號曰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建元神冊。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廟號太祖,葬祖陵。
2、遼太宗:耶律德光,在位21年
耶律德光(902年-94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次子,母淳欽皇后述律平,遼國第二位皇帝。公元926年太祖病死,因應(yīng)天后之助,于次年即位,仍以天顯為年號。公元938年,耶律德光改皇都為上京。始改革官制,官分南、北面,因俗而治。北面官以契丹舊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漢制治漢人。又征訂賦稅,獎勵耕織,發(fā)展生產(chǎn)。公元947年,傾師南征,八月,為后晉敗于燕長城(今河北涿州固安縣南)北。次年,途中,行至欒城(今河北欒城)病死。廟號“太宗”,謚號“孝武惠文皇帝”,葬于懷陵。
3、遼世宗:耶律阮,在位5年
耶律阮(917年-951年),遼朝第三位皇帝。他是遼義宗(追尊)耶律倍長子。耶律倍于公元930年棄國逃往后唐,他與其母未從行,留遼。946年從遼太宗伐晉,封永康王。同年遼太宗死,在鎮(zhèn)州為南征諸將所擁即帝位,是為遼世宗。又于上京(今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大敗述律后與耶律李胡兵。再經(jīng)過大臣耶律屋質(zhì)的勸阻,雙方和解。世宗正式即位,改元天祿。天祿五年(951),世宗南征時于火神淀為耶律察割所殺。時年僅34歲,在位5年,葬遼顯陵。謚曰孝和莊憲皇帝,廟號世宗。
4、遼穆宗:耶律璟,在位18年
耶律璟(931年-969年),遼朝第四位皇帝。后周為了避廟諱(后周信祖郭璟)而稱之為耶律明,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長子,母為靖安皇后蕭氏。即位前封壽安王。天祿五年(951年)九月,遼世宗耶律阮被耶律察割等人所殺,時耶律璟隨征在軍中,誅耶律察割,即帝位。由此,帝位再次回歸遼太宗一脈。耶律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在位的18年是遼朝政治的黑暗時期。應(yīng)歷十九年(969年)二月,為近侍所殺。
5、遼景宗:耶律賢,在位13年
耶律賢(948年-982年),遼朝的第五代皇帝,耶律阮次子。969年,遼穆宗被侍從殺死,耶律賢被推舉為帝,在位14年,廟號景宗。他即位后,建立嫡長繼承制度,這是契丹社會封建化的標(biāo)志。尊號天贊皇帝,改元為保寧。他在位時復(fù)回登聞鼓院,令百姓有申冤之地,又寬減刑法,對百姓加以安撫。又重用漢官,革除弊制,遼國出現(xiàn)中興,但收效有限。982年逝世,時年35歲,葬于遼寧北鎮(zhèn)的乾陵。
6、遼圣宗:耶律隆緒,在位49年
耶律隆緒(972年-1031年),遼朝第六位皇帝,景宗耶律賢長子。統(tǒng)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式親政,在位期間,對內(nèi)實行改革,大力整頓吏治,任賢去邪,仿唐制,開科取士。加強漢人在統(tǒng)治集團中的成分和作用。使契丹達(dá)鼎盛。對外實行聯(lián)合黨項抗擊宋朝之策,向周鄰擴張。他精射法,曉音律,好繪畫。所作曲達(dá)百余首。漢文化修養(yǎng)頗高,史稱“道、佛二教,皆洞徹其宗旨”。1031年駕崩,葬慶陵。
7、遼興宗:耶律宗真,在位24年
耶律宗真(1016年-1055年),遼國第七位皇帝,遼圣宗耶律隆緒長子,母欽哀皇后蕭耨斤。興宗在位期間,政治上無法延續(xù)其父遼圣宗的盛世致使國內(nèi)矛盾逐漸尖銳,對外多次用兵西夏,并對宋施壓,兵戈不息,使得遼朝日益衰落,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七月二十六日,遼興宗在外出巡幸時身染重病,不久去世。時年僅四十歲,廟號興宗,謚號神圣孝章皇帝,葬慶陵。
8、遼道宗:耶律洪基,在位46年
耶律洪基(1032年-1101年),遼朝第八位皇帝,遼興宗耶律宗真長子,母為仁懿皇后蕭撻里,繼位后封興宗弟耶律重元為皇太叔,加號天下兵馬大元帥。清寧九年(1063年),派耶律仁先、耶律乙辛等平重元之亂。咸雍二年(1066),改國號為大遼(983年時遼改稱契丹)。此后耶律乙辛擅權(quán),直至大康七年(1081年)廢黜耶律乙辛及其黨羽。壽昌七年(1101年)正月,耶律洪基因病崩逝,終年七十歲。謚號仁圣大孝文皇帝,廟號道宗。六月,與宣懿皇后蕭觀音合葬慶陵
9、天祚帝:耶律延禧,在位24年
耶律延禧(1075年-1128年),遼朝最后一位皇帝,遼道宗耶律洪基之孫,遼順宗耶律浚之子,母貞順皇后蕭氏。耶律延禧在位期間,遼朝政治腐敗、人心渙散、內(nèi)外矛盾激化,面對危機,耶律延禧不思進取,無所作為,反而一味游畋享樂,遼朝的政局更陷入了內(nèi)外交困的地步。天慶四年(1114年),女真族起兵反遼,遼軍屢戰(zhàn)敗北,保大五年(1125年),遼朝滅亡,耶律延禧被金兵俘后病死(一說被金人所殺),終年54歲,葬于顯陵附近(今遼寧省北鎮(zhèn)縣醫(yī)巫閭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