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英媒9月13日報道,暴力征兵團伙在烏克蘭街頭抓走65歲老人,逼其上前線。女子悲痛地尖叫著,她和一位朋友站在面包車旁,急切地懇求著。但官員們無動于衷。她身旁,一只狗狂吠不止。面包車開始移動。被塞進車里的男子——一位父親、丈夫、兄弟?——拼命想掙脫出來。
然而車門砰地關(guān)上,面包車呼嘯而去。女子們孤零零地站著,望著它消失在遠方。她們知道,心愛的人被拖向了一個未知的未來,極有可能遭遇慘烈的死亡。這一切都被拍了下來并上傳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上,成了烏克蘭又一段“征兵暴力”的熱門視頻。
盟友承諾的武器遲遲未到,士氣低落,多年征戰(zhàn)導(dǎo)致基輔方面兵力嚴重短缺。如今,遭人唾棄的征兵團伙在全國范圍內(nèi)四處游蕩,強迫不愿參戰(zhàn)的人上戰(zhàn)場。這意味著烏克蘭內(nèi)部又爆發(fā)了一場戰(zhàn)爭。男人們拼命逃跑,征兵團伙緊追不舍。而且他們常常不只是追趕那么簡單。
在敖德薩,軍事征兵人員沖上電車和無軌電車,將男性乘客拖走,一旁的女性圍觀者對他們破口大罵。在哈爾科夫,一名在公交車站等車的男子被征兵團伙毆打,直到旁觀者迅速圍成一圈保護他。
其他案例則更加令人不安:有人被電擊槍擊中后拖進面包車。一名糖尿病患者被剝奪外套,還拿不到藥。今年早些時候,又發(fā)生了一起殘忍的事件,一名征兵官員向一名試圖逃離征兵中心的男子開槍。子彈擊碎了他的車窗,但該男子還是駕車逃離,未受重傷。
同月晚些時候,一名65歲的退休老人就沒那么幸運了。他試圖逃跑時被抓獲、拘留,并遭到嚴重毆打,導(dǎo)致腦損傷和脊椎創(chuàng)傷。他請求伸張正義,但至今沒有得到回應(yīng),他的案件很快被一個以征兵為先、正義次要的系統(tǒng)掩蓋了。
在某些情況下,征兵團伙甚至會致人死亡。6月,在烏克蘭西部烏日哥羅德市,征兵人員在一家咖啡館外抓住約瑟夫·塞貝斯蒂恩,他擁有烏克蘭和匈牙利雙重國籍。征兵人員將他和其他不幸的“新兵”拖進森林,用鐵棒拳打腳踢。然后,他們把他帶到征兵中心,強行征召入伍。
他后來告訴家人,官員們對他說,如果他不簽署征兵文件,就會被派往對抗俄羅斯人的“零線”作戰(zhàn),那里敵人近在咫尺,戰(zhàn)斗永無休止。我自己曾在前線作戰(zhàn)過,我可以證明士兵們每天在那里都面臨著可怕的危險。
7月8日,塞貝斯蒂恩在一家精神病醫(yī)院去世,而軍方繼續(xù)否認他死亡的真相。7月30日,烏克蘭當局展開調(diào)查,此前,在烏克蘭東南部城市米科萊夫的一個工業(yè)區(qū),一隊征兵人員攔住一名男子檢查他的登記文件。
他們是否態(tài)度蠻橫或進行威脅,目前還有待確定,但可以明確的是,該男子立即開始向馬路對面的一座橋跑去。然后他跳了下去,墜亡身死。
社交媒體上,人們義憤填膺。一位Telegram用戶總結(jié)了這些荒誕場景:“他們像抓寶可夢一樣在街上抓男人?!鼻闆r如此糟糕,以至于國防部長杰尼斯·什米加爾被召至議會,就征兵做法回答質(zhì)詢。他說,動員工作“按計劃進行”。
他們的手段或許令人震驚,但基輔方面別無選擇,只能強制公民服役。形勢十分嚴峻。據(j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烏克蘭高級官員稱,烏克蘭每月動員3萬人,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適合參戰(zhàn)。
這意味著戰(zhàn)場損失造成的缺口得不到填補。士兵們常常在惡劣的條件下被部署到前線。他們必須每天戰(zhàn)斗,往往一打就是好幾個月,沒有輪換的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