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蘋果新品發(fā)布,不僅是科技界的一場盛宴,更是消費市場的風向標,即使爭議聲會很大,但關注度也很高。
甚至可以說每年iPhone新機發(fā)布之后,接下來都會有部分國內手機廠商對其進行模仿,有的是設計,有的是系統(tǒng)優(yōu)化。
甚至可以說當iPhone Air發(fā)布之后,已經有國內手機廠商進行了文案敲定,并且可以看出新機的實力確實很激進。
重點是iPhone17系列已正式開啟預售,僅1分鐘,京東平臺的成交量便已超過去年全天,再度刷新銷售紀錄。
不得不承認,這一速度不僅刷新了蘋果自身的銷售紀錄,也再次印證了中國市場對高端智能手機的強烈需求。
其中iPhone17標準版的256GB版本成為最受歡迎的機型,成交量同比遠超上代,這一現(xiàn)象的背后,是蘋果對標準版機型的重大升級。
因為標準版首次配備了120Hz ProMotion刷新率屏幕,存儲配置從256GB起步,真正實現(xiàn)了“加量不加價”。
而且A19芯片、4800萬像素主攝和超廣角鏡頭、方形CMOS前攝等硬件升級,也大幅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
而且與往年相比,iPhone17標準版的升級幅度尤為顯著,過去蘋果往往將高刷新率屏幕、高性能攝像系統(tǒng)等核心配置局限在Pro系列中。
而本次120Hz屏的下放,讓標準版機型在流暢度和用戶體驗上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加上存儲空間的提升更是直擊用戶痛點。
再加上A19芯片的搭載進一步強化了設備的性能基礎,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高強度任務,都能提供穩(wěn)定流暢的支撐。
影像系統(tǒng)中,4800萬像素主攝和超廣角的組合,不僅滿足普通用戶的拍照需求,甚至觸及了部分專業(yè)創(chuàng)作場景。
其實除了產品自身的吸引力,電商平臺的補貼政策也為首銷熱度添了一把火,京東推出了10億補貼計劃。
提供以舊換新至高2100元補貼、指定型號國補優(yōu)惠500元、24期免息等權益,還輔以iCloud、AppleCare等服務類折扣。
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拼多多的激進策略,一貫以“破發(fā)快、降幅大”著稱的拼多多,在預售啟動后火速上線百億補貼專區(qū),全系直接降價900元。
這種首發(fā)即破發(fā)的行為,在蘋果新品銷售史上極為罕見,也使得拼多多成為目前全網降價力度最大的渠道。
不過話說回來,盡管預售火爆,但供應端的緊張局面依然存在,除因eSIM支持問題推遲上市的iPhone Air外,其余三款機型在蘋果官網的首批發(fā)貨時間均已排至10月15日之后。
這一方面反映了產能可能面臨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市場需求的集中爆發(fā),面對排期延遲,部分消費者開始尋求其他渠道。
當然了,也有部分用戶計劃在9月19日發(fā)售當天前往蘋果直營店蹲守,以期現(xiàn)場購得首批貨源。
不管怎么說,iPhone17系列這次真的是帶來了極高的熱度,也意味著蘋果手機的市場表現(xiàn)上,會變得極其強悍。
另外要說的是,iPhone17系列的銷售盛況,折射出當下消費者行為的雙重特征:一方面是對產品升級的理性認可,另一方面是對渠道優(yōu)惠的敏銳捕捉。
比如256GB版本的熱銷,說明用戶在選擇時更加注重實用性與長期使用價值,而非盲目追求最高配置。
同時,平臺間的補貼競爭也反映出電商市場在存量競爭時代的策略轉變,這種競爭在短期內有利于消費者,但長期來看,能否維持正品保障與服務質量仍是關鍵。
所以對于果粉來說,接下來如何進行選擇,真的是需要好好考慮,起碼現(xiàn)階段來說,只能耐心等待了。
綜上信息所述,標準版的大幅升級改變以往“Pro優(yōu)先”的策略,讓更多用戶能以相對低的門檻體驗到頂尖科技。
而平臺間的補貼大戰(zhàn),則進一步降低消費者的入手成本,激發(fā)了市場活力,對此,大家會如何選擇呢?歡迎回復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