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覺得,到職場上,只要自己勤勤懇懇地干,事情辦精彩了,就可以提拔加薪。
慢慢你會發(fā)現(xiàn),有的人沒有干什么事,但是提拔比你更快。
有的人只是做了一件事,就平步青云了。
這些人,他們往往會遇到貴人,入了上司的法眼,做的事不一定很大,但是會被人記住,有很多好感。
古人云:“天時、地利、人和。”
為什么把“人”放到最后,是因為人起到?jīng)Q定性的因素,是任何事情最后的落腳點。
哪一件事,從根本上說,是讓“人得到好處”,如果不是,事情就沒有必要做,還會被反對。
你在農(nóng)村,要修一條路,有人不讓你從他家門口過,你就做不成。多少錢都行不通。人,就是這樣有用。
回到我們要說的主題:社會底層的人,在研究“事”,社會高層的人,在研究“人”。
01
“對事不對人”的社交,容易吃虧。
《三國演義》中,劉備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
他剛剛混江湖的時候,有點愣頭青,又如無頭蒼蠅,到處碰壁。
他和曹操在一起混,曹操說:“天下大事,也就是我和你兩個的事?!?/p>
嚇得劉備,筷子都掉了。這時候的曹操是一方諸侯,劉備頂多算是一個“牧”,小地方官員。
劉備也有雄心壯志,總是以漢代子孫自居。他還到處宣傳——“我是劉皇叔”。
無處棲身的劉備,投靠了荊州的劉表。
劉表對劉備,一開始是很欣賞的。劉備做事也踏實。
有一天,劉表招待劉備,一起吃飯。
劉表問:“劉皇叔,我的家業(yè),給嫡子好,還是給有能力的小兒子好?”
劉備從大局出發(fā),說:“自古廢長立幼,是取亂之道?!?strong>馬上劉備意識到,自己得罪了蔡夫人——小兒子的母親。
蔡夫人被劉表寵愛,劉備雖然是就事論事,從大事邏輯來說,但不是鬧著玩的。
劉表又問:“你和曹操,煮酒論英雄,了不起。”
劉備馬上想到自己的天下大事,說:“我要是有根據(jù)地,就不會是碌碌無為之輩了?!?/p>
劉表馬上厭惡劉備,提防劉備,心里嘀咕:“這家伙,搞大事,算計我的根據(jù)地了?!?/strong>
劉備想搞大事的風聲越大,周圍壓制他的人越多。直到下屬諸葛亮的到來,才有轉(zhuǎn)機。
見證一句俗語:“做得多,錯得多?!?br/>
你看看職場上,做事最多的人,往往被批評最多。如果事情太大了,功勞也大,也有人嫉妒。就是上司都提防起來,怕他反超自己。
“高調(diào)做人,低調(diào)做事”的道理,我們不得不知。
真正要干大事的人,往往是很低調(diào)的,不會透露自己的目標,不會輕易亮出自己的成績,把成績歸功給大家——上司領(lǐng)導有方,同事鼎力相助,客戶非常給力,社會恩重如山。
為什么我們一直提倡“悶聲發(fā)大車”,就是為了避免事情大了,被人跟風,嫉妒等。
你就知道干事,那就一直干事,累,但是效益不是很好。你一輩子勤勞,到老還凄苦。這真的要反思。
02
“對人也對事”的社交,更加全面。
相對劉備,曹操成大器就早多了。
曹操也干了大事,不過他多半是依靠他人干成的。
官渡之戰(zhàn),曹操研究了袁紹的“不得人心”;用荀彧的良策,巧施火攻,焚燒袁軍糧草;也接納了背叛袁紹的許攸,得知糧草的精準位置。
曹操也研究了劉備,認為劉備是自己以后的勁敵。判斷是很精準的。
不過,曹操在赤壁之戰(zhàn)中,研究“人”,失敗了。
他研究周瑜,結(jié)果被蔣干帶來假消息;他研究黃蓋,沒有看透黃蓋是裝投降;他研究了北方來的士兵,知道大家不熟悉水性,就把船連起來,沒想到變成了軟肋。
還好,曹操研究過關(guān)羽,知道關(guān)羽“重情重義”。曹操逃跑時,選擇了華容道,關(guān)羽就放他一馬。
曹操的手下,能夠用的人,可謂是“一大批”。他還研究過皇帝,采用挾天子令諸侯的方法,成為了中原的霸主。
三國時期,司馬懿研究了諸葛亮的壽命,因此躲起來,坐等諸葛亮過世;司馬懿研究了曹操的疑心,因此裝病多日。最后,司馬家族成為了贏家。
在心理上,有一個“角色觀察機制”:越是復雜的組織,越不是單純做事,而是通過研究你來判斷自己的利益走向。
多方面去研究一個人,一個群體,你總會找到方法,驅(qū)使大家一起去獲得利益,而你是領(lǐng)頭人。這就是,勞心者治人的道理。
事情越要做大,人越要到高處去,那么需要的人群是越龐大的。人群,就是你的底座。
看一個大單位,建立用人機制,工資制度,都是把人的因素用到極致。接下來,有什么事情,大家都爭著干,一起干,利潤節(jié)節(jié)高。
無法想象,一個上司什么都親力親為,單位多有起色。
03
孔子說:“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義?!?br/>
為了蠅頭小利,就拼命干事,往往會陷入唯利是圖的境地,人就一直在底層。
為了一群人的利益,用“義”去感化人,教育人,往往會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結(jié)局。
就單件的事情來說,我們把事情給誰做,都要多研究人,好馬配好鞍,就會騏驥一躍。
你連人都不會用,還談什么“人往高處走”。
單純一個人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有淪為苦命人的風險。
借助一個支點,可以撬動地球;借助一個群體,可以力量無窮。
當然,人與人是互相利用的,你給人多少,你也會得到多少,或者是加倍得到。這是用人的基本原則。
你手里有一百塊錢,給九個人,一人一十,
人在低處,想自己干點啥;人在高處,想讓人干點啥。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