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那邊剛說要對中國產品加稅,中國商務部這邊立馬回應,沒過一天,墨西哥總統(tǒng)就趕緊出來澄清,說不想跟中國起沖突。說白了,這背后是美國在施壓,墨西哥夾在中間,挺尷尬的。咱們一步步來聊聊這事的前因后果,看看它怎么牽扯到全球貿易格局,還得說說對兩國經濟的影響。
墨西哥新總統(tǒng)克勞迪婭·辛鮑姆是2024年6月當選的,10月1日正式上臺。她背景是科學家出身,物理學博士,當過墨西哥城市長,屬于國家復興運動黨一派,強調本土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公平。剛上臺沒幾個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又回來了,從2025年初就開始對墨西哥施加壓力。特朗普一貫的風格,對中國產品加稅,還拉著盟友一起干。墨西哥作為美國的鄰居和貿易伙伴,自然逃不掉。美國那邊擔心中國產品通過墨西哥繞道進入美國市場,避開關稅。所以,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在9月上旬訪墨西哥時,就跟辛鮑姆談了這事兒。會后沒幾天,墨西哥就公布了加稅計劃。時間點卡得這么準,誰都看得出有貓膩。
具體到加稅這事兒,墨西哥政府在2025年9月4日先放風。辛鮑姆在日常新聞會上說,正在考慮對沒有自貿協定的國家征收關稅,中國就是其中之一。這屬于“墨西哥計劃”的一部分,這個計劃是她政府推出的經濟策略,目的是應對美國關稅威脅,促進本土工業(yè)。簡單說,就是想讓更多東西在墨西哥本地生產,減少進口依賴。
為什么針對中國?因為中國對墨西哥的出口量太大,2024年貿易順差就超過120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墨西哥市場份額從2024年的15%漲到2025年的25%,本土汽車業(yè)叫苦不迭。墨西哥經濟部長馬塞洛·埃布拉德直言,亞洲進口車價格太低,扭曲了本地市場。不過數據顯示,美國通用汽車通過中國工廠出口到墨西哥的車輛其實最多,這點指責有點站不住腳。
然后,9月9日,墨西哥向國會提交預算草案,計劃對超過1400個產品類別加稅,稅率從10%到50%,包括汽車、紡織品、電子產品、塑料和玩具。主要針對中國、韓國、越南這些亞洲國家。財政部長羅赫利奧·拉米雷斯在議會聽證會上承認,這跟美墨加貿易談判有關聯。美國一直抱怨墨西哥成了中國產品的中轉站,特朗普政府從年初就敦促墨西哥提高對中國進口的門檻。9月10日,經濟部正式公布細節(jié),覆蓋進口總額的8.6%,預計每年多收數百億美元。埃布拉德在采訪中強調,這是為了保護本土就業(yè),亞洲車價低讓墨西哥工人日子難過。但實際情況是,中國汽車出口到墨西哥2024年超過10萬輛,通用等美企也從中獲益。
中國這邊反應很快。9月11日上午,商務部發(fā)言人何亞東在北京例行發(fā)布會上表態(tài),說墨西哥如果加稅,會被視為對外部壓力的妥協,損害全球貿易規(guī)則。還指出,這會雙向影響,不僅傷中國企業(yè),還會讓墨西哥的投資環(huán)境變差,企業(yè)信心下滑。中國敦促墨西哥三思,維護多邊主義。話里話外,就是警告別在美國脅迫下損害中方權益,中國會視情況維護自身利益。這回應一出,全球媒體都關注了,因為中美貿易摩擦已經持續(xù)幾年,現在拉美國家卷進來,事態(tài)升級。
果然,沒到24小時,辛鮑姆就在9月11日下午的新聞會上回應。她說,墨西哥無意跟任何國家起沖突,加稅是為了加強本國經濟,正在跟受影響國家的大使談判。特別強調,不是針對中國或誰,目的是對話而非對抗。她否認這是討好美國,還重申“墨西哥計劃”是為了本土制造業(yè)復蘇。發(fā)布會后,墨西哥股市小跌,汽車股下滑2%,企業(yè)開始評估供應鏈變化。國際分析師說,這政策可能加劇區(qū)域緊張,但也給墨西哥在美墨加協定談判中加籌碼。
為什么墨西哥這么做?說到底,是美國壓力太大。特朗普政府從2025年1月就威脅對墨西哥加25%關稅,理由是芬太尼問題,但本質還是貿易。美國拉G7國家一起對華加稅,歐盟都跟上了。墨西哥不想選邊站隊,以前多次表態(tài)不在中美間站隊。但現實是,美墨貿易額巨大,2024年超過8000億美元,中國對墨出口也過千億。墨西哥如果不加稅,美國可能在2026年審視美墨加協定時找麻煩。魯比奧訪墨后,墨西哥就動起來了,這關聯太明顯。墨西哥財政部長也承認,跟三國貿易磋商有關。
從數據看,這加稅影響不小。墨西哥進口中國產品中,汽車占大頭,2025年前8個月,中國是墨西哥最大汽車進口來源。加50%稅后,中國車企如比亞迪、長城在墨西哥的競爭力下降,本土工廠就業(yè)可能增加,但外資信心會降。通用等美企也受波及,因為它們在中國有工廠。全球供應鏈重塑,墨西哥想借此吸引更多投資,但風險是中方反制。中國已表態(tài),不會坐視不管,可能在WTO投訴,或調整對墨西哥產品的政策。雙邊貿易額超千億,反制起來墨西哥損失大。
全球貿易現在碎片化,美國帶頭搞保護主義,中國推動多邊貿易。墨西哥作為發(fā)展中國家,夾在兩大經濟體間,難辦。辛鮑姆政府想平衡,一方面推進本土計劃,另一方面保持對華友好。中國是墨西哥第二大貿易伙伴,合作領域廣,從高鐵到電動車。加稅如果實施,從2026年起生效,短期內大使級會晤會增多,尋求互利方案。國際媒體如路透社、彭博社都報道了,說這是特朗普貿易戰(zhàn)的延伸,拉美國家開始跟進。
對企業(yè)來說,這事兒提醒大家,貿易政策變幻莫測。中國企業(yè)已在墨西哥投資建廠,繞關稅,但現在本地加稅,計劃得調整。墨西哥本土產業(yè)抱怨中國傾銷,但數據表明,價格低是效率高,不是惡意。通用通過中國出口還多,這暴露了指責的片面。全球汽車業(yè)競爭激烈,中國電動車領先,墨西哥想分杯羹,但加稅不是長久之計。談判才是出路,辛鮑姆強調對話,正好給臺階下。
長遠看,這事件考驗墨西哥外交。辛鮑姆上臺后,強調獨立自主,但美國影響力大。美墨加協定2026年審視,墨西哥需平衡美國壓力和中國合作。如果加稅推進,中方反制可能包括減少投資或貿易限制,影響墨西哥出口如農產品、啤酒。2024年中國從墨西哥進口額雖少,但增長快。專家說,墨西哥應通過對話找共贏,比如聯合投資本土工廠。
中國立場清楚,反對單邊主義,維護正當權益。商務部回應后,全球反對美國關稅的聲音多起來。墨西哥如果一意孤行,可能換不來美國讓步,卻丟了中國市場。多年來,中墨經貿關系好,貿易額從2000年的10億漲到2024年的千億。破壞了可惜。希望墨西哥看清形勢,別在關稅上犯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