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白露魚情逐漸轉好,尤其是在早晚階段,白露到秋分之間算是秋季魚情的變化階段,等過了秋分之后真正變涼,魚情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會越來越好釣。秋季是釣大魚的階段,因為從秋分開始魚兒的覓食逐漸增加,到了深秋達到頂峰,之后寒潮天氣逐漸出現,氣溫起起伏伏中就入冬了,到了冬季自然水域的大魚就逐漸??诹?。釣大魚可不是靠運氣,真正靠的是技術和細節(jié)。
一、釣組
釣大魚自然要使用比較大的釣組,尤其是秋季的魚體力十分充沛,體重頂峰,理論上的確如此。但是直接粗線大鉤守釣大魚,常有一天下來一口都沒有的現象,因為野生魚類的進食大多比較謹慎,粗線大鉤雖然穩(wěn)妥,但是擋口現象或者異物感十分強烈,這會導致大魚根本就不敢下口。釣組的搭配可以守是野釣中比較糾結的事,小線組吃口好但是碰上大魚就斷線,大線組往往一口都沒有。釣組怎么搭配其實非常有講究,專門釣大魚建議單鉤通線,要是能用輪子就使用磯竿滑漂,釣組細一些也能搏大魚,這才能確保有吃口。
二、鉛墜問題
守釣大魚,尤其是在秋季守釣大魚,魚的體力充沛,進食自然非常有力度,所以釣法其實可以很簡單,鉛墜躺底就行,針對各種底層魚類往往都非常有效。要是釣深遠的位置,需要搭配較大吃鉛量的浮漂,那對應的鉛墜就會比較大,要是擔心靈敏度不足,可以使用雙鉛釣組。要是鉛墜躺底的釣法,要使用較短的子線,確保漂相傳遞更加及時。但是要不采用這種釣法,那一定要注意使用長子線,確保鉛墜距離水底比較遠,不然晃動的鉛墜會讓大魚不敢吃鉤。鉛墜躺底有個優(yōu)勢,鉛墜隱蔽性比較強,躺底了不會驚嚇到大魚。
三、窩料和餌料的落點
這個細節(jié)強調過很多次了,這應該算是很多釣友最容易忽略的一個細節(jié)。所謂窩料跟餌料的落點問題,其實就是遠釣魚近打窩而已。窩料區(qū)應該在餌料落點的后方,這樣大魚從深水過來進食的時候會先進入餌料區(qū)。要是大魚過來先進入窩料區(qū),怕是吃窩料就吃飽了,根本就發(fā)現不了后方的餌料。如果窩料和餌料相同,比如都使用玉米?;蛘呗菸嚕浅缘紧~鉤上的餌可能性就變得更低了。那是不是窩料品質差點,餌料精細一些,大魚就會越過窩料區(qū)直奔餌料區(qū)呢?這個未必,鬼知道大魚喜歡吃窩料還是餌料,野生魚類進食大多謹慎,說不定更喜歡味型簡單的窩料呢。
四、硬餌
秋季是魚類大量進食準備過冬的階段,不但大魚進食多,雜魚進食也比較多,所以秋季的雜魚還是非常兇猛的。不過釣魚人對秋季雜魚的忍受能力明顯偏高,因為大魚的魚情好,只要大魚進窩雜魚也就不鬧了。夏季是釣魚人最不能忍受雜魚的季節(jié),高溫火氣本來就大,大魚吃口也不好,半天下來只有雜魚鬧,根本不見大魚進窩。所以雜魚多的時候不少釣友喜歡使用硬餌,玉米粒等谷物顆粒。使用硬餌一定要注意了,掛鉤跟柔軟的面餌完全不同。面餌講究把鉤尖藏起來,硬餌的話一定要充分露出鉤尖,否則提竿的時候刺魚會有阻力,勾不牢甚至穿透不了魚嘴,所以使用硬餌要把餌料挪到鉤彎或者鉤柄位置。
最后要注意遛魚,魚沒跑掉的原因是魚竿彈性化解了魚的沖擊力,所以說不管什么遛魚手法,魚竿腰部一定要跟魚線盡量成直角,否則彈性不能發(fā)揮最大作用,也很容易出現斷線的現象。想要提竿中大魚之后魚竿順利豎起來,一定要注意不要打滿竿,給提竿多留些幅度。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