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下方播放按鈕收聽十點主播云灣朗讀音頻
如果要票選當代最難復刻的中國古畫,《千里江山圖》一定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相傳乾隆年間,數(shù)名宮廷畫師臨摹10年之久,也未能完整復刻成功;
中央美術學院講師馮海濤,潛心研究4年,閉關2個月,才復刻出原作的十分之一;
工程浩大難以估量,名家張大千僅是仿出局部,成交價就能高達3.7億……
為什么這么難?
一是非常長,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相當于4層樓的高度,比2幅《清明上河圖》加起來還要長。
二是非常貴,桑蠶絲作畫布,線稿打底,赭石上色,然后用大面積的孔雀石再上兩遍色,最后是極其稀有的石青,疊涂5層,全是珍之又珍的礦物質顏料。
但也只有這些堪比黃金的礦物顏料,才能讓這幅畫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輝。
三是非常年輕,是的,年輕。
宏觀《千里江山圖》,就像一個18歲的少年,大清早地站在高山之巔,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活力,處處都看在眼里,處處要畫它出來。
一百多處自成格局的景別,全都布滿詳卻動人的細節(jié)。
近期,十點讀書林少在《千里江山圖:丹青不老少年狂》這一視頻里這樣形容:
好像一畫起來就剎不住車,只想告訴你,什么是勇猛、無畏,什么是充滿熱愛的十八歲。
因為這幅名垂千古的鴻篇巨制,僅用半年時間完成。
作者王希孟,就是個18歲的少年。
他像是完全靠著天賦、生命力和感覺做事,格外大膽、格外恣意、格外生機勃勃,用全部生命拼搏一戰(zhàn),一千年后,讓歷史驚動。
他筆下的千里江山,是少年風骨,是家國氣魄,更是時空的聯(lián)結。
當你真正讀懂了《千里江山圖》,你會驚覺:
永葆真誠、勇敢、無畏、熱愛的“少年氣”,才是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永恒命題。
后人腦補中的王希孟,一定是驚才艷艷的天才少年,一路發(fā)光發(fā)熱被“保送”到皇帝面前。
然而回到歷史現(xiàn)場,站在神童遍地走的宋朝,年輕帶給王希孟的劣勢同優(yōu)勢一樣直接。
當時的皇帝宋徽宗,可以說是歷史上第一位“藝術皇帝”,出了名的“不愛江山愛書畫”。
宋徽宗
他成立宮廷畫院,也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所皇家美術學院,設“藝考”廣招人才,甚至還將畫家的地位,提高到了讀書人之上。
當然,進入畫學只是第一步。幾年苦讀后,通過層層考核,最終入職畫院才算成功上岸。
年僅十幾歲的王希孟,或許是缺少經(jīng)驗和修為的緣故,他的資質在學校并不算突出。
結業(yè)之后,甚至被分配到了一個與藝術沒有半毛錢關系的地方——“禁中文書庫”,也就是檔案管理部門,負責國家賦稅檔案的登賬、入庫、排架等工作。
從神童畫師到庫管小王,這和他理想的職場生活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好在,少年從來不缺從頭再來的機會。
他把自己年輕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了極致,開始不知疲倦地反復打磨畫技,不斷將畫稿向上呈獻,企圖得到新的重視和賞識。
可等待他的是更多無助和沮喪——提交,被退回,再提交,再退回……一遍又一遍像走馬燈一樣。
但比起一份與他未來毫無益處的工作,他寧愿撞穿自己熱愛路上的南墻。
他越挫越勇,越挫越能生出新能量,好似一根猛生猛躥的藤蔓,只知道激情又無畏地拼命向前,向前,向前……
心理學家安吉拉·李·達克沃斯曾做過一項調查——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脈,不是興趣……而是堅毅:
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便歷經(jīng)失敗,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這種品質就叫做堅毅。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堅毅才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
王希孟無疑是極其堅毅的,在沒有水花、沒有反響的黑暗里,他“數(shù)以畫獻”,每呈畫一次,都比前一次的信念更堅固更旺盛。
終于,宋徽宗看見了他。
在《千里江山圖》的題跋里,宋徽宗點名認為王希孟“其性可教”,決定“親授其法”,收為親傳弟子,手把手帶他起飛。
自古成名者,多始于笨干。
是以有字顛、畫迂、詩癡,浮光掠影,終不濟事。
有感于此,十點讀書聯(lián)合出版社足足籌備3年、埋頭耕耘了1000多個日夜。
付出青春、才華、熱愛才終于完成,國內罕見、值得一生珍藏的——《中國繪畫全書》。
它將我國包括《千里江山圖》在內316幅傳世之作背后的故事,向你娓娓道來。
《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洛神賦圖》……
帶你一次性看清從魏晉南北朝到明清1600年的中國傳統(tǒng)繪畫史全貌!
《中國繪畫全書》
足不出戶欣賞316幅傳世之作
一座讀不盡的東方美學寶庫
師從宋徽宗后,少年希孟接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老師生辰前,完成壽禮《千里江山圖》。
六神磊磊說得好:“精力、體力那是人和人爭,而周期,是人和天爭?!?/p>
不過半年時間,要完成一幅長達11.915米的工筆長卷,這在誰眼里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少年人,多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熱血無畏。
《千里江山圖》描繪的是春日的盛世,王希孟的創(chuàng)作,卻要跨過一整個秋冬。
試想在沒有電燈和暖氣的隆冬,無邊的暗夜遠比白晝時間長。
當寒氣同黑暗匯合在一起朝他襲來,他必須拿出超出常人的自驅力,一邊被寒冷鞭笞,一邊和幽暗對抗,誰知道那是一場怎樣的血拼。
艱難不止在身,更在心。
宋徽宗大手一揮,賞了最上等的“宮絹”、最珍貴的顏料,各種匠人技師聽他調遣,內府資源隨他征用。
天降的賞賜背后,是巨大的精神壓力:
他不能畫錯一筆,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任誰來,也要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規(guī)劃,苦思冥想下筆。
但王希孟沒有,18歲的他只有滿腔的勇猛、無畏和熱愛要揮灑。
為什么說他勇猛?
雖然他傳承了唐代青綠山水的設色傳統(tǒng),但是配色獨樹一幟,很大膽地采用了大片青綠色。
藍銅礦、孔雀石……我管你有多稀貴,只要效果好,潑墨一般用!
像青春一樣的綠,意氣風發(fā),生機勃勃,活力與朝氣躍然紙上,這山水,也像極了一個正處在黃金時代的少年。
為什么說他無畏?
感覺王希孟作畫時好像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疲倦,不吃飯、不睡覺,我先畫它個幾天幾夜!
于是深淺不同的青綠色就這么層層疊疊,“江山千里望無垠,元氣淋漓運以神”,這大好河山真是連綿起伏,看都看不完。
再往后看,你就知道什么叫熱愛——
大到飛流瀑布、小到樹葉青草,遠遠近近,大小粗細,只要是我能看到的,我都要畫到最好。
成年而老熟的大師,愛做減法,而十八歲英年的王希孟,忙著做加法。
感覺這個少年對眼前的世界太好奇了,只恨當時沒有高清全景相機啊,看見的新奇、美好實在是不想取舍,干脆都給它畫出來吧。
山水之間,有民宅、書院、寺廟、旅店,挑著擔子的貨郎、徒步的旅人、水上漁船撒網(wǎng)的漁夫、閣樓上談笑風生的人們……
反正全是歲月靜好的太平盛世景象。
接下來到了這幅畫的最高峰,感覺要捅破這個畫面長出來了,這個山峰是主峰。
在宋代的畫論里面,主峰是要像君王一樣,然后周圍的山峰呢,要圍繞著他,好像在向他作揖,象征著這個君臣的秩序。
畢竟他是畫給皇帝老師看的,而且宋徽宗呢,又喜歡在畫里表現(xiàn)“天下江山”的理念。
過了主峰,往后地勢逐漸平緩,漁村院落散布其間,直到末尾,像其他山水畫一樣應該就是來個留白,淡淡地結束了。
但是我才十八歲啊,我畫畫怎么會在乎那些流派、套路之類的東西?
該結束的地方我偏要來一個高峰再起,直插云霄!
遲子建說:“一部作品的誕生,就像一棵樹的生長一樣,是需要機緣的?!?/p>
北宋末年,國土持續(xù)遭受遼金、西夏等敵寇的威脅,搞得整個大宋集團都很緊張。
在這種情況下,《千里江山圖》的出現(xiàn),可以說正中宋徽宗的心房,它融匯了一個帝王的愿景,和一個少年的夢想。
為什么我們要去看古畫?
因為一幅傳世名畫,展現(xiàn)的是一朝一代的文化積淀。
你能從中看到文學、看到建筑、看到服飾、看到民生、看到現(xiàn)實與希冀、智慧與傳承。
當你翻開《中國繪畫全書》,你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對技法的分析,還是對物象的探究,亦或對歷史的總結介紹……
我們全部掰開了、揉碎了講給你聽。
《中國繪畫全書》
足不出戶欣賞316幅傳世之作
一座讀不盡的東方美學寶庫
只是少年怎么也想不到,交卷那一天就到了童話的結尾。
宋徽宗對他簡短的表揚后,選了個良辰吉日,將畫卷送給了“大奸臣”蔡京。
蔡京提筆在題跋中簡要介紹了畫師,王希孟奮斗過、掙扎過的,不計其數(shù)的日夜,就這樣被77個字一筆帶過。
天妒英才,沒過幾年,王希孟就英年早逝了。
好像《千里江山圖》結尾那座高聳的山峰,預示著他的人生就應該在最精彩的時刻落幕。
而之后,再也沒有關于他的歷史記載。
后世眾說紛紜。
第一種是說王希孟身體素質比較弱,加上作畫的材料都非常珍貴,什么朱砂、雌黃、石青、石綠,不少是有毒的。
那時候提煉技術又不發(fā)達,他每天需要接觸太多有毒物質,所以畫完這幅畫精疲力竭,就這么去世了。
電影《只此青綠》中的王希孟形象
這第二種說法是說他畫完《千里江山圖》之后出宮,發(fā)現(xiàn)哪里是什么盛世太平,簡直是民不聊生啊。
可是這皇帝一心搞藝術,怎么會有能力治理好國家呢?于是拿起畫筆,又畫了一幅《千里餓殍圖》獻了上去。
而這畫惹怒了皇帝,最終被賜死。
第三種說法更神了,有學者說,《千里江山》的題跋上,蔡京寫了“希孟18歲”,但從沒寫姓王。
王希孟這人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宋徽宗的“馬甲”,這《千里江山圖》分明就是宋徽宗所作。
這些說法讓這幅畫和王希孟更增添了許多傳奇。
但我更愿意相信陳丹青老師說的,“他必須18歲,再小幾歲,再老幾歲,都不會有《千里江山圖》?!?/strong>
《千里江山圖》就是一抹耀眼的朝陽,在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歷史中,煥發(fā)出與眾不同的光芒。它以罕見的少年手筆,描繪這天地。
為什么少年氣如此特別?
在咱們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語境里,塑造了一個對權威和成熟的推崇體系。
這種體系中,人生的頂點往往與沉靜、超脫、從容相連。而少年氣的熾熱、莽撞與純粹,常常被視為未成熟的表現(xiàn)。
這樣的文化背景讓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顯得尤為珍貴。在近12米的畫卷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少年對世界的全然投入,對生命的全然贊美。
尤其是它還誕生在宋朝,國力衰頹,生命力弱,酸腐瑣碎就多。
王希孟18歲的《千里江山圖》,揮霍青綠,就像揮霍自己的青春,時代要毀壞,自己的肉身也即將逝去。
十八歲,可以做什么?可以留下什么?
用全部生命拼搏一戰(zhàn),一千年后,讓歷史驚動。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千里江山圖》
有人說,沒有什么比中國古畫,更能詮釋精妙絕倫的東方美學、人文歷史。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參展欣賞每一幅古畫,不妨收藏這本《中國繪畫全書》。
透過它,看懂每幅古畫背后凝聚的歷史、審美、人文和經(jīng)典,更是打開孩子眼界、格局的一種方式。
《中國繪畫全書》
足不出戶欣賞316幅傳世之作
一座讀不盡的東方美學寶庫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
一首詩,往往因景而生情,因情而成詩。
一幅畫,畫的是風景,風景的背后,往往是整段人生。
了解中國古畫,就像回到中國人的精神故鄉(xiāng),這是屬于中國人獨有的浪漫。
然而,在當下,從傳統(tǒng)美學中汲取養(yǎng)分,也并非易事。
文物書畫經(jīng)歷過戰(zhàn)火,不少已經(jīng)流落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排隊數(shù)小時才能遠遠窺得幾分鐘。
沒有專業(yè)背景知識,即使真的能抱著看,也只是看個皮毛,不得門道。
所幸,有《中國繪畫全書》,能帶我們一本看清中國繪畫全貌!
一套書縱跨1600年,集齊173位藝術家,316幅傳世之作,608頁,1936幅高清全彩插圖……
目錄按照時間順序,把24個朝代的美學歷史一一梳理出來。
無論你想了解哪個朝代的藝術,根據(jù)索引可以直接跳轉,一目了然。
匯集全球17家著名博物館珍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館藏……足不出戶就能遍覽全球博物館珍寶。
題材多樣,類型完整。花鳥畫,人物畫,山水畫,工筆畫,寫意畫,白描畫……中國繪畫的主要題材和表現(xiàn)形式,都在這里了。
也完全不必擔心看不懂:幾乎每幅畫都配有詳細講解,深入淺出、曉暢易懂,帶著你一寸一寸看個透徹!
相當于擁有了一個隨時待命的全能講解員,帶著你走遍世界,拿著放大鏡,把中國繪畫的全部知識掰開揉碎講給你聽。
歷經(jīng)20輪校色,只為呈現(xiàn)更本真的驚艷色彩;
8開超大開本,160g特種書畫紙,極有分量,兩手合抱才能拿起;
放在書房,是家中“鎮(zhèn)宅”的不二之選!
《中國繪畫全書》
足不出戶欣賞316幅傳世之作
一座讀不盡的東方美學寶庫
原價998元,十點驚喜售價369元,現(xiàn)在下單還額外贈送價值600元的4大好禮!
贈禮①《九龍圖》(局部)復刻畫超長拉頁
贈禮②《清明上河圖》(局部)復刻畫超長拉頁
贈禮③《千里江山圖》(局部)復刻畫超長拉頁
贈禮④《永樂宮壁畫精粹集》別冊
超低價格+超豪華贈禮,全網(wǎng)售賣。僅限100套,喜歡趕緊搶~
書在,圖像在,中華幾千年的智慧精華就在,獨領風騷數(shù)千年的美學命脈也永遠不會斷。
這書,也是一盞長明燈。值得把它分享給孩子、父母、朋友,推薦給身邊每個人!
作者 | 橘白
主播 | 云灣,暖心寶哥,每晚用聲音伴你入眠。
2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十點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