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記載他非常殘暴,殺侄奪位不擇手段,發(fā)動靖難屠戮無數(shù)。
但他在位22年,卻只有一任皇后,他的9個兒女,其中7個都是徐皇后所出。
徐皇后死后,他再沒有立過皇后,他后宮也有漂亮妃子,但徐皇后死后,二十多年,后宮再無子嗣出生。
他將情感全部寄托到了征戰(zhàn)中,他四處征戰(zhàn),最后死在了北征的路上。
他是一位硬核皇帝,但他內(nèi)心深處卻將最柔軟的位置留給了他唯一的皇后。
圖|徐妙云的影視形象
她名叫徐妙云。
01
徐妙云出生于南京,她的父親是開國元勛徐達,居大明開國元勛“六王”之首,打仗百戰(zhàn)百勝,可以說是常勝將軍。
大明開國六王分別是:徐達、常遇春、湯和、李文忠、沐英和鄧愈。
徐達很低調(diào),一次打完勝仗,凱旋回南京。
他本應(yīng)該騎著高頭大馬,氣宇軒昂的走在隊伍前列。
但是他沒有,他讓手下騎馬走在前面,自己抄小道繞回了家,回家就是讀書喝茶。
徐達后來被拜相后,仍然住著自己的破房子,朱元璋都看不下去了,賜給他府邸,他不住,賜給他錢讓他自己蓋,他也不要。
徐妙云是徐達的長女,徐達雖然對這位長女視若掌上明珠,但并沒有嬌生慣養(yǎng),而是督促她學(xué)習(x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提高內(nèi)核。
能夠讓一個人走得長遠的,不是短暫的得寵,而是持續(xù)穩(wěn)定的內(nèi)核。
在父親的嚴厲教導(dǎo)下,徐妙云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僅如此還精通經(jīng)史。
圖|徐達
所以,徐妙云從小就被稱“女諸生”,也就是才女的意思,放到現(xiàn)在就是知識女性。
在明代,被稱為“諸生”,就是受過傳統(tǒng)儒家教育,精通經(jīng)史,就是儒家經(jīng)典和歷史方面的書籍。
徐妙云的才女之名也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徐妙云13歲那年,朱元璋跟徐達說:咱倆是患難之交,我也很信任你,你有個好女兒,剛好與我的優(yōu)秀兒子朱棣相配。
當時的朱棣15歲,徐妙云13歲,朱棣10歲時就被朱元璋封為燕王。
原本是父母之命,沒想到是天作之合。
被賜婚后的徐妙云并沒有立即與朱棣完婚,但也沒有留在家里,而是被婆婆馬皇后帶走生活在宮中。
因為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徐妙云懂禮節(jié),有才氣,生活節(jié)儉,處事圓潤,深得馬皇后喜歡。
兩年后,徐妙云與朱棣大婚,被冊封為燕王妃。
圖|徐妙云與朱棣的影視形象
婚后,朱棣先是被分到鳳陽,后來又去了北平鎮(zhèn)守邊關(guān),夏天風(fēng)沙大,冬天能凍掉耳朵,那日子苦得跟南京城的繁華沒法比。
徐妙云從來沒有叫苦喊累,她生活節(jié)儉,將家里管得井井有條,讓朱棣無后顧之憂。
朱棣打仗回到家,有徐氏守候安慰,便覺得日子沒有那么苦。
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徐氏也迎來了高產(chǎn)期。
從洪武十一年到洪武十九年,九年時間,徐妙云就為朱棣生了七個孩子。
02
大明朝的最后一戰(zhàn),也是打出了軍威。
在朱棣的率領(lǐng)下,北元殘余勢力被趕到了漠北,再無力與大明斡旋。
洪武十三年三月,朱棣獲得父皇朱元璋的封賞,到北平就藩。
在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封王和就藩是兩回事,封王是指被封為王,獲得一個王的稱號和相應(yīng)的地位。而就藩則是指被封為王的人前往自己的封地,開始管理封地內(nèi)的事務(wù),并享受封地帶來的利益。
徐妙云也跟著丈夫前往北平,臨走時,婆婆馬皇后還對她十分不舍。
到北平后,馬皇后去世,徐妙云更是守喪吃素三年,恪守禮節(jié),就連婆婆的遺言她都能背下來。
徐妙云是真正打破了婆媳是天敵的說法。
內(nèi)能處理好婆媳關(guān)系,外能處理復(fù)雜的政治關(guān)系。
到北平燕王府后,徐妙云干了三件大事:第一,家仆不能以燕王府的名義欺壓百姓;第二,減免農(nóng)民的佃租;第三,拿出私房錢救濟貧民。
圖|徐妙云的影視形象
果然虎父無犬女。
在她的幫助下,朱棣接管下的北平政通人和,豐衣足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民安居樂業(yè),燕王也深受北平人民的愛戴。
后來,建文帝登基后,下令削藩。
被迫無奈的朱棣于建文元年七月,在姚廣孝的出謀劃策下,宣布起兵靖難。
朱棣南征北戰(zhàn),北平就成了提供一切供需的大后方。
朱棣出征前對徐妙云說:這一仗我們夫妻會共榮辱,你想好了嗎?
徐妙云緊握朱棣的手說:燕王放心出征,我與世子朱高熾誓死守好北平。
建文帝也知道朱棣率大軍出了城,城中已空,恰好可以攻下他的老巢北平。
于是命李景隆率領(lǐng)50萬大軍先攻北平城。
眼看城墻外大軍壓來,徐妙云換上鎧甲,率城內(nèi)的三千士紳和家眷,登上北平城墻壓陣打氣。
她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犒賞將士,組織城里的婦女們做飯,救護傷員。守城的武器不夠,徐氏就融掉家里的銅器和鐵器,鑄成護城的盾牌和兵器。
加上當時正值農(nóng)歷十月,北平城里天寒地凍,天助自助,燕王妃想出一妙計,命守城的將士和家眷,往城墻上潑水。
一夜之間,城墻上全結(jié)上了厚厚的冰,城墻瞬間如冰山,又滑又硬,李景隆雖然帶著50萬大軍,連云梯都搭不上,只能束手無策,望城興嘆。
就這樣,硬是撐到了朱棣收編了寧王的軍隊,興師回援。
03
朱棣回城后,看到徐妙云衣服染滿鮮血,手腳凍傷,還在城中照顧傷員,心里一陣感動。
北平保衛(wèi)戰(zhàn)可以說是徐妙云一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她為朱棣回歸爭取了寶貴時間。
公元1402年7月14日,朱棣攻破南京,登基為帝,建文帝下落不明。
朱棣當了皇帝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冊封燕王妃徐妙云為皇后,并要將冊封大典辦得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
朱棣說:朕躬行天討,無內(nèi)顧之憂 。
意思是:有這樣一位妻子,怎么會有內(nèi)顧之憂呢?
他還將冊立皇后用的金冊金寶都換了,朱元璋時期,規(guī)定皇后是“金寶龜紐”,而朱棣將它提升為“盤龍龜紐”。
金寶龜紐是中國古代璽印中的一種樣式,從秦代開始后妃都是金寶龜紐,盤龍紐是皇帝專用的印璽樣式,象征皇權(quán)的至高無上。
而朱棣冊封徐妙云為皇后時,將金寶龜紐升級為盤龍紐,這在歷代都是首例,足見朱棣對徐妙云的恩寵,并告訴徐妙云他要與他共享天下。
次年,朱棣定年號為“永樂”,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徐妙云正式成為了徐皇后,母儀天下的她并沒有急著鋪張享受,而是勸朱棣居安思危。
她的弟弟徐增壽在靖難中擁戴有功,被建文帝所殺,朱棣追授徐增壽為定國公,又讓他的兒子承襲爵位。
徐妙云卻極力勸阻,讓朱棣不要驕縱自家人,讓外戚勢力膨脹。
她勸朱棣不要忘記了同他一起守城的婦女們,要對她們進行賞賜,不要讓人家認為他過河拆橋。
徐妙云還勸朱棣要與民休養(yǎng)生息,不要濫用刑罰,關(guān)心百姓疾苦,培養(yǎng)愛護國家的人才。
在任用人才時,不要分新舊,一視同仁,不要因為一個忠臣犯一點小錯就不任用,不要因為一個人小聰明多就任用。
而她自己在管理后宮時,也是任人唯賢,時常召見有才能的女官和婦女。
但徐妙云當了五年的皇后就病逝了,年僅46歲,有說她是因為操勞過度。
據(jù)史書上記載,朱棣為她舉辦了隆重的葬禮,破例為她寫了悼文,下令全國吃素,這在明朝也是獨一份的待遇。
徐皇后去世后,朱棣性情大變,喜怒無常,后宮形同虛設(shè),朱棣的那份柔情也跟著埋進了皇陵里。
都說朱棣兇殘,發(fā)動靖難,殺侄奪位,靖難中屠戮無數(shù),但他將柔軟與獨一份的愛卻給了徐皇后。
參考資料:
《美人》,崔軼
《中國皇帝全傳》,善從
《明成祖與徐皇后的凄美愛情故事》,喬與風(fē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