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咱們買東西越來越 “急”—— 想喝冰鎮(zhèn)啤酒、吃零食,或者突然需要家電、護膚品,都希望半小時內(nèi)拿到手,這種 “分鐘級送達” 的即時零售,已經(jīng)成了新的消費潮流。美團閃購作為做這件事的主要平臺,2023 年開了場 “即時零售品牌經(jīng)營增長大會”,專門跟各大品牌(比如百事、脫骨俠、海天這些)聊怎么抓住這個潮流:既滿足咱們的需求,又幫品牌把生意做起來。這份文檔就是這次大會的核心內(nèi)容,說到底就是一句話:在新消費時代,怎么靠 “商品創(chuàng)新” 和 “數(shù)字化工具”,把即時零售的生意做透。
一、先搞懂:現(xiàn)在用戶到底想要啥?
做生意得先摸準用戶心思,現(xiàn)在的消費者早不是 “買東西只看便宜” 了,需求特別細分,還帶了很多 “情緒” 和 “場景” 屬性:
人群標簽特別鮮明:有 “脆皮打工人”(一邊上班一邊養(yǎng)生,比如喝養(yǎng)生茶、買低脂食品),有 “愛拼青年”(喜歡湊單、拼團省錢),還有 “體驗派”(愿意為小驚喜買單,比如買個好看的禮盒送禮);也有人追求 “精致省”(不浪費但也不將就)、“微揮霍”(偶爾買貴點的東西犒勞自己)。
場景越來越碎:比如深夜追劇要 “深夜好食光”(滿 15 減 3 買零食),周末宅家是 “宅度假”(不想出門,連菜、飲料都讓閃購送),春節(jié)要 “禮贈場景”(買零食大禮包送親戚),甚至學生開學 “包書皮”、養(yǎng)異寵 “閃電投喂”(給鳥、爬寵買糧食),這些細碎的場景,都需要對應的商品快速送達。
簡單說,用戶不再是 “批量買同款”,而是 “在特定時間、特定心情下,要特定的東西”,就像文檔里說的:“用戶正用自己的方式,寫消費需求的新劇本”。
二、品牌做即時零售,最怕啥麻煩?
想滿足用戶這些需求,品牌自己干可太難了,主要有 4 個 “攔路虎”:
創(chuàng)新慢半拍:調(diào)研用戶要 1-3 個月,研發(fā)產(chǎn)品 3-6 個月,鋪貨到門店又要 6-9 個月,等貨上架,用戶需求可能都變了;
渠道亂糟糟:現(xiàn)在賣貨的地方太多了 —— 傳統(tǒng)超市、折扣店、閃電倉(專門做即時零售的小倉庫),渠道成本越來越高,還不知道該鋪哪個;
效果算不清:花了錢做廣告、搞促銷,不知道是品牌名氣漲了,還是貨賣多了,“既打響品牌又賣貨”(品效合一)很難做到;
成本往上漲:從生產(chǎn)到鋪貨,再到營銷,每一步都要花錢,利潤越來越薄。
三、美團閃購的解法:用數(shù)字化幫品牌 “破局”
針對這些麻煩,美團閃購給了一套 “工具箱”,核心就是靠數(shù)字化提效率、抓需求,主要分 4 個方向:
1. 先讓用戶 “買得到”:把貨鋪對地方
想賣貨,首先得讓用戶能買到。美團閃購搞了 “智慧分銷 2.0” 和 “D-RTM 模式”(簡單說就是 “數(shù)字直達市場”),幫品牌精準鋪貨:
比如通過數(shù)據(jù)找 “高需求門店”:知道哪 1 萬家門店能貢獻 80% 的春節(jié)生意,就重點在這些店鋪禮盒;
還幫品牌解決 “鋪哪些店” 的問題:比如百事食品春節(jié)賣禮盒,用 “閃店通”“閃耀門店” 工具,讓禮盒覆蓋的門店漲了 38%,單店新增了近 1 個禮盒 SKU,最后春節(jié)禮盒銷售額同比漲了 78.1%;
小品牌也能借力:比如網(wǎng)紅品牌脫骨俠的無骨雞爪,跟美團閃購合作 2 個月,就鋪了 4000 多家店,單月銷售額直接漲了 6 倍多。
甚至還搞了 “量子通道”,幫 20 多個品牌(比如百草味、九陽)快速對接供應鏈,從 “只幫鋪渠道” 變成 “全產(chǎn)業(yè)鏈幫忙”。
2. 再讓用戶 “想得到”:場景營銷玩明白
貨鋪好了,得讓用戶知道 “我需要這個”。美團閃購升級了 “場景營銷 2.0”,核心是 “精準觸達”:
用 AI 分析場景:比如問 “早餐 7-10 點喝乳品的用戶喜歡啥”,AI 能快速給出用戶畫像,還能分析 “蘇超比賽期間江蘇各城市買啥多”(蘇南人愛買酒和數(shù)碼,蘇北人愛買手機);
抓細分人群:針對學生搞 “校園市集”(在快遞柜派樣、食堂貼廣告),針對旅行者搞 “文旅游消費”(比如長白山滑雪時,閃購送零食到酒店),針對小鎮(zhèn)人群搞 “短劇掛鏈”“快閃活動”;
跨平臺聯(lián)動 “種草 + 成交”:跟抖音、小紅書、視頻號合作 —— 在小紅書刷到 “好吃的零食”,能直接跳美團閃購買;海天跟脫口秀綜藝合作,美團上的搜索量直接漲了 200%;灣仔碼頭跟電影合作,搜索量漲了 410%,還連續(xù) 3 個月拿品類銷量第一。
3. 還要讓用戶 “覺得值”:智能促銷不踩坑
以前品牌搞促銷特別累:要管 100 多萬家門店、16 個場景、10 類人群,不知道預算該咋分,還容易 “破價”(賣太便宜傷品牌)。美團閃購搞了 “AI 智能促銷” 和 “每日神價”:
AI 幫著算:自動調(diào)配預算、優(yōu)化優(yōu)惠券(比如取消沒人用的券),還能做 “AB 實驗”(比如兩個方案對比,選效果好的);
“每日神價” 不瞎搞:只選中高端、趨勢品(比如單價 20 元以上的零食、護膚品),既幫品牌推爆品,又不損傷價格形象,還能吸引年輕用戶。
4. 最后讓用戶 “體驗好”:定制商品更貼心
用戶要的不只是 “快”,還有 “合適”。美團閃購幫品牌搞 “商品定制”:
按場景定規(guī)格:比如益海嘉里做 “一人食小規(guī)格”,賣了 1 個多億,銷量翻倍;鯊魚菲特做低脂食品,一年就沖到 “買菜做飯” 場景 TOP5;
按需求搞創(chuàng)新:脈動出 “青草味出游限定款”,首周就賣爆,2 個月銷售額破百萬;青島啤酒跟老佛爺聯(lián)名出 “夜貓子款”,主打低度酒,成了年輕人夜間社交的 “潮流貨”。
四、總結(jié):美團閃購的 “增長公式”——FAST 2.0+
最后,美團閃購把這些方法整合成了一個 “品牌經(jīng)營模型”,叫 FAST 2.0+,核心是 4 個維度:
買得到(Findability):靠 D-RTM、智慧分銷,讓貨鋪對地方;
想得到(Awareness):靠全域營銷、AI 場景分析,讓用戶知道需要;
心價比(Superior Value):靠 AI 促銷、每日神價,讓用戶覺得值;
體驗佳(Tailored Experience):靠商品定制、餐零打通(比如點外賣時順便買飲料),讓用戶滿意。
簡單說,這份文檔的核心就是:美團閃購想當品牌的 “合伙人”,用數(shù)字化工具幫品牌解決 “賣貨難、創(chuàng)新慢、營銷亂” 的問題,同時滿足咱們 “分鐘級送達、場景化需求” 的消費習慣,一起把即時零售的蛋糕做大。最后還提到,9 月 10 號會全面公測這個體系,不少大品牌(雪花、蒙牛、瑪氏這些)已經(jīng)加入了,相當于喊話說:“想做即時零售?來跟我們一起干!”
報告節(jié)選
完整報告獲取:三個皮匠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