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21日是第7個中國減鹽周。長期高鹽飲食對健康不利,比如會帶來高血壓,加重腎臟負(fù)擔(dān),甚至還會增加胃癌的風(fēng)險等。一提到“減鹽”,人們總覺得減鹽之后的飯菜寡淡,而實際上也有一些減鹽不減味的方法。
用天然香料分散味蕾的“注意力”
大多數(shù)食物并不是多放鹽才好吃,如果覺得少了含鹽調(diào)味品影響菜品口味,可以多用香料替代,以分散味蕾對咸味的“注意力”。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發(fā)布的科普材料介紹,這些香料除了常用的蔥、姜、蒜、香菜、洋蔥、花椒、胡椒、辣椒、八角、桂皮、香葉之外,還可以多嘗試紫蘇、香草、香茅(檸檬草)、薄荷、羅勒、迷迭香等調(diào)料。
用酸、辣、麻來凸顯咸味
用酸味凸顯咸味也是一個減鹽不減味的竅門。比如,檸檬汁的酸味可以放大菜肴本身的咸味,非常適合減鹽。和檸檬類似,醋的酸味也能凸顯咸味,達(dá)到減鹽目的。
除了酸味之外,鮮味、辣味、麻味甚至苦味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咸味更明顯。除了用這些味道的調(diào)料之外,還可以用有這些味道的食材,比如菌菇、海帶、西紅柿、苦瓜、苦菜、苦菊等,在其他味道之下,咸味可能會更加突出。
湘菜專家、中國烹飪大師蔣彥曾經(jīng)介紹過一種“借味替鹽法”,與上述原理類似。借味替鹽是指用香菇粉、檸檬汁、山胡椒油等天然食材替代部分鹽,增加菜肴的鮮香。試驗發(fā)現(xiàn),用鈉含量低的香菇粉,也就是用香菇烘干磨成的粉代替鹽來調(diào)味,可以讓用鹽量減少50%~70%,而味覺滿意度不減。
檸檬+山胡椒油也可以配合減鹽。比如在做剁椒魚頭、小炒肉時,起鍋前各擠幾滴檸檬汁和山胡椒油,檸檬汁的酸味和山胡椒油的麻香能“騙”過味蕾,這樣一來可以讓用鹽量減少約30%。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甜味和咸味有互相削弱的作用,大量糖的存在會降低人們對咸味的感知。所以,盡量避免將菜肴做成甜咸口,降低高糖又高鹽的危害。
巧用“分步放鹽法”
蔣彥還介紹了一種“分步放鹽法”,以炒肉為例,腌肉的時候只用平時1/3的鹽,然后加1勺料酒和適量香菇粉;出鍋前再補1/4鹽,此時鹽只附在表面,吃到嘴里的一剎那恰好能感知到咸味。這樣下來,整體用鹽量可以減少40%,而人感覺到的咸味程度似乎沒變。
整理 || 楚超
編輯 || 顏紅波
校對 || 鄭春華
審核 || 董超
本文封面圖片來自版權(quán)圖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