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疆是世界三大加工番茄核心區(qū)之一,番茄醬的出口量占到全國的70%。近年來,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重點產區(qū)加大科技投入,精準匹配采收、加工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生產周期,有效提升了番茄醬的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9月,正是番茄采收旺季。記者來到新疆焉耆縣,近8萬畝番茄地鋪上巨幅紅毯,現場機聲隆隆,一派豐收景象。
走近看,采收機、運輸車配合默契,外面下著“番茄雨”,里面打起了“乒乓球”。種植戶徐威振介紹,正在打“乒乓球”的這個裝備叫色選儀。
徐威振介紹,采收機里有一個專門的色選儀,用激光采收,它可以分辨出來是青果還是紅果,不合格的它就彈掉。
采訪中,不斷有新的采收機開到地頭,記者登上其中一輛,找到了這個大家伙“肚子”里的小秘密。
有了新設備幫忙,徐威振2025年包下了500畝番茄地。
徐威振表示,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以前二三十畝地,采收可能要一個多星期,沒有機械化,人工費比現在要多多了。
從田間地頭到番茄加工廠,青果越來越少、紅果越來越多。進廠以后,還要經過機器和人工兩次篩選,才能夠選出可以生產果醬、果汁的純純的紅果。這些被篩出來的青果有多少,還能有什么用處?
新疆冠農股份有限公司現代農業(yè)產業(yè)研究院研發(fā)工程師王雪銘介紹,他們發(fā)現,未成熟番茄中含有六氫和八氫番茄紅素,它相對于傳統番茄紅素而言,擁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以及額外的對抗日光損傷的活性,這使其在護膚品和保健品領域擁有更高的價值。
“一個青果也不放過”。就是靠著這么一股子韌勁兒,7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新疆的番茄產業(yè)已經從完全依靠人工種植,發(fā)展成為從育種、移栽到田間管理再到工廠、餐桌的現代農業(yè)產業(yè)鏈。
數據顯示,2024年,新疆加工番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120萬畝,加工番茄產業(yè)鏈實現全程機械化。200余家加工企業(yè)生產的番茄醬、番茄汁、番茄紅素、番茄籽油等深加工產品,市場已覆蓋中亞、東南亞、中東、非洲、歐美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