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流星時,有沒有想過,那些流星最后都去哪了?其實,大部分在穿過大氣層時就燃燒沒了,只有少數(shù) “幸運兒” 能砸到地球,變成咱們說的天外來客——隕石。
上海天文館內展出的南丹鐵隕石
這塊是重800kg的南丹鐵隕石,歷史可以追溯到1516年明朝正德年間,當時它墜落在廣西南丹縣,是我國唯一既有文獻記載又有實物留存的隕石。
南丹鐵隕石現(xiàn)正展出于上海天文館中,本周日(9月21日)上午10點,果殼直播間帶你沉浸式逛上海天文館“大器星成”隕石展。直接把多件鎮(zhèn)展隕石懟到你眼前,還有特邀嘉賓在直播間給你開小灶,聽專家講講它們的稀罕事!
隕石展到11月18日就結束了,如果想去還沒安排的,這次不用跑現(xiàn)場,打開手機就能 “云摸” 這些太空石頭。不想錯過,就點擊上方按鈕,預約直播吧!
能看到哪些珍稀隕石?
除了南丹鐵隕石,這里能看到總價值不低于一個億的隕石文物。
長興隕石在1964年墜落于上海長興島,是唯一一顆上海地區(qū)的目擊隕石(被人目擊并找到的隕石,價值會遠高于非目擊隕石),天文館收藏了隕石中最大的一塊,重達21.4千克。
“全球最大石隕石雨”的吉林石隕石
公認最美的波蘭260kg莫拉斯科鐵隕石
單體墜落最大的隆德石隕石
金箍棒真是隕石做的?
真隕石做的 “金箍棒”!
《西游記》第七十五回寫道: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按照神話推理,兜率宮在三十三層天之外,這里的“鑌鐵”則自非人間凡物,只有一種可能——宇宙里的鐵隕石!
果殼作為落地策展團隊把西游記里的金箍棒1:1還原出來了。用真實的鐵隕石切割而成的“隕鐵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克,原著中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棒身表面保留著小行星數(shù)億年形成的天然紋路,那是星核大約每百萬年降低一定溫度的情況下極其緩慢冷卻形成的結晶效應。
隕鐵金箍棒
隕鐵金箍棒細節(jié)圖
隕石做的樂器——全球首套隕石編磬
這套名為萬籟寂的樂器,是全球首套隕石編磬,它當中輪流敲擊的20片磬,每一片都是由真正的隕石打造而成,而且每片都具有獨特的紋路與音準,能夠演奏《東方紅》和《大魚》等曲目。想聽聽會敲出什么獨特的“天外之音”?來直播間現(xiàn)場聽吧!
現(xiàn)場可互動敲擊的隕石磬
隕石編磬。上面的紋理是鐵隕石特有的維斯臺登紋
能摸到的天文體驗
來到上海天文館,怎么能不帶你去幾個主展區(qū)逛逛呢?!在直播中,還會邀神秘嘉賓帶你進一步了解“家園”、“宇宙”、“征程”三大主題展區(qū)。
外部直徑約20米的天象廳外層被投影成地球的形態(tài),交替展現(xiàn)從太空中看地球的景象。
上海天文館家園展區(qū)中巨大的地球模型丨雨朵
上海天文館熱門打卡點之一的“太陽X級耀斑”展示了日食、冕環(huán)、黑子、日冕物質拋射及耀斑等現(xiàn)象。
仿佛觸手可及的“太陽”,展示了太空衛(wèi)星拍攝的日冕物質拋射丨水白羊
你可以進入天和號核心艙內感受下航天員起居、健身、飲食以及控制飛船的日常生活。
1:1復刻的天和號核心艙
把宇宙迄今為止138億年的歷史壓縮到一年,標注出每個月份發(fā)生的大事件。直到12月31日的最后一分鐘,璀璨的人類文明才出現(xiàn)。
直播間福利:上海天文館隕石展周邊
熱門票根掛件——其瑰麗的花紋,表現(xiàn)了正交偏光顯微鏡下12塊珍貴的南極隕石微觀世界,通過透光的亞克力材質還原其美貌,以掛件形式將微觀宇宙美學綻放于日常之中。關于每塊南極隕石命名解碼等有趣的科普信息,也被一并帶給你。
“磬靈靈”相關亞克力掛件——一只以“磬”為靈感的小精靈:它作為科普磬的知識的載體,介紹磬的來歷、磬各部位的名稱等;亦可拋出諧音梗,傳遞松弛與美好——也附帶了專屬小磬錘,愿大家“福氣+1”、萬事“很靈”!
本周日(9月21日)10點,直播間不見不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