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新紀元,用有趣故事解讀餐飲與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導讀
曾幾何時,商場里最火的餐館非酸菜魚莫屬,每到飯點時分,店門口總是排起大長龍的隊伍,尤其是網紅“酸菜魚一哥”太二酸菜魚更是頂流,幾乎每次去都是一座難求。
“吃魚拯救世界”的標語和“超過四人不接待”的規(guī)矩一度,甚至成為社交網絡上的熱門話題,年輕人就算排隊2小時也要去品嘗一番。
然而,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太二酸菜魚在沈陽的門店已全部關閉,引發(fā)了廣泛關注,這個曾經風靡全國、一座難求的品牌,為何在短短數年間就顯現疲態(tài),甚至在部分城市節(jié)節(jié)敗退?
曾經的“酸菜魚一哥”,如今遮羞布徹底被撕下了,許多品嘗過的食客一針見血地指出了:4個原因狂不起來了。
1、熱度退潮
太二的崛起,深深烙印著“網紅餐飲”的基因,其通過精心設計的“二”文化,比如店規(guī)“超過四人不接待”、黑白漫畫風格的裝修、以及社交媒體上的話題營銷,成功抓住了年輕消費者的眼球,成為了頂流網紅餐館。
當初人們排隊打卡,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體驗”這種新奇感和參與感,是為了發(fā)朋友圈,而并非純粹為了美食本身。
隨著時間的消逝,越來越多的人品嘗過了這個網紅美食,當新鮮感過去,消費者的注意力被更新鮮、更獵奇的新品牌所吸引時,如果產品本身沒有形成堅實的口碑護城河,衰落便是必然。
酸菜魚一哥靠著營銷起飛,最終也會因為流量衰減,導致熱度退潮,成也網紅,敗也網紅,如今增長乏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2、后廚沒有一條活魚
酸菜魚這道菜的靈魂,在于魚片的“鮮”和“嫩”,酸菜魚一哥早期主打“酸菜比魚好吃”的定位,但同時也給消費者傳遞了注重食材品質的印象。
但是隨著吃過的人越多,很多消費者就發(fā)現,門店廚房里根本就沒有一條活魚,廚師不需要每天現殺魚,所使用的魚片全是冷凍的預制貨。
這一真相對喜歡吃酸菜魚的食客而言無疑是致命的打擊,當大家發(fā)現自己排長隊、花高價吃到的,竟然和超市買的預制菜包沒有本質區(qū)別時,那種被欺騙感和失望感會瞬間摧毀品牌信任。
3、性價比極低
如今大家去外面吃飯,更加看重性價比,比如人均四五十的江西小炒能夠火爆,就是靠著性價比吸引了很多顧客。
而太二酸菜魚的人均消費在80元以上,三個人去吃,點一份招牌酸菜魚動輒一百多,再加上其他小菜和飲料,輕松突破人均200元大關。
更關鍵的是菜品分量還少,一份酸菜魚里面的魚片不到20片,以前酸菜很多,如今也越來越少了,只有湯便得越來越多。
這樣的消費體驗,讓很多都覺得不劃算,性價比太低,甚至吃不飽,當消費者發(fā)現,花同樣的錢可以在別的餐館吃到現殺活魚,競爭力就蕩然無存了。
4. 口味逐漸下滑
餐飲最核心的競爭力永遠是味道,為了追求擴張速度和利潤,酸菜魚一哥高度依賴預制菜模式,這雖然保證了出品的穩(wěn)定性,卻也犧牲了菜肴的“鍋氣”和靈魂。
很多食客表示:魚是昨天殺的,到店是已經切好,腌好一大盤,粉包是提前做好的,高湯是用湯膏兌水,酸菜是中央工廠生產切好,現場組裝,這不是預制是啥啊。
當味道不再能吸引人,甚至讓老顧客失望時,關門歇業(yè)就成了最終的歸宿,當潮水退去,最終能留住消費者的,永遠是過硬的產品品質、真誠的食材態(tài)度、以及公道的價格,而不是流量。
最后麻煩大家點個贊支持一下,非常感謝!
如果你愛看美食,愛看餐飲故事,歡迎關注我們
與君共勉
嘗遍中國美食
游遍千山萬水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