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旅居云南·心之所向”2025年全國媒體達人云南行活動走進昭通大山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在云貴高原的群峰之間,采風(fēng)團沉浸式體驗了這片“黑頸鶴之鄉(xiāng)”的生態(tài)之美,見證秋日高原濕地的獨特魅力。
一山四季:秋染草甸如油畫
當日午后,采風(fēng)團沿昭普綠道西行82公里,抵達海拔3364米的大山包保護區(qū)。秋風(fēng)掠過高山草場,金黃色燕麥田與暗紅色蕎麥田交織錯落,白色洋芋花隨風(fēng)搖曳,將大地鋪成絢麗的“天然油畫”。
雞公山險峰是保護區(qū)的“天然觀景臺”。采風(fēng)團沿兩尺寬山間小徑登頂,雖體力受挑戰(zhàn),眼前景致卻令人嘆服:西南方向,滇東第一峰大藥山巍然矗立;群山之間,牛欄江與金沙江蜿蜒奔騰;腳下,深達2000余米的玄武巖大峽谷氣勢恢宏——谷底尚是夏日炎炎,山頂已浸滿秋意。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落差,造就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景?!北Wo區(qū)工作人員介紹,秋季是大山包最美時節(jié),藍天白云、朝霞夕陽為山巒草甸、高原湖泊鍍上斑斕色彩,伴著豐收的蕎麥香氣,盡顯高原秋日的靈動與厚重。
鶴舞高原:2100余只“精靈”將歸
“雁鵝雁鵝,九月九來,三月三走”,當?shù)啬撩駛鞒墓爬细柚{,預(yù)示著黑頸鶴遷徙季的臨近。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是大山包最珍貴的“客人”,而當?shù)氐纳鷳B(tài)保護成效,正讓這份“約定”愈發(fā)牢固。
近年來,昭陽區(qū)以“保護生態(tài)、維護系統(tǒng)平衡”為核心,實施退耕還林還濕2.2萬畝、改良新增草場7.3萬畝等措施,黑頸鶴棲息地生態(tài)持續(xù)改善。數(shù)據(jù)顯示,越冬黑頸鶴數(shù)量從1990年的200余只,增至2024年的2100余只。2004年12月,大山包更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斬獲“中國黑頸鶴之鄉(xiāng)”“中國最美濕地”稱號。
除了生態(tài)價值,大山包還是戶外運動的“極限賽場”。2014年,這里被國際翼裝飛行組織認證為“世界最高公路直達跳點翼裝飛行基地”,即便非飛行季,雞公山跳臺的險峻依舊震撼人心。
秋韻引客:國慶旅游迎熱潮
“生態(tài)好了、設(shè)施全了,秋天來大山包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當?shù)卮迕裾f,秋日宜人的氣候與壯美的風(fēng)光,讓這里成為攝影愛好者、自然體驗者的“心頭好”,國慶期間更是客流高峰。
為迎接旺季,昭通市已推出多條精品旅游線路,將大山包與昭通古城、鹽津豆沙關(guān)、彝良小草壩等景點串聯(lián),為游客打造“生態(tài)+人文”的多元體驗。
夕陽西下,余暉灑滿金色草甸,牛羊悠閑覓食,高原湖泊倒映天光云影。此刻的大山包,正以最美的秋日姿態(tài),靜候著全國游客的到來,也盼望著那些即將歸巢的“高原精靈”。
(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 記者 李映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