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fā)碧眼、笑容甜美,荷蘭籍童模Sofia在社交媒體上擁有不少粉絲,更是多個中國品牌的寵兒。就是這樣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最近卻卷入了一場辱華風波。
事情起源于Sofia的父母在社交平臺評論區(qū)發(fā)布了一張照片,照片中孩子用手指拉扯眼角,做出“瞇瞇眼”表情。這個動作在西方社會早已被公認為是對亞裔的歧視性手勢,帶著明顯的侮辱意味。
挑釁與傲慢,外籍童模家人的態(tài)度轉變
一張照片點燃怒火,照片中,Sofia用雙手撐住眼尾,做出那個被稱為“辱華招牌”的瞇瞇眼動作,表情似笑非笑。這個動作根本不是無心之失——在西方社會,這早就被公認為是對亞裔的歧視性手勢,就像豎中指一樣,帶有明顯的侮辱意味。
網友的批評聲如潮水般涌來,有頂著英國IP的網友率先用英文評論道:“你在中國賺錢,卻侮辱中國人?別拿她只是個孩子當借口?!边@條評論在短短一小時內就獲得了超過3000個點贊。
隨著事件發(fā)酵,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到批評行列,指出這個手勢的歷史淵源——它源自19世紀西方對華工的歧視,用來夸張化亞洲人的面部特征。
從沉默到挑釁的升級。面對網友的善意提醒,Sofia一家最初選擇了刪除照片,但這不是悔改的開始,而是對抗的開始。他們不僅沒有道歉,反而發(fā)布了另一個孩子做鬼臉的視頻,疑似挑釁網友。期間還不斷刪除舉報評論,試圖控制輿論。
更令人氣憤的是,Sofia的經紀人在看到眾多網友的批評后,竟然輕佻地回復了一句:“哈哈哈怎么啦。”這種態(tài)度充分說明了他們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意識到錯誤所在。
事件發(fā)生48小時后,這家人終于發(fā)布了一段聲明,但聲明中毫無歉意,反而指責網友“過度敏感”、“上綱上線”,聲稱這只是一個“孩子天真的玩笑”。
品牌反應與市場覺醒,24小時內的巨變
合作品牌的迅速切割,面對洶涌輿情,與Sofia合作的兒童戶外品牌反應令人欣慰。他們在24小時內發(fā)布了正式聲明,態(tài)度明確且堅決。品牌聲明中強調:“此前對該童模及其家庭的不當行為不知情,得知后已第一時間解除所有合作”,并表示“絕不姑息任何冒犯中國消費者的行為”
這份強硬的回應得到了網友的一致認可,很多人涌入品牌的評論區(qū)留言表示“干得漂亮”、“支持有立場有原則的品牌”。
與此同時,另外兩家原本計劃與Sofia合作的中國品牌也緊急發(fā)出聲明,表示已經終止一切合作洽談。其中一家母嬰品牌負責人表示:“我們歡迎國際模特來華工作,但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strong>
Sofia一家顯然很懂中國網絡環(huán)境,品牌解約聲明發(fā)出后,他們第一時間清空社交平臺,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這種“光速逃跑”的操作,恰恰說明他們對中國網絡環(huán)境的了解程度。他們絕不是什么不懂事的無辜受害者,而是明知故犯的挑釁者。
曾與這家人合作過的攝影助理爆料,孩子母親平時就很高傲,對工作人員缺乏基本尊重,經常說“你們中國人怎么這么事多”。
收人民幣最積極,轉頭就擺出高冷姿態(tài)。更有多位業(yè)內人士透露,這家人在中國市場的報價是歐洲市場的三倍,卻仍然行程滿滿,一年中有大半年時間在中國工作。
文化尊重與商業(yè)倫理,外籍模特行業(yè)的深層反思
屢見不鮮的類似事件并不少見,Sofia事件也不是孤立現象。2025年8月,某國際手表品牌的亞裔模特也因為在廣告里故意做“瞇瞇眼”被罵上熱搜,最后品牌方拖拖拉拉才道歉。
2022年5月,一位法國童模在上海拍攝時,其父母要求修改合同條款,增加“不參與中國傳統節(jié)日宣傳”的附加條款,引發(fā)品牌方強烈不滿
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因文化不敏感導致的品牌危機事件同比增長了40%。這個數字背后,隱藏著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一些外籍模特和MCN機構,把文化挑釁當成流量密碼。他們精確計算著風險和收益,在底線邊緣反復試探。
這場風波的終極意義,在于它為整個行業(yè)樹立了新標桿。文化敏感性,正在成為國際商業(yè)合作的新門檻。多個國際品牌開始制定《跨文化敏感性行為準則》,廣告模特選用標準正在向“文化背景審核”方向升級。
預計未來12個月內,相關行業(yè)標準將更加嚴格,違規(guī)成本顯著提升。50%以上的在華外資企業(yè)將升級文化敏感性培訓,一些領先的模特經紀公司已經開始要求外籍模特簽署《文化尊重承諾書》,明確列明禁止的行為和手勢。
中國消費者也正在用實際行動重塑行業(yè)規(guī)則,事件發(fā)生后,網友自發(fā)整理出《尊重中國文化須知手冊》,在外籍模特和藝人群體中廣泛傳播。這些手冊用多種語言詳細解釋了哪些行為可能冒犯中國文化,包括手勢、言語和行為等多個方面。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我們歡迎真正尊重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但絕不接受一邊賺錢一邊侮辱的行為?!边@種聲音正在形成強大的市場力量,推動整個行業(yè)向更加規(guī)范、更加相互尊重的方向發(fā)展。
品牌解約聲明發(fā)出后,那位荷蘭童模的父母清空了所有社交平臺內容。他們從中國市場的“香餑餑”變成了“過街老鼠”,但這家人真的意識到錯誤了嗎?還是只是暫時避避風頭?
有業(yè)內人士透露,這家人正在聯系東南亞市場的品牌,試圖將事業(yè)重心轉向其他國家。然而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真的能夠輕易被遺忘嗎?
中國市場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尊重是合作的基礎,文化尊嚴不容踐踏。這不是小題大做,而是底線問題。眼睛可以瞇起,但文化尊重的大門永遠不會關閉——這是中國市場給世界的答案。
信息來源:
宣傳圖被指辱華,瑞士手表品牌Swatch致歉——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