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網(wǎng)易開通網(wǎng)易號,感慨萬千。十多年前,應邀在網(wǎng)易建立博客,成為財經(jīng)名博,與網(wǎng)易結下了不解之緣。后來,網(wǎng)易博客平臺關閉,用戶數(shù)據(jù)被遷移至輕博客產(chǎn)品Lofter,不再關注?;厥走^去,“恰同學少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幾度夕陽紅。展望未來,“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開篇,登高望遠,共賞黃鶴樓詩詞,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情,并歡迎新老朋友們。
黃鶴樓位于湖北武漢市武昌區(qū)長江邊的蛇山上,是我國三大名樓之一。其始建于三國時期223年,是東吳孫權在長江邊黃鵠磯上修建的一座軍事瞭望樓。以后朝代屢毀屢建,沒有了軍事功能,但成了文人墨客登高望遠、追古嘆今之所。古往今來,關于黃鶴樓的詩詞數(shù)不勝數(shù),茲選取幾篇有意義者,供大家欣賞。
第一首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點評:這首《黃鶴樓》被公認為唐七律之首,令李白無語。崔顥發(fā)出了人生苦短無常、宇宙浩瀚無情的感傷。
第二首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點評:這是一首送別詩,人生多離別。后兩句貌似簡單的場景描寫,自然傳遞出深深的惜別之情,余音裊裊,如同“峰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都是千古名句。
第三首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
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點評:這是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岳飛率領部隊回鄂州駐屯,登黃鶴樓時所作。與另一首著名的《滿江紅》相比,在內(nèi)容意境上差不多,都是希望率軍早日收復故土凱旋。區(qū)別是,這首比較平和,希望切切。那首言辭激烈,雄渾悲壯。
第四首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wěn),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
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點評:此劉過,當然遠不如神雕大仙楊過光芒萬丈,也不如辛棄疾有故事“醉里挑燈看劍”,只能寫詞感嘆。但是,他與辛棄疾、陸游等人為友,都是愛國詞人,值得肯定。此詞如小家碧玉,滿紙傷感。
第五首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點評:偉人之詞一向陽光正氣,此詞寫于大革命失敗之后,雖然有些低沉,但不是消沉,眼望波濤洶涌的長江水,胸中的革命豪情隨之一浪高于一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