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啊,婆婆手里的那點退休金,真是個家庭晴雨表。
我見過不少聰明婆婆,每月錢不多,但安排得明明白白,自己過得舒坦,兒女也貼心。可也有些老姐妹,錢沒少花,力沒少出,反倒落了一身不是。
養(yǎng)老金的安排,真就像煲湯——火太旺容易干,不盯著又沒味。
其實哪有什么深仇大恨?很多別扭,就是“錢沒理清、情沒到位”鬧的。
退休金不管多少,會安排的婆婆都做對了三件事。自己手頭寬裕,子女也更孝順。
一、錢分三份,心里不慌
我們樓的劉姨,以前每月退休金四千塊,兒孫說買什么,她二話不說就掏錢。輪到她自己想報個老年書法班,倒猶豫了半天。
后來她學(xué)了一招,叫“分賬法”。這一分,整個人都輕松了。
現(xiàn)在她這么安排:
- 生活錢占六成,日常吃用、興趣愛好,該花就花;
- 健康錢留三成,看病體檢、買藥保健,堅決不動;
- 親情錢放一成,給孫子買玩具、周末家庭聚餐,??顚S谩?/li>
她女兒知道后,不但沒不高興,反而說:“媽您早該這樣!我們哪能總花您的養(yǎng)老錢?”
手里有自己的錢,心里才有底。養(yǎng)老錢不是不花,是要花得明白、留得踏實。
二、錢要花對,情才到位
隔壁趙嬸以前直接拿錢補貼兒子還房貸,兒媳覺得理所應(yīng)當(dāng),連句謝謝都少。
后來她換了方式——拿那筆錢給小兩口買了臺掃地機器人。
這下兒媳感動壞了,還發(fā)朋友圈:“婆婆真心疼我,知道我?guī)扪缓?!?/p>
其實花的錢差不多,但效果天差地別。
聰明的婆婆,都懂得把給錢變成“用心”:
- 組織一次家庭出游,比給錢更有回憶;
- 送個實用家電,比塞紅包更貼心;
- 給孫子報個班,比買玩具更有長遠(yuǎn)心意。
錢還是那些錢,換種花法,就成了心意和關(guān)懷。
三、把話說明,大家都安心
吳阿姨聽說老姐妹家因為錢的事鬧矛盾,就在一次家庭聚餐時說了實話:
“我的養(yǎng)老金夠用,看病的錢也準(zhǔn)備好了,你們不用操心。你們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就是對我最好的孝順?!?/p>
兒子兒媳聽完,互相看了一眼,明顯松了口氣。
打那以后,兒媳經(jīng)常主動打電話來:“媽,周末來家吃飯吧?我燉了您愛喝的湯?!?/p>
有些話,說開了是陽光,憋心里就成了疙瘩。讓子女知道你的安排,他們安心,你也清凈。
說到底,管錢就像調(diào)琴弦——太松了不成調(diào),太緊了容易斷。
松緊合適,才能彈出好曲子。
會安排的婆婆都明白:把錢理清楚,把情用對地方,把話說到明處。
——這不是計較,是生活的智慧。
你把自己安排好了,就是對子女最大的體貼。
自己有錢花,子女更孝順,這才是大家都舒服的好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