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戰(zhàn)升溫,馬英九已經(jīng)站隊支持羅智強,朱立倫另有人選,而鄭麗文則強調(diào)了8個字。那么,這場國民黨主席改選,到底會成為“世代之爭”,還是舊派的又一次延續(xù)?這對兩岸局勢又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
朱立倫最近在公開場合總把“愿意交棒”掛在嘴邊,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心里的算盤打得噼啪響。這位被媒體評價為“兼具學者理想與政客身段”的國民黨主席,從骨子里就不相信鄭麗文或羅智強能接好他的班。
畢竟鄭麗文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他的“模糊路線”,羅智強更是早在馬英九時期就和他政見不合。要是這兩人中的任何一個當選,豈不是明擺著告訴外界,朱立倫這些年的政治布局全是錯的?這種事情,精于算計的朱立倫可不會允許發(fā)生。
他的母族大溪林家本就有不少民進黨背景,這種成長環(huán)境讓朱立倫特別擅長在不同勢力間找平衡。現(xiàn)在到了交棒的關鍵時刻,他寧可把權力交給趙少康這樣的“老一輩”,也不愿讓自己多年經(jīng)營的政治遺產(chǎn)付諸東流。這就是為什么他的心腹凌濤敢放話說趙少康參選“一定贏”——背后顯然有朱立倫在撐腰。
馬英九的態(tài)度卻截然相反。16日他公開支持羅智強時,特意提到“我們老一輩的國民黨世代,是該交棒的時候了”。這話明著是在為羅智強站臺,暗地里其實是在敲打朱立倫的“戀權”。
但馬英九也有自己的顧慮,他既想推動年輕化,又不敢徹底打破黨內(nèi)的權力格局,這種矛盾讓他的支持顯得格外微妙。
這場權力博弈背后,其實是國民黨的老問題——到底是選賢任能還是保路線正統(tǒng)?朱立倫想保的是自己的“中間路線”,馬英九想推的是“溫和改革”,但兩人都沒意識到,當他們?yōu)榱藱嗔ハ酄恐茣r,國民黨正在失去更多普通黨員的支持。
民調(diào)里鄭麗文的領先不是偶然,那22.2%的支持率里,藏著多少黨員對現(xiàn)狀的不滿啊。
就在大佬們忙著勾心斗角的時候,鄭麗文帶著她的1320萬新臺幣保證金殺出重圍。民調(diào)顯示她以22.2%的支持率領先,這對一個被視為“非主流”的候選人來說,已經(jīng)是不小的奇跡??烧嬲屨麄€藍營炸開鍋的,是她那句擲地有聲的話:“臺灣人就是中國人”。這八個字像一塊巨石投入死水,瞬間激起千層浪。
有人說她太冒進,在如今的政治氛圍里說這種話等于自毀前程;也有人覺得她敢講真話,是國民黨久違的清流。其實爭議的背后,是國民黨這些年早已模糊的路線定位。
朱立倫上臺后總想著“中間路線”,結果把“九二共識”越說越含糊,反倒成了民進黨的“尾巴黨”。鄭麗文這話看似簡單,實則是在逼國民黨做選擇:要么重拾“兩岸同屬一中”的正統(tǒng)立場,要么繼續(xù)在模糊不清的道路上搖擺下去。
鄭麗文的底氣不光來自民調(diào),更來自她破釜沉舟的決心。1320萬新臺幣不是小數(shù)目,足夠說明她不是來玩票的。她批評民進黨“玩文字游戲”制造仇恨,呼吁大家“大大方方說你也是中國人”,這些話精準戳中了深藍支持者的痛點。
可對那些習慣了“柔性論述”的黨內(nèi)大佬來說,這種直白簡直就是“政治不正確”。朱立倫對她的排斥溢于言表,說到底還是怕她打破現(xiàn)有的權力平衡,讓自己精心構建的政治版圖付諸東流。
相比之下,羅智強雖然也喊著“翻新國民黨”,卻走著穩(wěn)健路線。他說要復制馬英九2008年的勝選路徑,這話聽著踏實,卻少了點破局的勇氣。張亞中倒是有完整的兩岸論述,可缺乏實際操作能力,更像是理論派的代表。
這樣一來,鄭麗文的鋒芒就更顯突出,鄭麗文的八個字,則是一次路線豪賭,如果國民黨黨員認同,她或能掀起真正的改革浪潮。
那么大家對這次的選舉有何看法,誰又是大家心里的“最佳人選”呢?
參考資料:國民黨兩輪“大罷免”完勝 朱立倫懇請盧秀燕接棒黨主席遭本人謝絕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鄭麗文羅智強完成領表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啟動 鄭麗文民調(diào)暫時領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