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降息周期中,美元資本將從美國流出至全球尋找資產的洼地,港股憑借離岸屬性、外資占比高、聯系匯率制度、估值較低等特性成為承接外資外溢的重要市場。其中利率敏感性較高的港股科技板塊更受到資金青睞。
在此背景下,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已連續(xù)四日獲資金凈流入,昨日“吸金”超1.5億元。
除了外資外溢帶來的資金面支持,外賣大戰(zhàn)、汽車價格戰(zhàn)等內卷式競爭的退潮和Al敘事回歸或是支撐港股科技板塊未來上漲的更堅實的動能。
當前Al核心技術和Al應用等層面頻頻傳來捷報,具備一定先發(fā)優(yōu)勢的港股科技成長龍頭有望繼續(xù)受益于AI產業(yè)變革紅利。
在硬件端,港股部分互聯網龍頭公司已在人工智能模型訓練中引入自研芯片,其部分性能參數甚至比肩海外芯片,國產替代的長期主線穩(wěn)步推進,為行業(yè)的獨立、長遠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在軟件端,2025年9月以來重要的互聯網公司相繼推出新一代大模型,其運行速度、構成成本等性能均較上一代有明顯的進步,并且開始作為“智能體(Agent)”嵌入主流應用。高盛也公開表示“在文生視頻、文生圖等多模態(tài)領域,中國模型正在快速縮小與全球同行的差距”。此外在港股中報季中,部分科技龍頭企業(yè)云業(yè)務收入大超預期一定程度上或印證了Al賦能的發(fā)展邏輯,加之強勁的資本支出前景共同點燃了市場的信心和預期。
總結來說,港股科技板塊不僅受益于流動性寬松環(huán)境的利好,也因其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和基本面的改善情況成為本輪擴張行情的重要主線之一。此時選擇一個覆蓋行業(yè)更為廣泛的指數或是助力捕捉當前科技行情整體發(fā)展機遇的高效策略。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直接進行個股投資門檻高、風險大,不妨借道相關ETF參與布局。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緊密跟蹤國證港股通科技指數,精選30只市值大、研發(fā)投入高的科技龍頭,前十大權重股占比超75%,既聚焦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也覆蓋理想汽車、百濟神州等新興勢力,全面覆蓋“軟硬件+新消費+創(chuàng)新藥+造車新勢力”熱門賽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