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網(wǎng)友盧先生投稿的故事:
前幾天看見63歲的堂叔,因為失業(yè)沒收入而痛哭的場景,我才明白:人這一生,一定要有這四個遠(yuǎn)見才行。
那天我下班回家,剛進(jìn)小區(qū)就聽見一陣壓抑的抽泣聲。走近一看,竟是我的堂叔,蹲在小區(qū)門口等我。
我趕緊上前扶他,他抬起布滿皺紋和紅血絲的眼睛,聲音沙啞地說:“侄兒,我工作丟了,能不能幫我再找個???”
看著堂叔卑微又可憐的那一刻,想起他前半生的風(fēng)光,起初覺得命運(yùn)弄人,但細(xì)想之下,感覺這一切又都是他自作自受的。
堂叔是我爸的堂弟,80年代他中專畢業(yè)時趕上好政策,被分配到縣里的國營茶廠工作。
雖然當(dāng)時廠里工資不算高,但勝在穩(wěn)定,旱澇保收,逢年過節(jié)還有福利發(fā)。堂叔也在這個茶廠一干就是快20年。
后來千禧年的時候,茶廠效益下滑,不少人開始自己出來單干。那幾年茶葉市場突然火了,鄰村有人開了家茶葉店,短短幾年時間就蓋了新房買了車。
堂叔眼紅得不行,當(dāng)即就遞交了辭職報告,拿著攢下的幾萬塊錢,在縣城最熱鬧的街上開起了茶葉店。
不得不說,堂叔那幾年確實踩對了風(fēng)口。他懂茶葉,會挑貨,店里的生意一下子紅火起來。沒幾年他就賺了二十來萬,并成了眾多親戚里最先在縣城買商品房的人。
但日子一好,他就飄了,非要讓在棉紡廠上班的堂嬸辭職回家,覺得堂嬸那點工資,不夠他塞牙縫的。并且他當(dāng)了老板,也不想回家還要自己做飯,就想讓堂嬸安心在家做個家庭主婦,所謂“男主外女主內(nèi)”。
那好幾年的堂叔家,真是風(fēng)光無限。每次走親去堂叔家,我總能吃到平時見不著的水果,見到一些很智能的家電,比我小兩歲的堂弟。才11歲,就早早擁有了我們小孩夢寐以求的電腦。
逢年過節(jié),堂叔給我發(fā)的紅包,也比別家親戚厚不少。有那么一段時間,我非??释约壕褪翘檬寮业暮⒆?。
一幫親戚也格外羨慕堂叔家的生活,尤其是我媽,她很羨慕堂嬸,因為堂嬸才40歲出頭,就不用上班了,每天除了買菜做飯,就是到處逛街打麻將,時常還去外面旅行,打扮的也很洋氣。
就在大家都羨慕堂叔會掙錢的時候,我爸曾悄悄勸過他好幾次。
那時候我爸還在國營廠上班,單位一直按時繳納社保,他知道這東西的重要性。于是,我爸勸堂叔,現(xiàn)在生意好,掙錢了,可以繼續(xù)繳納社保,這樣老了也多一份保障。
可堂叔卻毫不在乎,說:“交那玩意干啥?每個月幾百塊錢,存銀行還有利息呢,而投社保里要等到60歲才能領(lǐng),太不劃算了。并且我現(xiàn)在開一天店賺的錢,比社保領(lǐng)的退休金都多,以后還愁養(yǎng)老?”
那時候堂叔已經(jīng)交了8年社保,堂嬸也交了7年,再堅持幾年就能繳滿年限,可他們誰都沒當(dāng)回事,從那以后就斷了繳費(fèi)。
后來堂嬸看著以前棉紡廠的老同事陸續(xù)退休,每個月都能領(lǐng)二三千元退休金,心里開始后悔了,拉著堂叔想去補(bǔ)繳。
去社保局一問才知道,社保早就不能一次性補(bǔ)繳了,只能按月續(xù)交,等她交夠年限都快60歲了,最后還是覺得不劃算,沒去交。
堂叔家的好日子,其實也就維持了不到十年。大概十年前開始,茶葉市場突然變了天,網(wǎng)購興起,線下茶葉店的生意一落千丈。
堂叔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這時候正好趕上房價開始漲,他聽人說炒房不用一年,就能賺個十幾二十萬,甚至更多。
當(dāng)即就把店里的流動資金都拿了出來,又跟親戚借了不少錢,然后一口氣買了兩套商品房,等著漲價轉(zhuǎn)手。
可他沒想到,剛買完房才一年多,當(dāng)?shù)氐姆績r就開始下跌,不僅沒賺到錢,最后急著出手時,兩套房甩賣直接虧了七八十萬。
屋漏偏逢連夜雨,那年夏天雨水多,他存放在倉庫里的一批高檔茶葉因為受潮發(fā)霉,一下子毀了十幾萬的貨。這兩下打擊下來,茶葉店就撐不下去關(guān)門了。
按理說,生意失敗了可以再找份工作,或者從小生意重新做起,也可以慢慢恢復(fù)正常生活的。
可堂叔總想著快速把虧的錢賺回來,不愿意踏踏實實地干活,直接走上了投機(jī)取巧的路。
他拿著店鋪倒閉后剩下的四十多萬存款,先是去玩牌九,后來又跟風(fēng)炒股。
剛開始確實賺了幾萬塊,這讓他更加瘋狂,把所有錢都投了進(jìn)去,結(jié)果沒過多久就遇上股市大跌,四十多萬虧掉了一半多。
錢沒了,麻煩卻接踵而至。先是堂叔的父母接連重病臥床,為了醫(yī)治,前后為了老人花了十幾萬,可老人的病拖了兩年多,最后還是走了,家里的經(jīng)濟(jì)狀況也徹底跌入谷底。
更讓他們頭疼的是,四年前堂弟結(jié)婚,要彩禮和買婚房??商檬宸蚱迋z存款才幾萬塊,根本不夠,為了兒子的婚姻大事,他們只能咬牙把自己住的商品房賣了,又跟我們這些親戚借了十幾萬,勉強(qiáng)湊夠錢幫孩子結(jié)婚。
而我的那個堂弟從小被寵壞了,沒什么本事,跟弟媳兩個人上班掙的錢也只夠自己小家開銷,有時候還得靠堂叔夫妻倆貼補(bǔ)。
這時候的堂叔和堂嬸,已經(jīng)快60歲了,沒社保沒存款,兒子又指望不上,為了還債,只能硬著頭皮出去打工。
堂嬸一開始去服裝店當(dāng)導(dǎo)購,一個月有2200塊錢。堂叔則因為我的安排,去了我同事小區(qū)做了保安,一個月2600塊。
本以為日子能就這樣慢慢維持下去,可堂叔的老毛病又犯了。他總覺得打工掙錢太慢,改不了想走捷徑的心思,一到休息就偷偷去棋牌室打牌,輸多贏少,每個月的工資沒剩多少。
堂嬸也一樣,以前閑慣了,吃不了苦,服裝店的工作干了沒兩個月就嫌累辭了,后來又換了幾個活,不是嫌工資低就是嫌活多,一年到頭也就干四五個月,剩下的時間就在家待著。
去年我媽看他們實在困難,給堂嬸找了份給人做午飯和晚飯的工作,不用坐班,一個月3000塊??商脣鸶闪瞬坏饺齻€月,就說雇主挑三揀四,自己不想受氣,就辭職不干了,直到現(xiàn)在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
堂叔在保安崗位上干了三年多,本來做得好好的,可因為年紀(jì)大了精力跟不上,經(jīng)常值夜班打盹,并且對業(yè)主的態(tài)度也越來越差,前不久因為跟業(yè)主拌了一次嘴,就被物業(yè)老板辭退了。
丟了工作的堂叔,回家跟堂嬸大吵了一架,然后就跑來找我,想要我再幫忙找一份適合他的工作。
可堂叔已經(jīng)63歲了,真的很難給他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了。
看著63歲還在為生計發(fā)愁的堂叔,我終于明白:人這一生,光會掙錢是 不夠的,還得有下面這4個遠(yuǎn)見才行,不然再多的財富也會敗光,再順的人生也會走歪。
1、再難也要留足備用金,別把雞蛋放一個籃子
人這一輩子,誰也躲不過意外和變故,父母生病、工作變動、市場波動,每一樣都可能讓生活陷入困境。
手里有筆備用金,就像給自己的人生買了份保險,關(guān)鍵時候能扛住風(fēng)浪。更重要的是,別把所有錢都投進(jìn)一個地方,不管是生意還是投資,分散風(fēng)險才能走得長遠(yuǎn)。
2、社保是晚年的底氣,再忙也別斷繳
社保這東西,平時看著不起眼,可到了晚年就是最實在的依靠。它或許不能讓你大富大貴,但能保證你有口飯吃,老了不用看人臉色。如果我堂叔堂嬸當(dāng)年交夠了社保,如今夫妻倆領(lǐng)著退休金,也不至于要為丟了工作沒收入而悲傷。
3、別過早貪圖安逸,年輕時要一直保持掙錢的能力
人一旦閑下來,就容易失去掙錢的能力,也會變得越來越懶,尤其是還年輕需要拼搏的時候,真不能過得太安逸。
就像我的堂嬸,在家閑了十幾年,再出去打工時,早就跟不上社會的節(jié)奏,最終換了還幾份工作都做不好。
人生就像爬山,前半生偷懶歇腳,后半生就得加倍用力追趕。不管家境多好,都別過早放棄工作,前半生保持掙錢的能力,才能讓我們后半生輕松下來。
4、戒掉投機(jī)取巧心態(tài),踏實才是長久之計
世界上從來沒有一本萬利的生意,也沒有不勞而獲的財富,所有的成功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出來的。而投機(jī)取巧或許能贏一時,但終究會輸?shù)脧氐住?/p>
人生沒有如果,過去的選擇注定了現(xiàn)在的生活。我堂叔的故事就像一面鏡子,希望大家能引以為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