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元,一晚。
不是酒吧駐唱,不是代寫論文,不是家教兼職。
而是一個名牌大學女生,把自己明碼標價,賣給陌生男人的“過夜費”。
更諷刺的是,她還管這些男人叫“爸爸”。
甜膩的語氣,精心修飾的自拍,滿屏的“想你了”“愛你哦”,
唯獨不見“羞恥”二字。
云南某高校女大學生李某,因男友曝光聊天記錄,一夜之間從“清純?;ā睖S為“全網(wǎng)笑柄”。
她穿名牌、化大牌妝、朋友圈曬豪車,
可父母每月只給1500生活費。
錢從哪來?
答案藏在她和金主的私聊里:
“爸爸今天想我了嗎?”
“小貓生病了,要8000塊手術費?!?br/>“上次那家酒店不錯,你訂吧,我等你?!?/p>
她以為自己在“搞副業(yè)”,
其實是在賤賣青春。
她以為靠身體能換來自由,
其實換來的,是一輩子甩不掉的污點。
有人說,這年頭“包養(yǎng)”早不是新聞。
大學城邊的保時捷、奔馳,周五準時蹲點;
社交軟件上的“資助協(xié)議”,寫得比勞動合同還細;
“00后女大學生,可視頻,非誠勿擾”……
這些不是段子,是某些人真實的生活。
可問題是:
為什么偏偏是她?
她不是窮得吃不上飯,
她不是沒考上大學,
她明明有學歷、有長相、有未來,
卻偏偏選了最蠢的一條路——
把人生押在男人的錢包上。
她以為自己聰明:
“讀書四年,不如陪睡一晚?!?br/>可她忘了,
命運所有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茨威格這句話,她沒讀過,但注定要用一生來還。
她現(xiàn)在拿到的每一分“快錢”,
將來都會以十倍的代價討回來:
是面試時HR意味深長的一句“我聽說過你”;
是相親對象父母那句“我們家清白,配不上你”;
是孩子長大后問“媽媽,網(wǎng)上那些照片是真的嗎”;
是深夜獨坐時,突然涌上心頭的羞恥與悔恨。
更可悲的是,她不是一個人在“走捷徑”。
有人替她辯解:“長得漂亮,找個有錢人嫁了不就行了?”
這話聽著像出路,實則更毒。
無論是“被包養(yǎng)”還是“嫁豪門”,
本質都是把人生價值綁在男人身上。
前者賣的是身體,后者賣的是婚姻。
換湯不換藥。
年輕漂亮是資本?沒錯。
可資本要用對地方。
拿它去換知識、換能力、換眼界,
才能滾雪球般增值;
拿它去換包包、換口紅、換一夜1700的“寵愛”,
只會越換越空,最后人財兩空。
有網(wǎng)友說,自己同事年輕時被包養(yǎng)過,
如今四十歲,不孕不育,丈夫嫌棄,
看著別人抱孩子,只能默默流淚。
一時的享受,換來一生的遺憾。
這賬,怎么算都不值。
李某的悲劇,也不全是她一個人的錯。
宿舍里攀比的風氣,社交媒體上“拜金網(wǎng)紅”的洗腦,
還有那些開著豪車、自以為“施恩”的中年男人,
都在無形中推她走向深淵。
可歸根結底,
選擇權,始終在她自己手里。
別人可以炫富,但她不必跟風;
別人可以墮落,但她可以清醒。
大學不是美容院,不是婚介所,
它是讓你靠本事站起來的地方,
不是讓你跪著賺錢的跳板。
現(xiàn)在,她的聊天記錄被傳遍全網(wǎng),
她的裸照成了別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她的父母在老家抬不起頭,
她的同學見了她繞道走。
這些,都是她當初“輕松賺錢”時沒算進去的成本。
最后,送所有年輕女孩一句話:
真正的自由,不是誰給你的錢多,
而是你有沒有說“不”的底氣。
你可以穿漂亮衣服,可以化精致妝容,
但請記住——
你的身體,不是商品;
你的青春,不該標價;
你的人生,值得一場堂堂正正的勝利。
否則,
今晚的1700元,
可能就是你一輩子的贖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