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上映第一天,票房破3億。銀幕上血淚橫流,觀眾席上鴉雀無聲。這哪是看電影?分明是一場民族記憶的集體默哀。
就在全網(wǎng)為這部“不敢看卻必須看”的電影刷屏時,一個更沉默、更震撼的舉動浮出水面。69歲的陳佩斯,自掏腰包,包場30場,每場50人,花費近7萬元,沒發(fā)一條微博,沒蹭一星熱度。
他干了件娛樂圈最“反套路”的事:支持一部電影,卻不為自己賺一分錢流量。
要知道,如今的明星搞“公益”,早成了一門生意。包個場,得先發(fā)通稿;捐點款,必帶話題;連轉(zhuǎn)發(fā)官媒,都要精心排版,生怕別人不知道“我愛國”。
可陳佩斯呢?
購票記錄上只有實名認證的名字和一筆筆2375元的支出,像極了一個普通觀眾,只是多看了幾場。
可他不是普通人。
他是那個曾與朱時茂,聯(lián)手撐起春晚黃金時代的喜劇大師,是《吃面條》《主角與配角》里讓人笑出眼淚的“戲精”,也是后來寧愿退隱也不向流量低頭的“倔老頭”。
而這一次,他用一場“沉默的包場”,讓所有人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德藝雙馨。
有人說,他這是情懷。
可情懷哪有這么貴?7萬塊買不來熱搜,卻買來了30場《731》的滿座。他說:“有些歷史傷疤,必須用藝術(shù)揭開?!边@話聽著不煽情,卻比任何口號都重。
《731》拍得慘烈,導演趙林山抵押房子、改劇本243次,連日本角色都找日籍演員演,就為一句:不能讓加害者,由我們來美化。
可這樣一部電影,上映前卻被貼上“血腥”“不適”的標簽,排片少得可憐,仿佛市場在說:“別揭舊傷,大家想看開心的?!?/p>
這時候,陳佩斯站出來了。他不罵誰,不懟誰,只是默默買了30場票,把座位留給陌生人,把聚光燈留給電影本身。
這一招,比任何公關(guān)戰(zhàn)都狠。影院一看:嚯,陳佩斯都包場了?趕緊加排片!網(wǎng)友一傳:老藝術(shù)家都這么拼,咱還能怕“血腥”?結(jié)果第二天,票房炸了,口碑爆了,“不讓歷史沉默”成了全民共識。
你看,真正的影響力,從來不是靠熱搜刷出來的。是一個人用行動告訴你:這事,值得被看見。
回望陳佩斯的一生,他從不缺流量,卻總選擇“掉粉”。當年拒絕商業(yè)化春晚,他說:“喜劇不該跪著掙錢?!焙髞碜鲈拕 稇蚺_》,十年磨一劍,他說:“舞臺不是秀場?!爆F(xiàn)在支持《731》,他說:“有些痛,不能忘?!?/p>
他早就過了“需要曝光”的年紀,卻還在為“不該被埋沒的作品”扛旗。這種人,不在娛樂圈,在“藝德圈”。
更諷刺的是,多少頂流明星在國內(nèi)撈金,轉(zhuǎn)身在國外買房定居;多少“愛國人設(shè)”嘴上慷慨激昂,私下降薪跑路。
而陳佩斯,一個早已淡出江湖的老藝術(shù)家,用7萬塊和30張票,給整個行業(yè)上了一課:什么叫“不喧嘩,自有聲”。
最后,當防空警報響起,《731》的鏡頭緩緩?fù)七M,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歷史的黑暗,還有一個老人用行動點亮的微光。
這光不刺眼,卻照出了誰在真心守護記憶,誰又在假裝熱愛這片土地。
陳佩斯沒說一句話,但所有人都聽到了:“記住,就是最好的致敬?!?/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