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意寫作的文體和述體
文 | 孟華
手頭這本《創(chuàng)意寫作:理論、方法與案例》,是作者薛梅女士基于自己長期創(chuàng)意寫作的教學實踐,以及深入理論思考的產(chǎn)物。它已突破了對“作家”或純線性語言書寫的狹隘理解,突破了創(chuàng)意寫作的“文體成規(guī)”既有框架范圍,將創(chuàng)意寫作擴大到各種非虛構寫作,諸如基于真實事件的傳記、新聞寫作等;也包括了可視化書寫,諸如文字圖表化、語言景觀化、影視編劇與短視頻腳本寫作、網(wǎng)絡書寫、自媒體創(chuàng)作、PPT寫作、廣告設計、文案策劃、游戲世界觀架構與游戲文檔的寫作、人工智能寫作的文生圖和圖生文,等等。
筆者認為,薛梅女士所秉持的創(chuàng)意寫作觀,隱含著一個新的符號表達范式,語言符號與視覺符號不再隔離,書寫不再綁在傳統(tǒng)文科尤其是中文系單一符號思維(語言文學)的戰(zhàn)車上,人們開始跳出語言中心主義的寫作觀,而關注說與看、語與象互動的雙重思維,聚焦異質符號的中間性質或跨界性關聯(lián),追求語象合治的表達效果——筆者稱之為“超符號”書寫。下面重點以符號學觀點談談創(chuàng)意寫作的兩個問題:一、創(chuàng)意寫作的四種文體;二、創(chuàng)意寫作的述體。
一、關于創(chuàng)意寫作的四種文體
從“超符號”書寫的角度分析,創(chuàng)意寫作主要包括詞語、術語、圖語和物語寫作這四種文體類型。
詞語寫作主要與虛構有關,注重詞語修辭、多重涵指的詩學功能,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要文類;術語寫作追求準確地表達思想概念和客體對象,這種寫作主要與科學有關。
圖像因其與語言難以割舍的性質而叫作圖語。圖語寫作主要包括以觀看為目的和以閱讀為目的兩類。其一,以觀看或成像(而非閱讀)為目的的圖語寫作,包括①前成像文本的寫作,如腳本、劇本、演示文稿、廣告文案等等——它們是生成圖像前的書寫活動;②后成像文本寫作——已完成的圖像的文字詮釋和說明,如圖像的題名、說明、彈幕、解說詞、兒童繪本或看圖說話中的文字等等。其二,以閱讀為目的圖語寫作。如文學插圖、視頻文學、表格語言、PPT教案、書寫文本的多模態(tài)表達、文字的美術化設計、語言的景觀化等等。此外,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語象敘事(ekphrasis)、追求書寫語言的視覺效果或中國古典文學的“詩中有畫”,也屬于廣義的圖語寫作。
物語寫作是一種讓物出場的寫作,就是讓實物自己說話,體現(xiàn)了詞或符號維系自身與“物”在場性體驗的能力。物語不是人類眼中的某個對象物,物語是一個自主的事件,是物向人類展開自身可見性的言說方式,它決定了我們寫作的內容和過程。具體包括:其一,“前成物寫作”——指通過寫作創(chuàng)造一個在場的物或事件。如生產(chǎn)圖紙、配方、菜單、計劃、議案、決議、指令、判決、行程表、策劃案、行動指南、景觀語言等等。其二,“后成物寫作”——指面對一個現(xiàn)成的在場物或事件的即刻性物語書寫,寫作不是把預設的意義強加給物,而是成為物的自我顯象方式。如場記,田野筆記之類在場性事件的記錄,在場物的字標、標簽、說明,等。
二、關于創(chuàng)意寫作的述體
述體即寫作的主體,主要包括三類:人述體、物述體和類述體。
人述體指傳統(tǒng)意義上的人類理性主體,作者自覺、理性運用語言符號進行書寫。物述體并非指物在說話,而是指人像事物自身那樣去思考事物,物借助人之口而進行的自我言說,或在書寫中人為物代言。如這篇所謂的學生“生活作文”:
爸爸和哥哥從山上回來了。解圍在爐邊,開始編草鞋。天已經(jīng)夜了。(《夜》)
作品沒有人述體對文字的刻意雕琢和調配,仿佛是物述體(爸爸和哥哥非表達意圖的行為活動)在自我言說。相對而言,詞語和術語寫作是人述體主導的寫作,圖語和物語寫作是物述體主導的寫作。
類述體作為“物述體”與“人述體”的辯證統(tǒng)一,指向一種跨述體、跨模態(tài)、跨符號的網(wǎng)絡化書寫活動。還有一篇日本中學生寫的作文《毛蟲》:
從學?;貋?,一條毛蟲蜿蜒的在我跟前,“他媽的!”我想,用腳去一踩,“噼……”一泡青糞射了出來。我,不知不覺地把腳縮回來,雖然想,有什么關系,但是,心里總有些難受。
這是中學生關于自己經(jīng)歷的一個真實場景的寫作,這段文字首先站在物述體的角度,描述了蜿蜒在腳下的毛蟲被踩踏后“‘噼……’一泡清糞射了出來”的自然主義場景(物述體敘事),同時也包含了“他媽的”“心里總有些難受”的人述體視角。就作品整體而言,是作者圍繞放學路上偶遇的毛蟲所觸發(fā)的文字敘事,是物述體主導的述體網(wǎng)絡。物述體和人述體都參與了這個網(wǎng)絡的建構,它們彼此依存、互譯而構成一個述體網(wǎng)絡:一個述體的出現(xiàn)總是伴隨著另外一些述體的疊影,進而構成類述體。
筆者關于創(chuàng)意寫作之文類和述體的觀點,都追求一種多元開放的、語象融合的寫作觀,這也是《創(chuàng)意寫作:理論、方法與案例》一書的重要特色。
2025年4月25日
創(chuàng)意寫作:理論、方法與案例
編著者:薛梅 著
定價:68.00元
ISBN:978-7-5013-8243-9
裝幀開本:平裝小16開
出版時間:2025.08
■ 文章來源: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文獻出版中心
供稿 | 鄭小笛 編輯 | 劉思宇
監(jiān)制 | 張頎
審核 | 弘文
點擊"閱讀原文",到國圖出版社官方微店購買;或聯(lián)系發(fā)行部:010-8800314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