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耳東幾
意外的一幕出現(xiàn)了:
9月19日,十幾位個體工商戶代表來到廣州市委大院,與市委書記、市長面對面座談。
這場名為“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fā)展”的座談會,規(guī)格之高,分量之重,顯得不同尋?!皇且粓銎胀ǖ臅h,而是一次城市為個體工商戶“問診開方”的精準支持。
作為全球一線城市,廣州云集大商巨賈,在穗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yè)就超過300家,為何卻為了體量極其微小的“個體戶”,專門召開如此高規(guī)格的座談會?
千年商都,此舉釋放了什么樣的強烈信號?
四十多年前,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廣州涌現(xiàn)出全國第一代個體戶。
廣州,一度被坊間親切地稱為“街邊仔”撐起的城市。
1979年,廣州發(fā)出第一張個體戶營業(yè)執(zhí)照。也在那一年,西華路上的“容光”飲食店開業(yè),日進斗金,風光無限。
1980年,高第街成為全國首個個體服裝市場,“沒到過高第街,等于沒到過廣州”成為流行語。
1984年,電影《雅馬哈魚檔》風靡全國,鏡頭里是廣州人“飲頭啖湯”的闖勁與市井煙火。
四十多年過去,不少當年擺地攤、開小店的“街邊仔”,早已長成參天大樹。
從白云區(qū)景泰街的服裝檔口起步的李明光,創(chuàng)立了快時尚品牌Urban Revivo,走向國際;
在菜市場盤下5平方米小店的袁亮宏,靠一碗云吞餃子起家,如今“袁記云餃”門店超千家,成為中國餃子品類第一.....
這些“微小個體”的成長故事,正是廣州市場經濟蓬勃向上的縮影。
這一次,廣州將十幾位個體戶代表請進市委,不僅僅是為了釋疑解惑,更是向全市138.78萬戶個體工商戶傳遞一個信號——每一個“小個體”都值得被看見、被全力托舉。
座談會上,個體工商戶代表覆蓋衣食住行等基礎行業(yè),還延伸到花卉、美妝、文創(chuàng)、民宿等多元業(yè)態(tài),暢所欲言。不少個體工商戶坦言,仍面臨成本高、融資難、轉型慢等“成長的煩惱”。
對此,金融、文廣旅、市場監(jiān)管、商務等市直部門有關負責人現(xiàn)場逐一作出回應。
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市長孫志洋要求有關部門認真梳理,充分吸納到有關政策措施中,切實幫助大家解決問題和困難。
這意味著,群眾的呼聲,直通決策層,個體戶的“吐槽”,未來可能成為政策優(yōu)化的“輸入項”。
廣州個體經濟的蓬勃發(fā)展,從來不是偶然,作為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這座城市始終涌動著“敢為人先”的精神。
事實上,對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廣州早已形成一套量身定做、系統(tǒng)發(fā)力的“組合拳”。
第一招,政策扶持。
2024年5月,《廣州市支持民營經濟發(fā)展條例》正式施行,廣州成為全國省會中首個為民營經濟立法的城市,從法治層面保障個體戶權益。
同時,先后出臺《關于全力推進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培育提升發(fā)展質量的工作意見》《關于進一步推動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的工作意見》等文件,構建“梯度幫扶+精準滴灌”機制,讓小個體有路可走、有方向可依。
第二招,真金白銀降本減負。
針對融資難題,廣州推出“穗信貸”“星火貸”等信用貸款產品,依托“信易貸”平臺,歸集信用數(shù)據,為個體戶畫像,截至8月末,已經累計放款超3181億元。
全面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對增值稅小規(guī)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減半征收“六稅兩費”,切實降低經營負擔。
第三招,提速政務服務。
現(xiàn)在,在廣州當“老板”,正變得越來越簡單。
“個轉企”可直接變更登記,原字號、統(tǒng)一代碼、成立日期全部可以保留,辦理時限從5天壓減至1天;推行“一照多址”,開分店不必再設分支機構;支持純電商戶登記,網絡地址可作為經營場所,實現(xiàn)“零見面”審批……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為什么廣州如此重視一個個“小個體”?
因為他們對城市而言,是經濟的“毛細血管”,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更是生生不息的煙火氣。
截至2025年8月,廣州個體工商戶達138.78萬戶,占全市經營主體總量的34.11%。今年前8個月,全市新登記個體戶14.17萬戶,平均每天有580戶新個體戶誕生。
它們看似微小,卻能量驚人。比如:
“江南果菜批發(fā)市場”是華南乃至東南亞最重要的果菜集散地之一,不少“小老板”其實是牽動全球果蔬流通的“隱形冠軍”;
“嶺南花卉市場”交易著全國60%的觀葉植物和30%的鮮切花;
“沙河服裝市場”日均發(fā)貨量超3000噸,款式動向引領全國潮流;“御龍外貿服裝城”的商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圖說:嶺南花卉市場
據統(tǒng)計,廣州現(xiàn)有515家專業(yè)批發(fā)市場中,約16萬商戶中,90%為個體工商戶,他們早已成為國內外商品流通的重要源頭力量。
更深層次來看,個體戶是城市就業(yè)民生最堅實的“蓄水池”。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shù)據顯示,廣州個體工商戶從業(yè)人員高達256.83萬人。
在廣州,成為個體戶、當個小老板,仍是很多人“夢想開始的地方”。
今天的“袁記云餃”從菜市場5平方米小店起步,“Urban Revivo”源自白云區(qū)一個服裝檔口……這些如今耳熟能詳?shù)钠放?,都曾是不起眼的“小個體”。
它們證明,在廣州的經濟生態(tài)中,每一個“小生意”都可能長成“大產業(yè)”。
這一次座談會,不是終點,而是一個信號:廣州,要讓每一個“小個體”都迸發(fā)大能量,讓每一顆奮斗的種子,都能在這片熱土上開花結果。
或許,城市真正的繁榮,并不在于高樓林立,而是萬家燈火——背后是無數(shù)個體戶用雙手點亮的生活希望。
而這,正是廣州生生不息的底氣所在。
當下,貿易保護主義的陰霾籠罩全球,地緣沖突此起彼伏,通縮壓力如影隨形,普通人如何在這場風暴中守護錢袋子?
我們有份“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周為你解讀宏觀、經濟、政策、樓市等多個領域的重要動向,199元/年,全年48期,幫助大家看清趨勢,直達本質的財富信號。
最近恰逢智谷趨勢12周年慶!為回饋各位讀者朋友,現(xiàn)在訂閱,我們還將加贈——
1、《5節(jié)宏觀分析框架課(音頻)》
2、1場《下半年市場展望閉門分享》
掃碼入圈,看清趨勢,消除迷茫,僅限50個名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