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瑞秋?皮尼格今年80歲,被中國朋友們親切地稱為"瑞秋奶奶"。在四川,瑞秋感受到中國殘障人士擁有的巨大精神力量,2013年,她成立了一家名叫"巖羊"的手工禮品店。
這家禮品店有何特別之處?
英國老人瑞秋
1989年,瑞秋首次踏上中國土地,從事志愿服務(wù)工作。2008年,汶川大地震牽動了瑞秋的心,她開始思考如何與那些在災(zāi)難中飽受創(chuàng)傷的人們合作。
瑞秋:殘障人士都是非??删础⒎浅S心芰Φ娜?。他們制作的這些手工制品,如果有機會接觸市場,完全可以獲得推廣。
2013年,成都"巖羊"手工禮品店應(yīng)運而生,專門售賣殘障人士或困難家庭制作的手工藝品。瑞秋說,給這家小店取名"巖羊"是希望大家即使身處絕境,也擁有向上的精神力量。
瑞秋:我們遇到的很多殘障人士擁有巨大的精神力量,經(jīng)歷事故或災(zāi)難影響后,他們?nèi)阅苷褡髌饋?,帶著微笑為自己和家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他們每個人都有某種智慧,是很了不起的人。
經(jīng)過十多年的發(fā)展,"巖羊"手工禮品店規(guī)模不斷拓展,從最初的幾十平米雜貨鋪,到如今擁有兩萬多件工藝品,店里的每一件手工制品,都記錄著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的故事,也寄托著他們對生活的希望。
楊貽源
楊貽源今年47歲,已經(jīng)在手工禮品店工作了5年。原本是汽修工人的他,幾年前因為一場意外導致全身大面積燒傷。
楊貽源:在這里,我收獲了很多很多感動的事情。有一個客人捧著我的手問"楊哥,你這個手還痛不痛???"這個舉動里全都是關(guān)愛。
店里都很多人,也都被視為藝術(shù)家。
陳魯賓
手工禮品生產(chǎn)者陳魯賓:之前我很自閉,后來我明白,我們可以做手工,做完手工還能和別人分享,能夠感染更多的人,這讓我自信起來。
手工禮品店工作人員張竟成: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陳哥。最開始的時候,好不容易把他請到店里來做手工,他低著頭一言不發(fā)。后來我經(jīng)常主動和他打招呼,就這樣不斷友好地溝通,現(xiàn)在他變得開朗起來。每次有人路過,他都會熱情地招呼。
張竟成
讓瑞秋印象最深的,則是一位因摔傷致殘的年輕女孩。
瑞秋:她逐漸掌握了辦公技能,還學習了手工拼貼藝術(shù),做出精美的畫作和賀卡。通過工作,她慢慢重新與人交往,重拾自信。如今,她已經(jīng)完全獨立,還有了愛她的丈夫,她也能通過手工藝為家里貢獻收入。
這樣的故事,在小店還有很多:失聰?shù)墓媚镉勉y針刺繡出錦江夜色,肢殘者把竹編化作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盲人師傅依靠觸覺雕刻木質(zhì)小擺件……每一件作品,都凝結(jié)著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不向命運低頭的堅韌。
"巖羊"不僅是一家小店,更是一個愛的驛站。這種"用大愛做小事"的初心,吸引了大量志愿者加入到這個集體。十多年來,已有上百名志愿者主動參與其中。
志愿者陳紅錦:你真正能看得見每個產(chǎn)品背后的故事,能夠去了解到每一位手藝人的生活。
2025年4月,瑞秋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得選擇離開成都,回到英國。在瑞秋看來,離開成都,不代表故事結(jié)束,"巖羊"的故事還會續(xù)寫下去。
瑞秋:看到這個店能夠運作起來,我非常欣慰,也很佩服那些能夠克服困難、完成我做不到的事情的人。
如今,很多人會專程來到這里打卡,在購買產(chǎn)品、表達支持的同時,還會在小店的留言簿上寫上暖心的寄語和感謝。
新店長況霞說,希望延續(xù)"用大愛做小事"的理念。
況霞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