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咱們每天都在用漢字,打字、聊天、寫文章,可以說是須臾不離。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現(xiàn)在習以為常的一些字,在它誕生之初,竟然掀起過驚濤駭浪?
它就是女字旁的“她”。
提起“她”,我們都知道,指代女性第三人稱,再普通不過了。
但如果我告訴你,這個字的發(fā)明者,一位鼎鼎大名的學者,曾因為這個字被當時的中國女性足足痛罵了三年,甚至被指責為侮辱女性,你敢信嗎?
一個缺失的代詞
故事要從上個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說起。
那是一個思想大解放、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時代。很多學者致力于翻譯西方文學作品,想把“德先生”、“賽先生”請到中國來。這其中,就有一位關鍵人物,他叫劉半農(nóng)。
劉半農(nóng)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一位非常厲害的語言學家。他在翻譯外國小說,比如屠格涅夫的作品時,碰到了一個讓他頭疼不已的難題。
在英語里,男性的“他”是“he”,女性的“她”是“she”,動物或無生命物體的“它”是“it”,分得清清楚楚。
可是在咱們的古漢語和當時的白話文里,第三人稱代詞只有一個“他”字通用,男女不分。
這就造成了巨大的混亂。
一段文字里,如果同時出現(xiàn)好幾個“他”,讀者根本分不清哪個“他”是男的,哪個“他”是女的,讀起來費勁極了,原文的韻味和精確性也大打折扣。
比如一句話“他告訴他,他愛他”,這在當時的中文語境里,關系簡直亂成了一鍋粥。
面對這種困境,劉半農(nóng)覺得,中文必須進行改革,必須創(chuàng)造一個專門指代女性的第三人稱代詞,這既是為了翻譯的精準,也是為了讓漢語跟上世界語言的潮流。
于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了。
“她”字出世
大約在1917年,劉半農(nóng)首次提出了創(chuàng)造一個新字的想法,經(jīng)過幾番斟酌,他看中了“她”這個字形。
他認為,“女”字旁清晰地表明了性別,而讀音又和“他”一樣,既能書面區(qū)分,又不影響口語交流。
這看起來是個兩全其美的絕佳方案。
1920年,他正式將這個構(gòu)想公之于眾,滿心以為會得到支持,結(jié)果卻捅了馬蜂窩。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反對最激烈的,恰恰是劉半農(nóng)想要為之“正名”的女性群體。
當時,正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思想萌芽的時期,無數(shù)新女性追求“男女平等”,她們認為,強行把男女在文字上區(qū)分開,本身就是一種不平等。
她們的理由很直接:憑什么男人用“人”字旁的“他”,女人就要被單獨拎出來,造一個“女”字旁的字?這不是把女性排除在“人”的范疇之外嗎?
更有一些激進的女性認為,漢字里帶“女”字旁的,像“奸”、“妒”、“奴”等,很多都帶有貶義,現(xiàn)在又造一個“她”字,是不是骨子里就沒安好心,是在侮辱和歧視新時代女性?
一時間,各種批評文章鋪天蓋地而來,《婦女共鳴》等雜志公開刊文抵制使用“她”字。
劉半農(nóng)本人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被人追著罵,日子過得一度很窘迫。
終于得到認可
盡管罵聲一片,但劉半農(nóng)并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在新文化運動的浪潮中,總有思想的同行者。魯迅、胡適、周作人等一批思想開明的文壇領袖,都看到了“她”字在語言表達上的巨大優(yōu)勢。
他們認為,語言的進化是必然的,區(qū)分性別代詞是語言精密化的表現(xiàn),這與男女平等非但不矛盾,反而能更好地在文學作品中塑造豐滿、獨立的女性形象。
于是,這些大文豪們開始身體力行,在自己的文章和翻譯作品中率先使用“她”字。
比如,魯迅先生就在他的小說中廣泛使用“她”,通過文學的巨大影響力,讓這個新生的漢字一點點進入公眾的視野。
同時,一些新式學堂的教材也開始接納和使用“她”字,從教育入手,培養(yǎng)新一代人的使用習慣。
語言的生命力,最終還是取決于實用價值。
人們在閱讀和寫作中慢慢發(fā)現(xiàn),有了“她”字,確實方便多了,表達清晰了,誤會減少了。
尤其是在描寫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關系時,“她”字的優(yōu)勢無可替代。
就這樣,在一片爭議聲中,“她”字憑借著自身的實用性和一批文化先驅(qū)的推動,像一粒頑強的種子,悄悄地扎下根,并逐漸長成了參天大樹。
到了1932年,教育部正式將“她”字列入了《國音常用字匯》中,承認了它的合法地位 。至此,“她”字終于完成了從“備受爭議”到“官方認證”的逆襲。
“她”在今天的樣子
時光荏苒,一百年過去了。
今天,我們再來看“她”字,早已沒有了當年的火藥味。它已經(jīng)深度融入了現(xiàn)代漢語的血液之中,成為了我們?nèi)粘嬲Z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打開手機,無論是在社交媒體上聊天,還是閱讀新聞、小說,處處可見“她”的身影。
雖然我們無法獲得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研究中心關于2025年的最新精確排名數(shù)據(jù),但綜合過往多年的各類語料庫統(tǒng)計,“她”字的使用頻率一直穩(wěn)居常用漢字的前列。
在很多面向外國人的漢語水平考試(HSK)中,“她”字更是一級詞匯,是學習中文最先要掌握的漢字之一 。
可以說,它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書面語,尤其是女性日常交流和自我表達中,使用頻率極高的一個字。
而且,“她”字的內(nèi)涵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早已擺脫了當初被強加的“歧視”意味,變成了一個完全中性,甚至在很多語境下帶有美好、親切情感的詞。
我們會用“她”來指代我們深愛的祖國,用“她”來描繪溫柔的月亮,用“她”來形容自己的母校。
我們或許更能理解,任何一項改革都不會一帆風順,而語言,正是在這樣一次次的“折騰”與“磨合”中,才變得愈發(fā)精準、豐富,充滿生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